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专业课如何实施探究性教学オ

时间:2022-10-03 03:01:45

电工专业课如何实施探究性教学オ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范围较广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有许多种类型.电工专业课教学中把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探究过程理解电工概念,并培养相应能力的教学方式,称之为探究式教学.探究教学可以选择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切入,可以是简单的概念获得,也可以是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从一个现象、一组数据、一些资料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可以从具体的情境入手,让学生概括出相关知识,也可以提出抽象的问题,让学生推理分析.本文着重探讨了电工专业课如何实施探究性教学.

一、开放课堂,发掘潜能

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路开阔了,思维火花闪现了,这时教师如果没有给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学生又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会严重阻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尽量是开放的,探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那就是要变先讲后练为先尝试再点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再创造,有利于学生猜测与验证.

例如,《电工基础》中的“串联谐振电路”,该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是电子专业课中的基础电路,它是很多谐振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际生活也密切相关.若按照传统的教学,这一部分内容的常规教法是:先介绍什么是串联谐振,然后讲述它的特点,再介绍谐振电路的应用和通频带.只要学生了解了特点,会用公式计算,就算达到了教学目的.

探究式课堂教学则不然,其教学重点是放在探索前人思索的过程:(1)对“谐振”的了解,什么是谐振电路的模型.(2)一旦电路谐振了会形成哪些特点?(3)在实用电路中要讨论哪能些参数?(4)用什么参数衡量电路?如何选择该参数?(5)该电路在实际生活中有那些应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去领悟和尝试前人的思维过程,从中学会探究式学习的思维技巧,使学习能力得到开发和提高.

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呢?首先,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发现做好充分的准备(必备的教具,相关的材料,可供探究的问题,探究的方法与途径).其次,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通过阅读、演示、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自主概括原理、法则,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是主要环节).再次,学生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或不甚理解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并通过实验作进一步的探究.第四,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探索的问题,把初探和交流中获得的知识、结论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中,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学生以积极主动态度参与探究.

二、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为此,教学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

下面以“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谐振电路”的具体教学过程,印证笔者对探究式课堂教学一般规律的认识.“并联谐振电路”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向学生提出问题的:准备实验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电路与一个小灯泡串联,接在频率可调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并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当电源频率逐渐由小调大,小灯泡慢慢由亮变暗.当达到某一频率时,小灯泡最暗,当频率继续增加时,小灯泡又慢慢由暗变亮.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学生对这个现象会与串联谐振电路进行类比,这样,学生立即进入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探究氛围中,情绪高涨,思维一下调动了起来.当然,有时问题也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来.创设问题情景时要注意的问题是:首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其次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便于学生放开思路;再次是问题要明确具体,不能模糊不清.

问题提出后,为了使学生的思维方向相对集中,还要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实质.上述问题的实质是小灯泡的亮、暗反映了流过电路的电流大小,而电流的大小和电路的阻抗有关,学生可以根据公式推导出并联谐振电路产生谐振的条件.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善于质疑、敢于想象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抒发疑问,即使是无疑也要寻疑,将自身置于特定情境之中,给自己提出问题.宋朝思想家张载说:“于不疑处读书,定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喜悦.”激发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讲到电容器串联时,题目如下

已知电容器C1:40 μF,150 V ,C2:60 μF,400 V串联在500 V的直流电压下,试讨论电容能否安全工作.

学生先求各电容器实际分到的电压,然后与额定电压比较发现C1分到的电压大于额定电压,而C2分到的电压小于额定电压.学生可能会得出一个结论:C1被击穿,C2能安全工作,那此时有一部分学生怀疑总电压500 V加到什么地方了?教师不急于回答,而是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学生大胆想象,这样即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适时点拨,诱导方向

探究式教学,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因此,必须正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我们认为:一是要适当点拨.当学生在思维的转折处,或知识的重、难点处经过自身的努力,还感到无法解决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给学生某种启发性启示,拨开学习上的迷雾,使学生看到光明,看到希望.点拨的关键是符合学生的需要,使学生能顺利进行探究.例如,在“串联谐振电路”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总结阻抗最小时,根据阻抗三角形和电压三角形不但知道利用电感感抗等于电容容抗来判断电路是否谐振,而且还知道也可以用电感、电容上的电压和总电压的关系来确定电路状态.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就可能有新的发现.

上一篇:商品包装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中学数学概念问题教学的一些思考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