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生物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时间:2022-10-03 03:40:21

也谈生物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摘要】“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本质上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为了适应新课程理念,生物教师的角色也就要相应的发生转变。

【关键词】教师角色;生物教学;创新能力

所谓“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分析教师的角色,明确教师自己的角色身份,对教师充分地扮演好教师角色具有积极意义。

传统生物教学以教材为中,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教师是学术权威,是真理的化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本质上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也就要相应的发生转变,才能适应新的课程理念的要求。

一、由教学活动的主演转变为学生活动的配演和导演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被动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懂不懂”为目的,而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角色转变的重心在于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使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创设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本的自然科学,其学科特点更有利于教师实现角色的转变。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师生互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师生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实施“师生互动”。这就要求教师把“主演”的角色让给学生,而要积极充当“配演”和“导演”的角色。作为教师,一定要当好“导演”,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好教学预设,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也要当好“配演”,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来,让学生积极讨论,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心理、情感、体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去。

二、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按传统的教学观理解,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是教学工作的“法律”。教师要绝对执行,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教学考试如果“超纲”,将被视为“大逆不道”。教师的角色是真正的“教书匠”。而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则有较大的运作空间和时间,开放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新课程的特点,这就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探索性实验、独立进行科技制作、研究一些新科技问题并完成相关的科研学习报告、进行社会调查以及扩展性学习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这是旧课程无法比拟的。与此同时,新课程又能让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研究课题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相关综合信息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因此,要想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我们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教师”。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高素质的教师。教师不能只做被动的“教书匠”,更要善于反思总结,深入钻研教材,做新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的教学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回归文本。教师要在对教材的不断研究和开发中提高自身的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由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转变为新型多样的教学手段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既要让学生学习系统的生物知识与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更要注意塑造学生的探求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陈旧的学习方式,采用探究式和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融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新型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有意识的在生物教学中辅之设计合理的小实验,将学生引入良好的学习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则将势必容易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食物的消化”时,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如何区分,确实有一定难度,不妨一试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教师可以随手捏一个小粉笔头成粉末状,随手烧一张小纸片,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分析及讨论这个实验的现象和成分的变化,在教师的指点下,酶的催化和胆汁的乳化就容易分辨和掌握了。这样一来,无疑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上一篇:中学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初探 下一篇: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