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

时间:2022-10-03 08:54:04

试析高校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

随着我国外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外语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对高素质的外语教师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在这种形势下,外语师资培训和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也就显得尤其重要。外语教师可以通过脱产学习和进修这一有效途径来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平,但是目前在国内由于外语教学资源和有关条件的限制,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经常有这样的机会,况且光靠一段时间的脱产学习和进修也是不够的,所以大部分外语教师都是在教学的同时寻找各种机会逐步进行自我提高。可以说,这种非脱产方式在外语教师整个职业发展方面发挥着更加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本文拟就高校外语教师在不脱离教学的情况下寻求职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略作分析和探讨。

在职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必要性

在科技和经济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是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教学观念、教学理论水平、教学技能技巧、教师的自主发展能力都是制约教学进步的因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社会环境(4分)+教学方法(3分)]教师。这说明教师的素质越高,教学质量就越高。当今,在外语教学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对外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外语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和掌握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事实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行为的确定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所做出的决策都与教师本身的教学观念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正是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在影响和指导着他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决策。因此,外语教师必须学习并掌握最新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成果。其次,要掌握最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巧,学会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积极利用和开发多种教学资源,掌握多种评价形式并不断研究、创造、发展外语教学法以提高教学效率。第三,要不断进行自身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扩展。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和科技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使自己能按照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去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才能树立超现代的外语教学意识。第四,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许多教师都会出现知识僵化、才思枯竭的状况。因此,外语教师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积极寻求职业发展,提高自身的任职水准,以便适应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外语教师职业发展方式

脱产学习和进修是提高职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每个外语教师都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在教学的同时,还得寻求其他机会进行职业发展。根据Davies&Pearse(2002:197)的观点,外语教师在不脱离教学的情况下,可利用以下三种机会寻求职业发展。

1、个人发展。个人发展途径主要包括个人反思、记教学日记、教学录像或录音以及阅读有关教学书籍和学术期刊等。

第一,个人反思。这可能是教师职业发展中最重要且最有利的途径。每上完一堂课都要进行反思,如:这堂课总的效果怎样?学习者对不同的课堂活动反应如何?这堂课有什么好的方面,为什么好,如何进一步发展?这堂课存在哪些不好的方面,为什么不好,今后如何避免?等等。教师也可以把课堂上观察到的东西在课后立即记下来。通过这些记下的材料对个人教学进行反思。刚开始由于经验有限这种反思可能会比较困难,但是就像真正的教学一样,随着反思的越多,教师也会获得更多的反思经验,进而更容易分析出自己教学中成与败的根本原因。Penny Ur(1996:319)认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首要基础就是教师对每日发生在课堂上的事件的反思。但不幸的是,目前很少有教师能够意识到这一点。

第二,记教学日记。进行个人反思光靠一点笔记和模糊的记忆还不行,记教学日记不失为一个好方法。James(2001:67)认为教师记教学日记能有助于他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熟悉的学校和课堂,进而重新构架自己的观念和设想。教师把整个一个学期的教学活动记录下来,一方面可以从中看出学生进步了多少,自己进步了多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进步;另一方面,还可以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不好的方面,意识到还可以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并做出更为妥当的选择。这样,教师就能更加职业性地认识自己――哪些方面自己比较擅长和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

第三,教学录像或录音。有时候如果很难记住课堂中所发生的事件,教师可以进行教学录像或录音,这也可以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所需的反思材料。在录像或录音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忘记正在录像或录音,以免受其影响。然后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或听录音,再进行分析和思考。

第四,阅读教学书籍和学术期刊等。教师与本职业的发展保持同步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经常阅读有关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书籍、学术期刊、通讯报道等。这就要求学校图书馆、资料中心和各教学院(系、部)等要在这方面给予较多的投入,以满足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当然,教师自己也应该经常购买一些对职业发展有用的书籍。

2、合作发展。合作发展就是与同行一起共同谋求职业发展,主要包括与同行切磋交流、相互听课、合作上课等。从教师的职业道德方面来看,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和同行切磋交流,共同进步,教师之间并不是彼此对立或独立的。和同行交流经验和想法可以提高你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帮助你找到应对难题的有效方法,还可以让你更加正确而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工作。这样受益的不仅是你自己,还包括你的学生。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寻找合作职业发展机会,经常与同行相互切磋,相互听课,合作上课,还可以建立长期互助的合作网以便共同开发资料、合作开展教学研究等。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寻求职业发展方面的合作意识还不够强,尤其是在相互听课或同行观察这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传统上教师都是关起门来上课,有些教师甚至在整个的教学生涯中都从来没有听过同行的课或是被同行听过课而得到一些反馈,这一点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极为不利。事实上,相互听课能够让教师发现很多课堂上自己忙于授课时注意不到的东西。Davies&Pearse(2002:201)指出,教师在观察同行授课时最好是集中观察一两个方面,更多的是要观察学生,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行动最能体现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听完后要给同行提供一些反馈信息。

另外,在合作发展中教师应尽量接触积极进取的同行,这点对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些充满激情渴望上进的教师若是多次遭到同行的冷遇则有可能最终降温而甘于平庸,这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极为不利。

3、正规发展。这里所说的正规发展主要是指教师利用假期参加在职培训和一些学术会议、研讨班、教学研究组等。对于教师来说,在整个的职业生涯中光靠职前所接受的培训和知识是完全不够的,还得不断参加一些培训课程以提高业务水平。Davies&Pearse(2002:202)指出,对于一个不断进取的教师来说,在整个教学生涯中他的职业发展需经四个阶段:

阶段1:职前培训(=基本意识和能力)阶段2:广泛教学,加上不断反思、合作等(=意识和能力的逐步提高)阶段3:第一次在职培训(=意识和能力的重大提高)阶段4:继续教学,加上不断反思、合作等(=意识和能力的逐步提高)

教师刚开始从事教学时经过职前培训而具备了基本的教学意识和能力。过了一段时间后,随着教师教学技巧和经验的不断丰富,教师的整个教学能力也得到逐步的提高。然后教师参加第一次在职培训,这时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够得到重大提高。之后教师又继续教学,在教学的同时不断进行个人反思或与同行合作以便又逐步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这也就是说,谋求职业发展贯穿了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教师的职业发展应该是不停的、持续的,教师的职业水平应该是动态的,而不应该是静止或倒退的。

上一篇:论农民工的困境与道义关爱 下一篇:教师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学管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