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得下“阿大”们的城市才有人情味

时间:2022-10-03 11:38:25

容得下“阿大”们的城市才有人情味

当一个城市能容得下越来越多的“阿大”们,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人情味和包容性,进而无需终日思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深永动力,也不必时刻惦记“为什么出不了马云”的难解之谜。

今年全国两会上,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谈到,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精细化管理,必须适应城市发展。要持续用力、不断深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就提出,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文化,源于美国、德国特别是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实践。它是社会分工细化、市场分工深化之后,在管理和服务层面提出的更加科学、精准、富有效率的要求。

我们要充分肯定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这是城市管理水平适应快速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不过也得承认,精细化管理也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过犹不及。2016年声名鹊起的上海“阿大葱油饼”,因无证无照经营被执法部门要求关门停业,数月后迁址,证照齐全后重新开张。“阿大葱油饼”的死而复生,经历了一个极富戏剧化的反转过程。但城市管理者应当从这个貌似皆大欢喜的结局跳出,去反思精细化管理背后的深层问题。

将实存于现实经济社会中的庞大的非正规经济,纳入传统上“证照齐全”的现代管理体系,固然彰显了城市管理者的雄心壮志,但往往难逃“一管就死”的困局。相对于政府与市场的两极,社会的再平衡力量常常为我们所忽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阿大的葱油饼之所以能够在那个弄堂存在了几十年,本身就是他所在社区那些经常惠的老邻居、老客户们的一种“检验”结果。如果他们经常因为吃葱油饼而坏了肚子,想必阿大的店铺不会安然存活几十年。这是一种社会的自发秩序。

每个大型城市都有着大海一般的非正规经济,每个城市中的“阿大”们也都有着他们深植于特定共同体而写就的传奇故事。如果一定要将这样的非正规经济、非正规就业正规化、常规化,这种过度精细、过度治理,很可能在自寻烦恼的同时自缚手脚。这种情况下,抓大放小不失为一种适宜的态度。

城市生活应当给人一种自由与希望,而不是失落和无助。当一个城市能容得下越来越多的“阿大”们,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人情味和包容性,进而无需终日思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深永动力,也不必时刻惦记“为什么出不了马云”的难解之谜。

精细需要讲成本,治理需要讲效率。当我们不计成本、不讲效率地去追求把所有层面管起来的时候,城市的活力也可能受到一定的损伤。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当我们强调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时,不能忘记“以人为核心”这个城市化的初心。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的精细化管理,才能在城市整体卓越的基础上,绣好每一朵花,绘就美好画卷。

上一篇:自我展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下一篇:当下普通高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及教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