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的正面与反面

时间:2022-10-03 07:14:32

企业通过差异化,才能领先对手

刻意追求卓越的结果会让管理者事与愿违

你不需要成为精英中的精英。你只需要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上成为独一无二的那个人。—吉瑞·加西亚(Jerry Garcia)

最成功的企业创造市场,而非跟随市场。对于顾客而言,这意味着有人为他们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选择,而不是在固有的产品或服务中创造出一个新的变体。当然,力求差异化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仅仅谋求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是很危险的,因为每一位竞争者都会从相同的角度定义“卓越”,进而导致竞争者之间出现严重的趋同现象,而这种结局背离了竞争者的初衷。竞争者越是谋求“做得更好”,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趋同现象就越严重。在现代世界中,竞争趋同的危害是很大的。只要我们从相似的立场看世界,我们作出的决策就会比较相似。但是,这不符合市场竞争的意义。想要在市场上获得胜利,管理者就必须在竞争趋同的情况下,对市场多样化地解读,制定多样化的战略,并且在市场竞争中对这些解读与战略进行检验。

趋同的思维通常导致人们认为规模经济是成功的秘诀,然而,企业规模以及企业声誉、相对成本优势并非成功的原因,而只是成功带来的结果。企业管理者如果作出与竞争对手相同的决策,无论这些决策听起来多高明,管理者都不会从中获得多少益处。若要获得真正的益处,管理者应该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事与愿违的是,我们越是让自己的推理符合固有的逻辑,越是努力地以固有的知识作为决策的依据,越是遵循一般性的战略原则,就越有可能将企业推向平庸的境地。管理者要想推动一个企业取得成功,就要有勇气抵制这种显而易见却被众人认可的战略,看透标准版本的战略,不迷信风靡一时的管理理念,并敢于坚持自己的道路。

曾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赢家只是在执行力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更快、更彻底。在市场竞争中,各个企业的战略目标大体上是相似的,是他们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差异最终导致出现了赢家与输家。然而,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它并没有认识到执行力与战略一样,也是以信念系统为基础的。如果想要让执行力成为竞争优势的基础,就需要采取一系列不同于标准执行方法的理念。力求“更好地执行”与“做得更好”一样,都不是成功的秘诀所在。

刻意追求卓越的结果会让管理者事与愿违,如果事情本身的方向是错误的,你干得越起劲,就越是往毁灭的深渊靠近。

洞察市场比描绘企业愿景更重要

通向地狱的路是由善意铺成的

“当我们沉思的时候,应该思考的是方法,而不是目的。”—亚里士多德

“间接原则”在商业上的一个强烈体现就是,人们发现当把精力集中于根本性的信念系统时,比集中于目标本身更容易实现目标。正如一句谚语说的那样:通向地狱的路是由善意铺成的。也就是说,即便拥有良好的意愿,最终结果也未必会符合当初的预期。

导致企业出现差距的不是他们各自的目标和宗旨,而是他们的信念和假设。《小王子》一书的作者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曾经提出这样一个原则:“我们出现差别的原因不是目标,我们的目标最终都是相同的。出现差别的原因是我们各自使用的方法不同。方法不是那样容易掌握或抄袭的,因为方法是不同的推理导致的结果。”

这个原则是圣-埃克苏佩里基于自己的观察提出来的。他观察到,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努力实现的目标上容易产生共鸣,而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却会出现分歧。现代世界出现了很多新潮的管理理念,包括愿景、使命、宗旨、目标、关键的业绩指标、里程碑、预算以及各种形式的承诺、意向。人们难免会采用这些理念来替代洞察市场这个更加困难的任务。

在商业中,较之于美好的目标,正确的信念能够带来更多的财富(在争执中也是如此)。富有成效的战略讨论会,往往关注的是竞争对手所持有的不同的假设,而不是对方具体的策略、过程或原则,因为这些都是市场假设的体现。良好的业绩是正确的信念带来的回报。选择战略,不是选择制定什么目标和幻想什么结果,而是选择具体的操作方法。管理者把创造经济价值作为企业的目标是行得通的,但不能把它当作企业的战略。增长率、利润率、市场份额或者其他指标,无论是财务方面的还是其他方面的,都不能拿来当作企业的战略。这些都是战略的结果,而不是战略的灵感源泉。

企业战略中往往包含着这样一些字眼,比如成本领先、综合质量、市场区隔、产品创新、流程改进、技术领导、加速产品上市、运营效率或者差异化服务等。以上这些战略都没有仔细发现或思考原有客户或潜在客户的喜好或行为。如果管理者直接采用了这些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指标,最后只会制约自己制定的战略的实际效果。因此,战略不等同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流程架构、规模、成本状况或者商业信誉。这些因素是竞争的优势之源,是制胜战略带来的宝贵结果,但绝不是具体的操作方法。

管理决策中的七个系统性偏见

将管理不善降低到最低程度

研究失败的商业案例比研究成功的案例更能给人教益。如果让我在道琼斯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中挑选10只股票,我不会急于挑选,而是会挑出10只或15只业绩最差的股票,把它们拿出来当样品去研究。这是逆向法。先研究失败,然后再着手如何消除失败。—巴菲特

有效的管理可以被定义为“将管理不善降低到最低程度”。优秀的管理者会避免系统性的陷阱、障碍和错误。这些归纳到一起,我们可以称之为“组织性失败”以及“管理偏见”。具体如下:

厌恶损失:过于强调风险,以至于在可以接受的风险面前也犹豫不决。

过于自信:夸大个人能力,低估潜在威胁,导致预期过于乐观。

沉没成本效应:一项事业失败后继续投入资金,宁愿损失,也不愿承认原先判断失败。

从众本能:不愿独自冒险,在人云亦云中寻求安全。

心理会计:衡量一项投资时,依据的不是客观的优点,而是依据对投资建议的提出者的感情。

沉锚效应:看问题不全面,比如在评价一个企业时,依据的是过去的经营记录,而不是竞争潜力。

虚假同感:没有根据地假想其他人都会赞同你的观点,对于不力的证据置若罔闻。

企业的失败比单纯的能力欠缺后果更严重。企业失败了,表明该企业的文化定势中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

这些习惯通常建立在错误假定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关于人性的一些假定,一般会表现为错误的政策、笨拙的流程管理和不正常的做法。错误的根源还有很多,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失败道路,因此,失败也能帮我们看清楚一个企业。当管理层削弱了管理偏见的影响时,就能对企业业绩产生更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比尽力发挥他们主观认定的内在优势所产生的影响还要大。

新书速递

《希特勒与20世纪德国》

作者:[德]汉斯·莫姆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定价:49.00元

汉斯·莫姆森是德国重要的当代史学家。作者旨在将阿道夫·希特勒的作用纳入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同时,突出强调了使纳粹专制及其所启动的武力与恐怖升级成为可能的结构性因素。

《非洲的假面剧》

作者:[英]V.S.奈保尔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定价:36.00元

奈保尔是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书中记录了他2009年至2010年间在非洲乌干达等国家的游历见闻。奈保尔以记录者的身份,将位高权重的国王、普通贩夫走卒、古老非洲信仰的追随者的百样形态一一记于笔下。

《引爆创意(修订版)》

作者:[英]史蒂夫·哈里森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定价:32.00元

如何做出创意作品,不仅为客户所接受,还能获奖?书中的内容不仅适用于创意人员,因为每个人都在创意工作中扮演关键的角色。本书作者是资深的创意人员,创建的HTW公司,是全球范围的创意标杆。

上一篇:在“游戏”中造车 下一篇:PSA的中国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