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水果番石榴的保鲜技术

时间:2022-10-03 01:11:21

热带水果番石榴的保鲜技术

摘要:热带水果番石榴果皮薄而嫩,极不耐贮运,故本研究考察咪鲜胺和低温对采后番石榴防腐保鲜的效果。将采后的番石榴用浓度为400,800,1200毫克/升的咪鲜胺药剂浸泡1次或2次,每次浸泡2分钟,塑料保鲜袋包装后置于当地常温或10℃低温中。结果表明:常温试验中咪鲜胺药液浓度为800毫克/升,浸泡2次的处理保鲜效果最好。综合咪鲜胺残留量考虑,结合冷藏这种番石榴贮藏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建议使用咪鲜胺浓度为400毫克/升,浸泡时间为2分钟,浸泡1次,使用保鲜袋包装后在低温l0℃左右可保存20天。

关键词:番石榴;咪鲜胺;低温;防腐保鲜

番石榴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热带水果,很受人们喜爱。但新鲜番石榴果实极易碰伤,不耐贮运,采后硬度迅速下降,同时色泽风味及营养成分随之下降,商品价值大大降低。因此,研究番石榴的采后生理变化及相关贮藏保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咪鲜胺是一种良好的水果、蔬菜的防腐保鲜剂,被广泛用于水果、蔬菜采后贮存运输过程中的防腐保鲜。目前已在香蕉、柑橘、芒果等多种水果上获得登记。本研究对珍珠番石榴采后处理保鲜作初步研究,以期为其贮藏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番石榴品种为“珍珠”,摘于澄海隆都番石榴果园。选取无病虫害、无损伤、成熟度一致的成熟绿果样品,分装于塑料筐中,取样后马上返回实验室进行处理。供试25%咪鲜胺水乳剂,为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常温避光保存即可。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浸泡法,将番石榴在配好的不同浓度的咪鲜胺药液中浸泡,咪鲜胺浓度分别为0(CK),400,800,1200毫克/升,浸泡1次或2次,浸泡时问为2分钟,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的用果量约为3.5公斤,浸泡完后果实单层摆放,自然状态晾干后用塑料保鲜袋包装,封口保湿,分别放置于室温(25~35℃),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的环境中贮藏。从环保和安全的角度出发,增加一个处理:咪鲜胺浓度400毫克/升,置于低温保鲜柜冷藏,控制温度(10±1)℃,其余处理方法同上。分别于贮后10,15,20天后统计各处理果实的失重率、腐烂率和好果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常温下咪鲜胺对番石榴的保鲜效果

常温下在经过咪鲜胺处理10天后,各处理保鲜效果如表1所示,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20天后对照组果实的腐烂率达90%,而经过咪鲜胺浸泡的处理组果实腐烂率均低于40%。20天后浓度分别为400,800,1200毫克/升的咪鲜胺浸泡对番石榴的防腐保鲜效果影响差异显著,好果率达60%~70%;对D、E、F三个处理一样差异显著,好果率达70%~80%。好果率较高的是处理A、D、E;在经过咪鲜胺处理15天后,各处理好果率较高的是处理A、D、E、F;在经过咪鲜胺处理20天后,各处理好果率较高的是处理D、E、F。所以,短期贮藏可以选择处理A、D、E,中期贮藏可以选择处理A、D、E、F,长期贮藏则选择D、E、F。

2.2 咪鲜胺对番石榴的综合保鲜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常温试验中咪鲜胺药液浓度为800毫克/升,浸泡2次的处理保鲜效果最好;低温试验中,药剂处理400毫克/升,浸泡1次并于10℃下保存效果最好。浸泡2次的各处理组果实外观色泽变化较浸泡1次的处理组明显,果实颜色变黄加快,且许多有黄褐色斑点出现。可能由于浸泡次数过多和浓度过大对果实造成了药害。单从保鲜效果来看,浸泡2次虽然能降低腐烂率,但却大大降低了果实的外观品质,所以实际生产中浸泡多于1次的做法是不可行的。参考其在柑橘、香蕉、芒果中的MRL值,400毫克/升浓度以上的药液对番石榴进行2次及以上浸泡次数的处理在实际生产中是应该被避免的。因此,建议浸泡处理次数为1次。

3 小结

咪鲜胺具有很好地作为防腐保鲜剂的潜质,并具有在广大番石榴产区推广使用的价值。冷藏是番石榴贮藏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建议使用咪鲜胺浓度为400毫克/升,在低温l0℃下,浸泡2分钟,浸泡1次作为番石榴的保鲜方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便捷和营养要求愈发强烈,鲜切果蔬及品质较好的整果果蔬颇受消费者青睐。本试验研究了不同保鲜技术对整果番石榴的生理及品质的影响,为番石榴及其他果蔬的保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本研究初步探讨了番石榴的保鲜技术,对番石榴部分品质下降的原因及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探讨报业数字化的盈利模式 下一篇:扬州市肉鹅产业高效、健康、生态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