寿光模式:县域金融体制改革的典范

时间:2022-10-03 08:12:55

寿光模式:县域金融体制改革的典范

2009年,山东寿光市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城市”。2010年3月25日至26日,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寿光市委书记孙明亮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市代表出席会议并就金融体制改革作典型发言。寿光市深化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服务,为农村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强力保障的经验做法在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得到国家发改委领导的肯定和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而寿光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其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服务模式成了最具示范和推广意义的典范。

一、服务模式:十年倾情三农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主力军,该行自2000年始便进行客户经理营销制和信用村的评定试点工作。在探索完善支农体系建设方面,该行实施了“六步走”战略,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最终实现了金融服务由担保向信用的根本性转变,并让每一位农民享受多层次、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变成了现实。

第一步,2000年之前是最初的无信用创评,即谁需要贷款经申请考察直接发放阶段。

第二步,2000年开始小量客户信用创评,即分散评定发放小额贷款阶段。

第三步,2003年开始整村整镇进行大范围信用创评,即全面开展支农营销网络建设阶段。实践证明,以评定信用村(户)为主要内容,以推行贷款证、贷款上柜台为重点的支农营销网络建设是适应当前小额农户贷款的最有效的贷款模式之一。

第四步,2007年开始“村大联保体”信用互助创评。

一是信贷金额更高。农民授信额度由原来最高5万元扩大到100万元,能及时有效地满足会员的生产经营需求。二是贷款利率更优惠,利率较原来优惠30%。目前,该行已经在31个村开展乡村“2+1”贷款,已发放贷款10055万元,支持1957家农户扩大再生产。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副主席蒋定之等就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情况先后到寿光市调研,称赞该产品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渠道。

第五步,2009年开始纯信用贷款阶段。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诚信意识日益成为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发展生产的重要动力。该行紧紧围绕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开办了信用贷款,全面推进经济建设。在农村市场,该行首先对连续三年无不良记录的3A级信用户办理“诚信通”农户免担保贷款。“诚信通”农户免担保贷款是完全以农户信誉为保证,无需提供任何担保,只需签订借款合同,最大限度简化了贷款手续,为农户提供了极大便利。到目前,已为149户农户发放“诚信通”贷款1253万元。到年底,预计达到3000户,授信金额达3亿元。在市区,开办了“白领通”信用贷款,为企事业单位公务员和优质企业副总级以上高管人员等高端客户群体中发放信用贷款。到目前,已办理“白领通”贷款834户、1.8亿元,其中信用贷款1158万元。

二、产品体系:五大系列产品

“标准+点菜”为客户量身定做“融资解决方案”

近年来,在上级联社的指导下,该行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密切关注市场需求,逐步创新规范了“金惠农”助农贷款、“自由薪生活”个人商务贷款、“新生活运动”个人消费贷款、“金助力”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和“联盟金生”信用联盟贷款等五大系列30多种信贷产品。既可以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套餐服务”,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融资解决方案”,逐步建立起了“品种齐全、口味丰富”的金融产品体系。

1、完善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的“套餐服务”。对蔬菜种植、禽畜养殖的农户和合作组织开办了“联户联保”、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金惠农”助农贷款系列,为他们提供发展资金,推动产业升级;对出国劳务、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开办了出国劳务个人贷款、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等产品,帮助他们外出打工和回乡创业;对公务员、教师、电力等企事业单位白领开办了以住房、汽车等大件消费为主导的消费贷款,倡导有房有车的新生活运动;对专业市场等个体工商业户、城区居民推出了以沿街商业房或个人住房为抵押的“一抵通”、“联户联保”、“专业市场联盟”等个人商务贷款产品,为他们解决了创业的资金难题;对经济园区新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大,流动资金少和部分企业因搬迁或改制原因导致土地权证、房产证未及时办妥而无法申请抵押贷款的现状,该行在各大园区引导组建“中小企业信用联盟”。为解决贷款担保难、手续繁琐等问题,该行推出了“循环信贷”、“保兑仓”、“仓储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第三方监管动产质押”等“金融套餐”。到今年5月末,该行已累计发放贷款430多亿元,支持了寿光农业产业化和各类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2、顺应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特色菜品”。在提供五大系列30多种信贷产品的同时,该行积极顺应社会发展和市场形势,推陈出新,积极研发新产品,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的需要。

一是推出“4+1”农业产业链贷款,打造现代农业的“金纽带”。针对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不规范、活力不足的现状,该行在原来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基础上,创新研发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端信贷产品――“4+1”农业产业链贷款(龙头企业+担保公司+专业合作社+农商行+农户),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该行在全市200多家合作社中选取了东方誉源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和亿嘉农化专业合作社进行试点,并已在全市进行推广。通过发挥合作社、担保公司的牵头和载体作用,加大对社员的支持力度,发挥了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解决农业产业链条中资金不足、各环节不够紧密等问题。

二是在全省首推“新居乐”农民住房贷款,推动新农村建设。目前,该行已为古城街道办常治村、圣城街道小东关村等19个村1102户农户办理授信12073万元,已发放农民住房贷款3919万元。此举引起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济南分行、总行的高度关注。新华社也以内参清样刊登了“新居乐”农民住房贷款做法。三是抓住“土地流转”的有利时机,推出大棚和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等新产品。为满足农民多层次、个性化金融需求,特别针对部分菜农不愿意承担贷款担保连带责任而无法获取信贷资金发展的实际,在市府金融办和人行的指导下,该行推出大棚抵押贷款。在推广的同时,该行积极向市委、市政府争取政策支持,确定了经管局作为大棚所有权证的颁发机构和抵押登记机构,并给予大棚抵押贷款风险补偿金。该行则对大棚抵押贷款给予10%-20%的利率优惠,真正让农户得到了实惠。到目前,已办理大棚抵押贷款187户1.2亿元,拉动全市5600多个大棚升级改造。该行抢抓“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开办了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支持“蓝色产业”发展壮大。

