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计与园林景观

时间:2022-10-03 01:21:03

无障碍设计与园林景观

摘要:本文从国内外关于无障碍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开始谈起,探讨了在园林景观的无障碍设计中的原则和方法。最后探讨了对有功能障碍者进行无障碍设计的园林设计理念。

关键词:园林;无障碍设计

1 国内外关于无障碍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和制定无障碍设计标准的国家。最早在1961年由ANSI提出,并在1971年成为强制实行的条款,从此逐步将无障碍设计的理念推广到了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实际操作中,一般会按建筑的具体要求进行无障碍设计,体现的是一种区别对待的思想。设计领域也从原先的“硬件”(如建筑构造设计等)范畴发展到“软件”(功能设计等)范畴。在美国的城市市政设施设计方面,具体采用哪种无障碍设计模式,取决于具体的需求。

我国对无障碍设计理念起步相对较晚,直到2001年才有了正式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该规范也是进行建筑无障碍设计的基本依据之一。从实施层面上看,无障碍设计最早的实施范畴是公共建筑。而在园林景观布局中的无障碍设计理念却开展得非常缓慢。究其原因,在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中比较追求对园林布局的“曲径通幽”,在比较复杂的组合中寻求建筑布局的美感,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缺乏对肢体弱势群体进行特别照顾的理念,在公园、景区等场合,无障碍设计布局体现得很不够。

2 园林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

2.1 设计理论

国外在考虑无障碍设计时的主要思想有以下几种:人本主义理论、人体工程学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以及专为残疾人设计理论。从更广泛的角度讲,“无障碍”应当是针对有所在某一特点场合的参与者而言的。因此在进行园林景观的无障碍设计时,笔者认为应当把“无障碍设计”的对象推广到所有人,以一种通用的“无障碍设计”思想来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布局。R.L.马赛对这种具有“通用性”的无障碍设计提出了7个基本原则:Equitable Use(公平使用)、Flexibility in Use(灵活使用)、Simple and Intuitive Use(操作简单易懂)、Perceptible Information(信息易得)、Tolerance for Error(容错)、Low Physical Effort(省力)、Size and Space for Approach and Use(尺寸和空间合理)。笔者认为以上7个通用的无障碍设计思想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是可以参照和借鉴的。

2.2 设计原则

①安全性原则 这也是最基本的原则,不能够为了体现无障碍设计的思想而增加了潜在的危险因素;②系统性原则 这也是当前无障碍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无障碍设计的思想往往体现在局部,而不是从全局考虑进行无障碍设计;③可操作性原则 即无障碍设计的设施应让行动不便者能够方便的使用,避免陷入形式主义;④协调性原则 这是最考验设计师水平的环节,因为园林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表达美感,如果追求无障碍设计而造成了对整体布局美感的破坏,将有悖于园林景观设计的初衷。无障碍设计应当是园林景观设计锦上添花、更加人性化的体现,而不应当因为布局不当而造成整体的不协调。

2.3设计方法

2.3.1规划功能障碍者游览区。研究表明,人的某种感官丧失后其他的感官功能会加强。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时为了让盲人、失聪者也能够感受到园林景观的美感,可专门布置强调某种单一感官的区域。如对盲人设计“听觉”和“触觉”园区,在该园区中布置让盲人能够通过听觉和触觉来感受园林美感的元素。这些园区不但可以满足盲人的游园需求,正常人群同样可以在其中感受到美感。因此是一种共赢式的设计。但如何将“美感”元素进行设计,需要设计师仔细考量园林的特色,应当是园林特色和“美感”元素共性的结合。

2.3.2对肢体行动不便者的无障碍设计。这方面的设计在现在的园林景区的规划中已经有所考虑,但核心是实现系统化。在进行园林景观的整体布局时考虑将园林景区的各个景点以无障碍的交通形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让肢体行动不便者能够自如的利用景区中的无障碍设施来实现对景观的游览。在设计游览路线时,关键是要处理好无障碍实施和为达到美感而设置的错落型景点之间的平衡。这需要设计者在传统园林布局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无障碍设计思想,其实是很困难但又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工作。

3 实例分析

本节中以江苏省中科院植物园为例来分析园林景观中的无障碍设计。该园在无障碍设计中的设置了盲人植物园、儿童园以及大量布置可供触摸的植物。在园区的道路设计方面,各园区均围绕主干道布置,通往各子园区的道路也考虑了坡度、转弯半径的因素,对各类人群均通行方便。在道路风格设计方面,主干道均采用3~4m的路宽,且铺设有完整的盲道,在次级道路布置上,设置了较窄的游步道,出于传统园林设计理念,该级道路较为曲折,其他道路都较为平坦,从而实现了对各类人群游览需要的平衡。

该园在无障碍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森林休闲区和儿童园中的台阶高差较大,没有布置轮椅通道或缺少辅助设施,从而使得轮椅通行较为困难。从总体上讲,该园区的无障碍设计在国内同类型园区的设计中已经非常出色,是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对象。

参考文献

1 赵滢,石磊.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人文关怀[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2008,(4)

2 沈逢源.园林景观规划中的无障碍设计[J].科技信息,2007(29)

上一篇:人工湿地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节水理念下的水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