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成就有效课堂

时间:2022-10-03 02:22:26

活动成就有效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说明了活动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下面笔者结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案例,谈谈数学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85页和86页。

[教学目标]

1.理解规律的含义,学会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2.通过操作活动发现事物中的颜色、形状及简单数量的重复排列规律。

3.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规律作息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规律的含义,学会找规律的方法。

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的教具有课件、苹果、牛奶、三角形卡片、圆形卡片、花朵卡片、练习纸。学生的学具有三角形卡片、圆形卡片、花朵卡片、铅笔。

[教学过程]

活动一:猜一猜,感知规律

师:(从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摸出一个苹果,一瓶牛奶)同学们猜一猜,接下来老师会给同学们带来什么?

生1:梨。

生2:香蕉。

……

师:摸出一个苹果,接下来会是什么?

生1:牛奶,因为你先是一个苹果,一瓶牛奶,再一个苹果,接下来是牛奶。

生2:牛奶,因为苹果后面是牛奶。

师:摸出牛奶,再苹果、牛奶。

师:同学们,你从这里发现了什么?

生1:苹果后面是牛奶。

生2:一个苹果,一瓶牛奶,再一个苹果,一瓶牛奶。

生3:有规律。

……

评析:通过猜一猜活动,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这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师在课堂上没有一句话的说教,学生自己却初步感知到了这里存在着规律。

活动二:说一说,感受规律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

师:你们看,六一儿童节到了,同学们唱歌又跳舞,玩得多高兴啊,他们还把教室精心布置了一番。请大家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中有什么?

生1:有彩旗、花朵、灯笼,还有男女同学围成圈跳舞。

师:仔细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请同学们先观察,然后在小组内说给其他同学们听听,相互交流,再派代表进行汇报交流。

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中小朋友、彩旗、花朵和灯笼的排列是有规律的,鼓励学生表达对规律的理解。

师:彩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生2:彩旗是按照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这样的顺序排列的。

师:对了,像彩旗这样,按照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花朵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生3:花朵是按照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一朵红花、一朵紫花……这样的顺序排列的。

师:灯笼的排列什么规律?

生4:灯笼是按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跳舞的同学有什么规律?

生5:是按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我们刚才说的彩旗、花朵、灯笼,还有围成圈跳舞的同学们,都是按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像这样按顺序地重复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

评析:通过说一说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交流的氛围中经历观察活动过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中小朋友、彩旗、花朵和灯笼的排列规律,再引导学生找出重复的部分,主要感受物体颜色的重复排列规律。

活动三:摆一摆,创造规律

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纸袋中的卡片,同桌合作,有规律地摆一摆。

全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学生用颜色不同的花朵卡片,另一部分用形状不同的圆形卡片和三角形卡片,分别按规律摆一摆,创造规律、感知规律。

完成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摆法,加深对规律的理解。教师选择课堂中的生成,根据学生所描述的几种摆法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

师:花朵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生1:是按一朵粉花、三朵蓝花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生2:还有数字的规律,是按1、3、1、3……重复排列的。

师:图形这一组又有什么规律?

生1:是按一个绿色、两个红色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生2:是按一个三角形、两个圆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生3:是按1、2、1、2……重复排列的。

师:这里不仅有图形的颜色和形状的重复排列,还有数字的重复排列,也就是说,图形有规律的排列的背后是数字有规律的排列,图形和数字的形式虽然不同,但它们表示相同的规律。

评析:通过摆一摆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创造了规律。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环环相扣,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在对颜色的重复排列规律进行练习的同时又自然引出形状和数字的重复排列规律,巧妙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活动四:找一找,发现规律

师:学生找一找、说一说身边的各种规律。

生1:一年四季有规律。

生2:我觉得墙上的瓷砖有规律。

生3:走斑马线时,我发现斑马线有规律。

生4:校园里的树有规律。

……

评析:教师通过找一找活动,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规律,一方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从而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

活动五:涂一涂,运用规律

教师请学生选择喜欢的颜色,在练习纸上涂一涂,设计一幅有规律的画,用来做礼品包装纸或者笔筒的外壳。

评析:教师通过涂一涂活动,让学生运用规律,关注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和能力。也就是说,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展示其魅力。

思考:课堂离不开有效的活动,没有活动的数学课堂,就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活动的数学课堂,学生会对课堂产生冷漠,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并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之中,理解数学、享受数学、获得数学,从而成就有效课堂。

(责编 张亚欣)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物理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下一篇:多媒体,让语文课堂“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