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时间:2022-10-03 06:43:40

试论文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同一所大学在不同的评价体系中排名有所差别,有的甚至差距很大。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距呢?本文将从三个评价体系的异同点进行分析,从而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

关键词:评价体系;异同点;比较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5-0087-02

网大、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利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每年都对我国的大学进行综合排名。照理说,同样一所大学无论采用何种评价指标,只要是相同条件的排名,其在整体中的相对位置应该是很接近的。而将2003年进入广东管理科学院大学排行榜前100名的大学与其在网大和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排名相比时发现,名次差距在20名以上的占了总数的36.4%,其中在60名以上的还占了近十分之一。这说明,这三个大学评价从总体上看均未成熟。下面就对其异同点进行具体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同点

1. 声誉指标的设置不够全面

在网大“2003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中,网大将其用了4年的“学术声誉”指标体系改为“声誉”指标;而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2004中国大学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重点大学)”指标体系中,采用的是“学术声誉”一级指标,并且设置了“学术声誉”和“社会声誉”两项二级指标(非重点大学评价中没有声誉指标);在广东管理科学院的排行榜中则没有声誉指标。广东管理科学院的排名中没有设置声誉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现实情况,现在国内1600多所高校,其中大多数都是地区性院校,不要说对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就算对很多教师、教育专家甚至是大学校长而言,都不可能对这些大学在声誉方面有个度的概念。作为一个定量评价中的定性指标,笔者认为声誉指标应该设置,至于应该包括几个部分可以从调查方法的角度去考虑,应该兼顾社会知名度指标(专家问卷等方式)和学术知名度角度(可量化指标)。

2.指标体系中没有考虑要计算负指标,即没有扣分项

三大评价机构都没有设置负指标,这与社会的发展不相符。这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大,高校中的一些丑闻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如果在指标体系中没有这方面的体现,只在权重上加以调整,则不能很好地引导高校注重声誉,防微杜渐。也说明各个评价体系还不完整,需要进一步完善。

3.指标设置重规模指标,轻效率指标

究竟怎样评价一所大学,是看它的效率,还是规模指标。毫无疑问,一个大学的规模越大,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可能越大。但在市场经济条件,规模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资源配置效率,简单的说就是“人均”指标。我国大学排名中普遍存在重视数量指标,轻视甚至忽视质量指标的现象。[1]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点

1.评价体系建立的出发点不同

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主要从大学的功能出发,建立了以“对社会的贡献率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中国大学评价体系,注重大学的“产出”。这主要体现在以“学生培养”和“科学研究”这两项大学基本职能为一级指标方面。网大指标体系则是以“产投并重”为原则,其指标中既有反映产出的,也有反映投入的。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指标体系则以“产投效并重”为原则,它不仅重视投入、产出,而且也重视效率。

2.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

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评价指标体系没有照搬美国的评价指标体系,据课题组称是根据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设立两大指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但是,了解高等教育的人都知道,大学是个复杂的系统,想通过完全量化的指标达到排行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是不现实的。网大沿用了美国的评价体系,整个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应该说这已经正视了教育这一复杂系统中的实际情况,用定性的方式将难以量化的指标量化。网大虽然考虑了教育的特殊性,却没有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指标体系的构建比较科学、合理和全面,而且大都采用客观指标和客观数据,尽量克服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注重于定量和定性、评价与评估、总量和生均的结合,克服了其他排名的弊端。

3.大学评价的侧重点不同

既然评价体系的出发点不同,那么三家机构的评价侧重点也当然不一样。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原先的评价内容较简单,侧重于学校的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也相对较为单一。随着大学评价内容的多样化,评价指标也随之丰富,评价的重点由“科学研究”转向了“人才培养”。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的排名主要是以总量为主,这一评价侧重点有可能会导致学校过分注重外延的扩张,而忽视内涵式发展。而网大体系中,学术成果占的权重最大,这一侧重点忽视了大学最基本的职能是“人才培养”,而不是“科学研究”,这就有可能使学校和教师为提高学校的排名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去,忽视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以培养单位出人才、出成果的数量、质量和水平为基本标准,同时增设了一些反映质量、水平的特色指标,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

三、对三大文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

广东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展现的几乎都是总量,极为缺乏平均量指标。[2]这与排行体系“展现大学实力”的目的是一致的。而网大的评价体系非常注重平均量的指标。这两种情况的弊端都是很明显的,具有不公平性,对大学排行的信度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平均量固然很好的说明了院校的效率和对学生需要的满足程度,但是平均量只是反映院校的指标之一,仅有平均量的指标难以完整地说明院校质量。但是,网大的大学排行指标没有反映出这个指标,缺乏总量的指标是不完整的。《中国大学评价》过于注重总量忽视平均量造成的弊端也是明显的。在该排行榜上可以看到,院校“总体实力”对院校的排位起了决定性作用。[3]虽然院校的“总体实力”是一个指标,但是“总体实力”与大学本身的“优秀性”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实力小的大学中不乏优秀大学的现象显然是存在的。所以,《中国大学评价》并没有解决这个很基本的问题。相比之下,中国的另一个大学排行系统-网大对这个问题解决较好,在该排行指标上,可以看到大量的表示平均量的指标,[4]在它的排行榜上,也可以看到诸多实力小的大学排行在前列,[5]院校的名次与院校实力并没有显著的相关。

广东评价指标体系没有照搬美国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但是,大学是个复杂的系统,想通过完全量化的指标达到排行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客观性是不现实的,相反会造成排行榜的繁琐。所以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上,一切均以数据说话的定量性的评价,不可避免地出现部分评价失真的现象。网大沿用了美国的评价体系,整个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应该说这已经正视了教育这一复杂系统中的实际情况,用定性的方式将难以量化的指标量化。定性方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声誉”这一指标上,它采用了专家的意见,相比较在这个问题上广东管理科学学院的做法是可取的。网大虽然考虑了教育的特殊性,却没有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国外对于学术声誉的重视程度主要源于对学术声誉的认同和良好的评价环境的形成。在他们看来,这种相对模糊的概念,或许更本质、更准确地反映了一所大学的地位和影响。[6]而在我国,对学术声誉的作用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认知。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评价报告是目前国内评价对象最全、范围最广的教育评价活动,它的评价方法和排名在国内属于首次,为完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它采取了 “同类比较,分类评价”方式,将高校分为“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两个不同层次,将高校科研分为“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两个不同学科领域,采取不同的数据来源,不同的指标和权重,分别对高校综合和科研竞争力进行评价。提高了大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具有较高的可比性和社会公信度。竞争力评价实现了“同类比较,分类评价”,注重于定量与定性、评价与评估、总量和生均的结合。克服了其他排名的弊端,较为科学和系统地建立了评价体系。但因研发时间较短,因而社会影响有限。我认为随着大学评价逐步完善和发展,中国高校竞争力评价定会得到社会广泛的肯定和认同。

参考文献:

[1] 裴云.艰难的选择-大学排名中的质量评价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12-15.

[2] [3]武书莲,吕嘉,郭石林.2001中国大学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6):18.

[4][5]2002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DB/OL].rank2002年net big com/rnk100 htm.

[6] 李越,叶赋佳.透视大学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2002(2).

上一篇: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下一篇:试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