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构建有效课堂

时间:2022-10-03 08:48:38

发挥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构建有效课堂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对于儿童的学习过程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故事、实物、道具、艺术手段创设情境,并让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乐学,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怎样才能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构建有效课堂呢?

一、故事导入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借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等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如教学三年级《太阳》,教师这样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浩瀚的宇宙中,住着一颗恒星——太阳公公。五十亿年来,他时时感到孤独与郁闷,每当他看到地球与人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时,心中无比羡慕!终于有一天,太阳公公忍不住了,他发出一份《征友启示》内容为:我想找几个这样的人做朋友,能和我天天住在一起,肩并肩,手牵手,一起睡觉,一起散步,一起玩耍……谁能做到,请与我联系。可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始终没人联系他。他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同学们能不能帮他解开这个谜团?这样创设情境,一扫常识性课文教学的枯燥乏味,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能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实物演示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如果只单纯的讲解,枯燥乏味,学生记不住,而且没兴趣,效果不佳,而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形象直观,不但能调节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感到新奇,学习兴趣倍增,并可以加深理解。如:教学《乌鸭喝水》时,有的学生对课文理解不到位,此时教师用一个瓶口小的透明的瓶子来进行演示:乌鸦喝不着,它叼起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到瓶子里。乌鸦到底是怎么放的,我们学着乌鸦的样子试一试。请大家注意观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瓶子里的水是很快升高的吗?(慢慢)书上用哪个词来说?(渐渐)指导学生用“渐渐”说一句话,让学生通过实物演示理解“渐渐”的意思,教师:同学们,如果那儿没有石子,乌鸦还可以想什么办法喝到水?让学生对着瓶子想办法,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思维得到了启发,收到可喜的教学效果。实物的演示胜过教师的讲解,变形象为直观,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能力得到培养。

三、艺术创造情境,?铺垫学生的情感

艺术,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艺术具有惊人的魅力!在教学中借助艺术的手段渲染创设课文描写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的情感与文章中情感相契合,使他们仿佛真的进入了课文描写的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用音乐去渲染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的处境,在音乐声中,他们仿佛看到卖火柴的小女孩蜷缩在街头,划着火柴,脸上掠过一丝凄惨的微笑,他们为小女孩最后冻死在街头而心灵颤动。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讲到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时,让学生尽情的展开想象在庐山不同的地方云雾还会像什么,并请学生在纸上随手通过简笔画勾勒出来,使学生进一步地感知了庐山景色的秀丽。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从而让学生体验其艺术的美和课文本身内涵的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情感、品质。

四、道具渲染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

恰当地使用教具,情境的再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对于图文并茂的课文,可以利用如主题情境图资源、课件、头饰创设出教材所描绘的情境,再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客观事物,能向学生直观形象地传授知识使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感受与理解,提高认识能力。

五、亲自体验情境,发展学生的能力

学生的体验是他们已有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对学习对象的感知产生碰撞而形成的对问题的新认识,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反映。体验在学习活动中,强调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带着学生走向大自然,走进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学生们置身于美的情境中,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常常即兴描述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既在情境中学习语言,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这是真正的语言的综合实践。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走入了自己平常又很熟悉的情境之中,体验到了自己生活中的人和事,理解课文中的描述更形象了。 这一环节,对于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而对于全体学生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收获,理解更为深刻了。

上一篇:浅谈如何科学的构建高校体育评价体系 下一篇:开展合作学习,提高阅读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