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涨价:一石激起千层浪

时间:2022-10-03 07:33:38

6月16日,宝洁第一轮提价,其中潘婷提价5%,玉兰油个人清洁用品上涨6%,佳洁士牙刷有一个规格更是涨了20%以上。7月,继潘婷、佳洁士提价后,宝洁中国日前启动了第二轮提价,涉及旗下护舒宝、帮宝适等系列产品,涨幅达10%~15%创近年来之最。宝洁中国区对外事务部经理张群翔表示,有的原材料两年累积上涨了150%~160%,而产品涨幅却不足10%因此近期不排除第三轮提价的可能。

涨价背景:原油涨价导致洗涤行业跟涨

对于日化行业来讲,能源以及原材料的涨价是其最主要的压力来源。因为石油既是燃料,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材料。在国际油价上涨,而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50%的情况下,日化行业面临的压力可见一斑。据中国海关7月10日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原油达2101万吨,进口量较去年上升了16.4%,进口金额则较同期上涨106.4%。据统计,国内8家日化上市公司自2006年以来销售毛利率持续下降,前年、去年和今年一季度的平均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4.61%、24.03%、21.58%。

“今年是中国日化行业非常艰苦的一年,不但受上游成本、运输费用大幅上升的影响,同时此前雪灾、地震等特大灾接连发生,令市场销售受到非常大的制约。”业内人士表示,日化行业竞争白热化,企业怕丢市场不敢轻言提价,但是油价这样疯狂飙升,再不提价大家都扛不下去了。

“只用一年时间,国际原油价格从70美元每桶狂涨到140美元的水平,以石油衍生物为原料的日化行业利润日益压缩是不争的事实。例如洗涤用品,成本的上涨已经超过100%。”立白新闻发言人许晓东表示,由于洗衣皂受石油价格影响巨大,去年公司已经作出调价。“保证合理的利润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涨价策略:圈出消费者价格敏感产品

对不同品类的产品,宝洁采取了多样化的提价策略。在宝洁产品体系中,原本利润空间有限的洗衣粉、洗衣皂产品最先受到原材料涨价的冲击,宝洁的提价也从这里开始。“今年宝洁洗衣粉价格已经调过几次了,但是都采取减量不减价的方式,如520克包装降为508克,1.8千克包装降为1.7千克。因为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价格太敏感了,宝洁要用影响最小的方式来实现涨价。”宝洁经销商如是说,其实分销商对减量是很清楚的,但消费者就不这么在意了。

而宝洁产品有计划地全线涨价从6月份开始。在这次提价产品选择上,宝洁考虑最多的是消费者的价格敏感产品。“在洗发水品牌中,宝洁为什么最先拿潘婷试水呢?因为潘婷的定位是营养,头发健康亮泽,比较高端,这部分消费者对价格不是很敏感。而对于飘柔、海飞丝这两个面向大众消费者的品牌,宝洁对涨价就相当谨慎,近两个月内都可能不提价。”

此外,即使同一品牌的产品也有不同的敏感度。在这次玉兰油沐浴露涨价过程中,不同档次、不同规格产品的涨价幅度是不一样的。如一个地级市,200毫升包装的玉兰油沐浴露是消费者的价格敏感产品,所以在这次调价过程中,厂家给分销商在这类产品上有一个上下浮动空间。而对于价格敏感度低的玉兰油护肤品等,宝洁可能就通过包装的升级来提价。

竞争对手:或悄然跟风或静观其变

宝洁涨价,劲敌联合利华紧随其后,也调高了旗下部分产品的售价。但是两大日化巨头对于提价产品的选择颇为相似――瞄准价格神经相对迟缓的高端产品,联合利华消化成本压力对象亦为旗下高端产品。以新近涨价的产品来看,力士洗发水、香皂,奥妙洗衣粉以及中华牙膏均为同类产品中的贵价商品,其涨幅分别为6%、10%~12%以及20%左右。而旗下清扬去屑洗发水非但未提价,还以广告战、价格战等形式,与劲敌宝洁旗下同类产品海飞丝争夺中低端护发产品的市场份额。

在把纽崔莱等营养品全线提价5%后,安利也计划把旗下的个人护理用品,如洗发水、沐浴露等进行提价。另外,上海和黄白猫市场总监虞忠勤表示,白猫产品也将直接提价,不采取缩减容量或是其他“变相提价”的方式。但是,产品的提价幅度小于石油的涨价幅度,控制在10%,至于劳动力等成本的因素公司都已经内部消化了。据悉,上海家化届时也会有相应涨价动作。

“无论是否涨价,恒安都将在纸类产品的市场份额、销售收益、行业整合上获益。”业内分析人士这样认为。今年3月,恒安已将其纸巾产品批发价调高8%,恒安首席财务官卢康成对外表示,未来纸市价会否再次调高主要看行内其他的对手。但在宝洁频繁涨价之时,恒安却按兵不动。而且在3月份涨价后至7月末,恒安的产品销售一直处于稳定增长趋势,尚看不出宝洁的涨价行为对其有何影响。

广州好迪公司总经理黄家武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国际油价上涨对企业成本造成一定的压力,但目前不是好迪提价的时机。据黄家武称,目前200ML好迪洗发水零售价格在10~11元之间。这对比提价前宝洁飘柔系列200ML定位16元左右的价格,有一定的优势。“虽然日化产品原料差不多,但是每个企业对石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会有不同。而且从油价的供求情况看,油价一直高位的可能性不大,这个时候提价,我们认为并不是长远打算。”拉芳国际集团新闻发言人崔洪喜也否认旗下拉芳和雨洁会跟随宝洁提价。

日化行业:低端市场或许面临洗牌

去年10月,丝宝日化以33亿元的代价卖身;今年4月,传统的日化企业白猫股份也退出日化领域,转型房地产;土生土长的北京大宝至今前途未明。近一两年间,国内几家曾经辉煌的日化企业都走向了落寞,更多的品牌甚至已从人们记忆中消失。

两个多月前,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中国投资8亿元,注入和黄白猫公司,欲打造一个类似于中国宝洁的“大日化”企业。但和黄白猫的董事长杜志强对行业面临的窘境非常清楚,他表示不奢望短期内得到回报,“可能需要5年的时间打一场淘汰赛”,而仅品牌推广一项就计划投入30亿元。

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汇率风险,这是国内日化行业面临的大环境,但国际巨头的垄断更是令中小企业生存艰难。在中国市场,宝洁曾是低价策略的发动者,其于2003年推出的零售价为9.9元的飘柔洗发水,令竞争对手头疼不已。分析人士认为,在能源以及原料成本上涨的压力下,宝洁的低价策略遇到了麻烦,而宝洁提价后会否空出低端市场的部分空间,而在宝洁压迫之下的本土日化巨头,能否填补该部分空间,尚存悬念。

上一篇:宝洁“涨价门”:牟利、机遇、垄断 下一篇:家电企业造车遭受冲动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