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指南》教育理念

时间:2022-10-03 12:26:57

解读《指南》教育理念

摘要:《指南》 从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的每个方面都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习与发展的目标,共32个。二是教育建议,共87条。这些都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了培养幼儿的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关键词:童年生活 幼儿 个性发展 成长

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我知道《指南》从五个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下面我依据《指南》的理念,结合幼儿园的各项常规活动,谈自己学习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

幼儿在园一日常规的9个环节中,除了集体教育活动环节外,其它8个环节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统称为生活环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主张,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指南》中也明确指出了3个年龄段的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程度的期望。陶行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要在做上学。学习《指南》后,我和老师们针对幼儿的生活教育各个环节,用“小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针对入园,设计了“入园好时光”“甜蜜的问候”等活动;针对活动,设计了“活动懂自护”活动;针对饮水,设计了“科学来喝水”活动;针对午睡,设计了“甜蜜午睡时”;针对离园,设计了“幸福离园曲”等。用儿歌作为活动的依托,幼儿对于这样的教育形式很容易接受,也富有童趣。每天都这样去做,生活教育的常规就逐渐养成了。我觉得幼儿教育,能力培养是关键。

二、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指南》中指出,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最重要的是要为幼儿创造机会和途径,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和学习。相对生活环节来讲,集体教育环节是丰富多彩的,我在给教师们规范备课要求的时候,规定每一节课,都要设计相关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对新知识去充分的体验和理解。依据《指南》中对语言学习与发展要求,我们在大班阅读课上制定了六步教学法,即质疑、说意、讲述、表演、猜想、假设。课堂上寓教于乐,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避免了老师们小学化或“一言堂”的教学方式。

三、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

在《指南》科学目标中对幼儿的数、量及数量关系的理解,根据《指南》的目标和教学建议:幼儿在5~6岁,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它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根据《指南》的教学建议,把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问题,用实物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数之间的关系。如4个小动物怎么住进两间房子,怎么将5块饼干分给两个小朋友。行文至此,我也深感《指南》的微观层面的指导。细致入微,易于理解。是每位幼教工作者的必修之课。

四、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和个体差异

大家都知道切错苹果的故事,充分说明了孩子都拥有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学习了《指南》中艺术目标后,教师们鼓励幼儿在美术、手工等作品中大胆想象,同一作品,班与班不同,鼓励作品不拘一格,鼓励创新精神,尊重幼儿的创造,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另外,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年龄越小,个体差异越明显。我们不能要求孩子在统一的时间达到相同的水平,允许幼儿按自身的速度和方式达到《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对于幼儿的点滴进步要及时鼓励,开展节日主题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比如,在母亲节开展感恩教育。很多家长反馈给老师说,他们的孩子变了,懂事了。其中,有个孩子的奶奶说的话让我感动,她说:我的孙子懂事了,那天给我一朵折纸康乃馨,对我说,奶奶我爱你,奶奶辛苦了!我说:大孙子,谁让你这么做的,他说:是老师。老师说,今天是母亲节,让我们给妈妈送礼物,我没有妈妈,一直是奶奶照顾我,所以我就把礼物给奶奶,听到孩子说出这么懂事的话,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这个孩子的奶奶边叙述边掉下了欣慰的泪水。每个孩子都有其个体差异,孩子的成长路上,各个方面的教育太重要了,因为我们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

五、要重视家园共育

《指南》强调,家庭教育对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倡导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创设平等、温馨的家庭环境,注重家长对孩子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园共育是教育的关键。

做好家长工作,沟通最重要,解决问题是目标。要把理解和换位思考作为沟通的前提,记得有一次,关于小班幼儿尿裤子的事件:当家长发现孩子回到家裤子是湿的,就打电话给老师,开门见山地喊道:你缺心眼儿啊,裤子湿了不给换。老师听到这句话,很生气,也感觉到自己没有地位,随口也说了一句:你家孩子有病你不知道?也不领着去看看。由此,矛盾激发,我听着两方面打给我的电话,这个孩子是小班的一个男孩,平时半个小时不去厕所就会尿裤子,幼儿几乎每次午睡后褥子都被尿湿,老师也劝过家长。以前也有过这样的幼儿,后来去检查是生病了,你最好也带孩子去看看病。几个月来,家长也没有带孩子去检查,老师还是坚持着晾晒被褥,换洗裤子。我对老师和家长说:你们没有理解对方,作为老师,要想到家长有多在乎孩子,不容一点闪失,要理解她说的那句冲动的话。把事情解释给家长听,注意沟通的语气,不要逞一时之气。我又告诉家长,幼儿尿湿裤子具体在哪儿都没弄清楚,因为乘校车回家还要一个多小时。作为家长不该向老师兴师问罪。要考虑到老师的自尊,懂得在孩子面前帮老师树立威信。劝说下,家长同意带孩子去看病,并感激老师几个月来对孩子的关爱。老师也理解家长的莽撞。正如应彩云的一句话:我们的爱,一定要让家长看得见,再固执的家长都会为爱所动。家园联系至关重要,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只有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学期初的幼教工作会上,刘岫岩局长说过一句话:我们要用对下一代高度负责的理念,精心地做好幼教工作,对幼儿的爱护要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其健康成长。作为幼教工作者的一员,《指南》会成为我今后幼教工作中的灯塔,指引着我,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的幼教工作,让幼儿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宋文霞,王翠霞.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的组织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伍香平.幼儿教师易犯的150个错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10.

[3]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9.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11.

上一篇:地震诱发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核心探索分析 下一篇:课外阅读追求“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