3、开办商业承兑,让银企信用“联姻”。为改善商业汇票结构失衡、商业信用过度依赖于银行信用的现状,进一步发挥商业承兑汇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引导和鼓励商业信用发展,寿光市人行与该行共同提出了促进商业承兑汇票发展的意见,并由该行选择试点企业,签发商业承兑汇票,办理贴现业务。到5月底,该行已累计办理商业承兑汇票贴现17251万元。通过推广商业承兑汇票,扩大了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了筹资成本,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约束了债务人行为,保障了债权人权利,减少相互拖欠的发生,增强了信用意识。

三、管理机制:速度就是服务

工作中,该行始终秉承“客户需要的就是我们要做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创新贷款考察方法,提升服务效率,全面推进了资金的投放速度,有效地支持了当地经济发展。

1、创新业务流程,方便群众百姓。一是用社会力量为老百姓服务。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客户共同的特点是信息不对称,贷款考察难度大,管理成本高。针对这些特点,该行借助社会力量实现社会化服务,在评选“文明信用户”过程中,充分发挥村两委的作用,用“群众选群众”的评选方式进行评选,体现了信用评定的社会性、群众性、民主性,巧妙借助社会力量完成了大量自身难以完成的贷款考察、贷后管理等工作;采取信用联盟方式,借助联盟成员的信息渠道,批量、及时地了解借款人的信息,实现贷款的批量管理,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瓶颈”,助推了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二是贷款发放实现了由“零售”向“批发”的转变。现在,该行逐村批发式操作,把一个村作为一个大客户对待,提前、集中对农户开展信用评价,锁定支持范围,实现由被动服务到主动营销的转变,解决了“逐笔受理、逐笔考察”造成的支农效率低的问题。

2、创新贷款管理机制,全面提高服务水平。近年来,该行从内部经营机制改革入手,优化组织架构,重整信贷业务流程,提高了办贷效率和服务水平。一是实施贷款业务事业部制管理。该行在全行设立了公司业务部和个人业务部,专门集中管理公司业务和个人零售业务。集中管理后,支行集中精力发放农户贷款,公司业务部专职负责营销小微企业贷款,从组织架构设置上推动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实现了贷款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二是积极推行信贷专管员和信贷内勤制度。信贷专管员主要职能是风险审查及业务监督、指导和管理,不再从事具体前台业务,逐渐实现嵌入式风险管理。信贷内勤岗位负责业务受理、资料审查、签订合同、档案管理等工作,将客户经理从繁重的信贷内勤工作中解脱出来,专职从事业务营销、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工作,解决客户经理走不出去、“一手清”、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三是推行贷款考察、审批新制度,全面提高贷款审批效率。通过推行名单式授信、“五要素”考察法、贷款审批扁平化管理,实现了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全流程电子化操作和刚性控制,建立了符合信贷条件的中小企业“绿色信贷通道”。

四、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

在取得自身良好效益的同时,该行积极履行“企业公民”的责任,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真诚关爱社会、回馈社会。该行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积极探索研究,讲究方式方法,努力使该行的资源和能力最大化,不仅是做一个“输血者”,更要成为一个“造血者”,努力将社会履责持续化、制度化。

1、启动“春雨助农工程”,让最贫困的老百姓都能“脱贫致富”。在支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该行推出了针对农村贫困户的“春雨助农工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春雨助农工程”信用贷款是一款面向家庭收入低,信誉高、人品好、勤劳肯干的农户,金额不超过2万元的信用贷款,实行基准利率,上柜台办理,方便快捷。2009年,该行在侯镇地沟、挑沟村通过村委推荐选取了于兴群等5户农户进行帮扶,帮助他们启动种养殖项目。为确保“春雨助农工程”惠民措施落到实处,该行采取了客户经理、大学生“一对一,结对子”上门帮扶服务,为农户发展生产提供技术、市场信息,并且建立“民心日记”,坚持回访并形成制度,详细记录对贫困户的支持帮扶过程,真正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春节前慰问走访了解到,5户农民收入明显提高,家庭纯收入较2008年增加5800元以上。该行的做法相继被《中国农村金融》、《经济日报》、《中国金融网》等国家级媒体的报道,社会影响巨大。今年,为让履行社会职责工作成为常态化、日常化,形成发展长效机制,该行在工商局注册了“春雨助农工程”商标,积极推进助农工程的品牌化、制度化建设。6月24日,该行在全市“春雨助农工程”社会责任品牌,“春雨助农工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全市推广,将会有更多的低收入贫困户受益。

2始终坚持“四个面向”不动摇,危难时刻更是施以援手。多年来,该行始终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不动摇,积极履行一个金融企业应担当的社会责任,不但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全力支持当地经济发展。

近年来,寿光农村商业银行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实现了快速稳健发展。到今年5月末,全行各项存款余额139.59亿元,当年新增25.9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7.53亿元,当年新增12.72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60.47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2%,占全市农业贷款的97%,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6340万元,占比仅为0.65%,全省农信系统占比最低。2009年末,全行资本充足率12.57%,核心资本充足率10.73%,按银监会监管评级达到二级行标准。该行2005-2009年连续五年被省银监局评为“良好银行”。2月26日,该行投资5100万元发起设立的天津东丽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发起人大会,各项筹建工作现正稳步推进,近期将正式挂牌开业。另外,拟在贵州省设立的村镇银行也已经获得山东银监局的正式批复,现正着手开展筹建准备工作。

(作者单位:寿光农村商业银行)

上一篇:希腊债务危机解决路径选择之分析 下一篇:国有企业国外投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