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时间:2022-10-03 10:55:15

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衡量一篇作文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于能不能刻画出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那么,怎样才能刻画出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从而下笔如有神呢?

一、以曲折的情节塑造人

情节是表现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古今中外的许多名著名篇大多通过复杂曲折的情节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初中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按“盼望于勒——夸赞于勒——巧遇于勒——躲避于勒”的线索安排故事情节,大起大落,波澜起伏,叙写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反复无常的态度,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势利、冷酷、唯利是图的性格特点,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充满肌肤表现力。若没有这样曲折的情节,对人物描写得再多也会逊色,也会缺乏艺术感染力。

二、以传神的细节刻画人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写人,往往能增加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对人物塑造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位作家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好的作品使人难忘的、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一些细节。如《背影》,朱自清笔下的父亲“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作者先用镜头把父亲的背影定格,然后像绘画那样用工笔细细描绘。手的动作用一个“攀”字显示了高度,攀的吃力可想而知;脚的动作用一个“缩”字,把爬法写得更细致:“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又点出了爬的困难。动作描写给人一个过程的动态,细腻而简练,是全文最精彩最动情之处,一位至情至善爱子如命的慈父形象像一尊雕像似的矗立在读者心中,撼人心魄,催人泪下。假若《背影》中没有这个细节描写,文章就会大为逊色。又如《范进中举》,作者描写范进向他岳父胡屠户赠送银子“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这一细节深刻地揭示了他的内心活动:胡屠户见财心喜,假意推让,又怕弄假成真,他推让时仍是攥着拳头,而且动作不那么爽快,是慢吞吞地“舒过来”,可见他口是心非,一听范进真心想送,他也就不再客气,“连忙把拳头缩回去,往腰里揣”。细节描写将人物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它比长篇冗赘的叙述更简洁生动,更有说服力。

三、在对比和衬托中表现人

对比和衬托是写文章常常用的两种表现手法,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刻画人,更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如《我的叔叔于勒》善于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来塑造人物。又如《范进中举》,这篇课文对范进中举前后各方面的不同情形,都作了鲜明的对比。其中最精彩的是对胡屠户的描写,他对范进前倨后恭,前后态度判若两人。这种对比使一个市侩典型跃然纸上,收到了淋漓尽致的讽刺效果。

四、在特征的反复中雕刻人

不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性格、习惯等往往有不同的特征,若能抓住人物的基本特征反复多次地描写,有利于突出人物性格。如《我的叔叔于勒》中两次写了父亲总要说的那句永远不变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作者通过人物语言的反复突出了菲利普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孔乙己》一文中,咸亨酒店的掌柜久久不忘孔乙己欠他的钱,“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一句话反复出现了四次,极其鲜明地刻画了掌柜自私冷漠的卑劣嘴脸。

五、以典型的环境衬托人

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往往离不开环境的描写,特别是主人公活动的场所。如《智取生辰冈》对酷热天气的描写就是一个极精彩的范例。全篇着力描写天气热的地方很多,作者采取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描法,有的是通过作者直接介绍,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有的通过太阳来写,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有的通过“贩枣子的客人”来写,如:“六个人脱得赤条条的,在那儿乘凉。”有的通过虞候、老督管、杨志等人来写,如:“那虞候道:‘不是我两个都慢走,其实热了行不动,因此落后。前日只是趁早凉走,如今怎地正热里要行?’”更多的是通过军汉的言行来写,如写他们要求趁早凉行路,遇到树林就要歇凉,看到卖酒的就要买来解渴,等等。环境描写烘托了气氛,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尤其突出表现了吴用等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迎战,成功塑造了农民英雄的高大形象。

上一篇:失败?成功! 下一篇:“铁盐、亚铁盐”课堂教学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