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产业链看铁塔两年携手搭建中国好铁塔

时间:2022-10-03 11:02:59

圆桌论坛:产业链看铁塔两年携手搭建中国好铁塔

中国铁塔公司的成立是新形势下深化电信行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积极探索。从2015年起,三大运营商不再各自建站,交由中国铁塔统一建设维护。铁塔公司主营铁塔建设、维护和运营,兼营基站机房、电源、空调等配套设施和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维护和运营,以及基站设备的代维等。

对于三大运营商而言,其有更多精力提升业务运营水平,将重心转移到为客户提供丰富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上。而对于产业链而言,有直接利好,也有利空的现象。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产业链对中国铁塔两年来影响,《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了大唐移动上海子公司总工程师王叶青、中兴通讯能源产品国内市场总监王刚以及中广国际建筑设计研究院塔桅设计所所长王勇。

受访专家就中国铁塔对产业链的影响、民营资本进入以及中国铁塔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产业链专家认为,中国铁塔的成立对整个通信行业而言是极大的进步,从长远看,中国铁塔面临着设备管理维护、商业模式探索以及需求新的盈利增长点等问题。

有分析认为,铁塔公司成立对产业链产生直接影响:直接利好运营商;主设备商和射频器件厂商中性;室分设备短期影响不大,长期利空;工程建设服务商利空,电源配套厂商利好等。您是否认同这一观点,您如何看待铁塔公司对产业链的影响?

王叶青:铁塔公司的成立对产业链影响确实很深远,我认为上述观点并不完全可靠,事实上,中国铁塔成立一年多以来,带动了国内铁塔建设的新高潮,在室内分布建设的器件标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机房动力环境监控全面部署和升级,对通信设备质量的要求全面提高,我们看到中国铁塔的成立,通过共建共享减少的投资,主要减在重复建设上的资金,在更好的产品质量、更全面的网络监控与自动化维护以及更好的无线网络覆盖率上的投资是增加了的,因此,铁塔公司的成立对技术能力强、产品质量好的公司是长期利好,对产品质量管控不好、创新能力跟不上的公司是利空。

王刚:对电源配套厂商并不是利好,中国铁塔承担共享共建的角色带来的是整体市场需求的下滑。当然,中国铁塔公司成立也带来运营商基础配套的资金投入减少。

贵企业和铁塔开展哪些合作?营收如何?

王叶青:对于大唐移动而言,除传统的系统集成业务外,在动力环境监控、无源器件、POI系统、位置定位模块、无源电子门锁、综合代维等业务方向均与中国铁塔展开了良好的合作,由于战略方向制定及时,业务创新能力与质量控制较好,在营收方面是利好的。

王刚:中兴通讯所在的无线设备领域没有受到中国铁塔成立的影响,传统运营商延续之前的建设规划。但是对于电源、动力系统而言,市场需求直线下滑,共建共享使得采购量减少。当然,也有利好市场的一面,促进了电源产品的标准化,降低研发、生产和维护成本。营收方面,因为配套设施在中兴通讯业绩组成占比比较小,所以目前业务影响不大。

您如何看待铁塔业务模式?对民营资本进入铁塔您怎么看?

王叶青:中国铁塔是投资大、收效慢的公司,一个具备较大实力的公司有利于塔桅业务的做大做强,我们期待中国铁塔能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基础电信运营市场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运营商充分竞争,几大运营商也都是上市公司,民营资本通过资本渠道完全可以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分享基础电信运营的收益。若单独再成立民营资本的基础电信运营商,我想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投资方向。

王刚:其实,中国铁塔的主要业务还是来自系统内部,运营商自产自销,对于系统外的业务,更多是其他铁塔公司的业务领域。民营企业进入的话,要注意自身的管理和规范,如何进行有效监控和提升安全措施,提升最终用户的满意度。

王勇:铁塔的业务不是普通的民营企业能够参与的,投入大、回款慢,因此对于资金并不雄厚的民营资本来说,想要进入需要一定的政策鼓励。

您认为,中国铁塔仍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哪些方面仍需努力?

王叶青:由于中国铁塔人员比较精简,已经度过了大规模塔桅建设的难关,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铁塔与机房从三大运营商划转和新塔桅建设的交维,如何做好这么多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以及如何利用好这么多铁塔优质资源,提高盈利能力,可能会是中国铁塔未来要面临的两大挑战。

王刚:中国铁塔主要面临自身经营的长期规划,随着基站建设的逐渐饱和,运营商投资建设规模将逐年减少,直接影响中国铁塔的订单规模,所以中国铁塔要考虑如何同运营商经营性投资的战略进行融合,创造更多的商机。

王勇:标准化问题是当前中国铁塔最应关注的。铁塔设计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其中最主要的三个参数是塔高、天线数量和风压。塔高一般15米到60米高,5米为一档;风压从0.35到1.0,0.1为一档;再加上运营商所需的天线数量这一不确定因素,就有不计其数的排列组合方式。如果铁塔能够实现真正的标准化,那么将在原有基础上节约一大笔生产成本和采购成本。

上一篇:为具象艺术鼓与呼 下一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英语教育的作用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