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道路桥梁工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10-03 01:20:35

针对道路桥梁工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摘要: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当前道路桥梁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性地对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隐患性;工程质量;质检手段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建筑业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地显露出来,问题不容忽视。并且伴随着近年的一些事故的频繁发生,加快了相关部门对其问题的高度重视。

2.对道路质量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多年来,工程质量通病具存在着较大的隐患性,因此加强质量通病的研究和预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有关政府部门颁发文件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必须重视质量通病的研究和治理,对高填土下沉、软土地基超限沉陷、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水泥路面断板开裂、路面不平、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隧道衬砌渗水、防护工程和小型结构物表面粗糙、预应力结构管道压浆不实等质量通病必须制定预控措施。为切实控制好路基分层施工,对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为切实控制路基压实度,必须按试验路基填土厚度的90%控制规模施工时的填土厚度。质量通病及其原因:

2.1 软弱地基路段预压时间不够,工后沉降过大,路面产生较大的不平整和横向裂缝;路基压实度不够和地基处理不当,引起路面产生较多纵向裂缝(沥青路面)或断板(刚性路面);构造物两端填土压实度不够,引起桥头跳车。

2.2 雨水进人面层引起面层网裂、变形和局部松散而形成坑洞;雨水透过面层滞留在基层顶面和基层质量不好引起冲刷唧浆、网裂、变形和坑洞,这种现象较多。

2.3 半刚性结构层厚度不足和工艺水平低,使路面产生早期结构性破坏;基层工艺水平不高,平整度差,使沥青面层厚薄相差较大,引起路面平整度较快降低。

2.4 面层采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沥青,以及基层材料设计和工艺不合适等原因,使面层横向裂缝过多。

2.5 面层粒料级配不佳和沥青用量不稳定,开放交通1-2年,行车道就产生轻重不一的泛油现象,使表面粗糙度显著下降,抗滑性能衰减较快,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3.对路桥施工管理的解决透析

3.1技术问题

作为一个路桥工程项目,点多线长,施工工序往往较多,施工工艺也较为复杂,现场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员、机械设备,各类施工工种班组多且工作面交叉作业,管理难度大,这要求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各项技术准备。

3.1.1 必须熟悉施工图纸,优化施工工序。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分部)工程,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及气候等自然条件,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并以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出来,从大人小,由线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人受控范围之中。

3.1.2 做好技术储备。技术储备包括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长及工人,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培训,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洞悉具体的施工现场、施工工艺,才能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各方面突况准备好处理方案,以按时保质地完成每道工序。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和技术交底工作,可以使施工技术工人、工长熟悉新的施工工艺、新的材料特性,共同提高技术操作、施工水平,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3.1.3 建立健全质检制度。从技术角度出发,施工质量问题是否达到相关的设计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仅仅从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出严格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确定科学的质检手段,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每一工序、每一施工工艺是否达到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3.2 材料问题

以某工程改建为例,针对材料方面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的进行阐述:

3.2.1 材料供应。必须针对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型号、规格,在拿到图纸后组织做好工料分析,精心测算所需各类材料的数量及进货时间,以根据现场情况组织材料进场,确保现场材料供应。由于本工程对进货时间估计不足,枕木没有按计划时间到达,而是滞后了一周左右,导致工人大量窝工,同时给后续工作造成极大的时间压力,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3.2.2 材料采购。面对材料采购单,必须尽早进行市场调查,按工料分析提供的材料数量(含实际损耗)、型号、规格、产地等一一进行,尽早定货,并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我项目部在进场后立即组织了对施工主要用料进行的市场调查、摸底,择优选定供货方并签定了意向性合同,确保材料的及时供应,并防止工程大规模开展时材料上涨现象。

3.2.3 材料发放。在这次提速改造工程中,为了做好成本控制,针对到场材料,我们均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特别是对型材这一环节进行了严格控制。对于材料的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并注意对各材料分类堆放。对于易燃品、易爆品的采购、保管及发放应按地方法规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及防范措施。

3.3 工区设置

工区的设置是根据工程任务及工程工项目一般是线惜结构物,施工地点分散,若路桥施工项目任务单一,则不需设置工区;如单纯的路面工程合同段,一般不需要设置工区,若路桥施工项目任务繁多、工程特点突出、分界点明显,则一个项目往往要分成几个区段施工,设置工区时,可按施工区段配备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人员在施工区段的流动,提高工时利用率。如,一高速公路合同段长20km,中间有一座大桥,两边路线分别长10km、9km,为合理安排施工,很明显可从大桥处分界,将其分为2个工区。当工程规模大、专业性强时,也可按地理位置将不同的专业性强的分项工程划为一个工区。如,路桥项目中包括一个长500m的隧道,可将其划分为一个隧道工区。

3.4 施工安全问题

路桥的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由于路桥施工线路长,交叉作业面多,设备投入量大,人员工种特别是特殊工种多,且均为露天作业,所以管理难度极大。坚决做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施工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没有施工安全,进度、质量、效益根本无从谈起,所以抓好安全工作是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

3.4.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安全是效益之本,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岗位职责,设立安全奖惩制度,将有关的安全措施落实到实处,决不可以人浮于事。

3.4.2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除了靠制度约束以外,安全监督检查也是重要的防范手段。除了旬检、月检、季检及年度大检查外,还应经常进行专业检查,如防火、防爆、防盗、用电安全、高空作业、交通安全、机械设备的检查等,同时不定期的进行安全突击检查,也是对安全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

4.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大量城市市政基础设施需要新建、改建,这给城市建设者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如何搞好市政工程的质量控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工程实践中,对如何抓好工程质量控制作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上一篇: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措施 下一篇:浅谈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