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前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时间:2022-10-03 08:30:17

3岁前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摘要:0~3岁是孩子心理养成的关键期,家长应该从培养孩子自己睡觉、自己吃饭穿衣、摔跤后自己爬起来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入手,培养孩子自立、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从而为孩子将来适应幼儿园、学校和社会环境,心智健康地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3岁前孩子 心理品质 培养

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家长更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营养是否能跟上,身体是否长得健康、脑子是否聪明,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如何让孩子对音乐、识字、美术等各种特长方面的东西感兴趣,而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勇敢的精神,生活的自理能力等。在这个问题上,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一些再教育也不晚。于是,许多孩子在家长过分的保护下便养成了依赖、娇气、懦弱任性、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蛮横自私等性格,什么都要顺从他,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这些心理品质一旦形成,长大以后就很难纠正。事实证明,过度照顾不但不利于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而且容易形成各种心理问题。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要从零岁开始,从睡觉、吃饭、走路等生活自理能力开始。

一、从婴儿期开始培养孩子独自睡觉的习惯

刚出生的宝宝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习惯,所以习惯的培养比较容易。但爸妈可能会对单独睡的宝宝很不放心、也不忍心,也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担心夜里会蹬被子着凉,不方便照顾,于是便选择和孩子一起睡觉,有的妈妈还习惯把孩子搂在怀里躺着吃奶,让孩子一边吃奶一边睡觉,这样为一时的省事却给孩子造成了长久的麻烦。如果担心孩子晚上会蹬被子着凉,家长可以经常起来看看孩子;夜间需要喂奶,在喂完奶后把孩子放回他自己的小床,不能搂着孩子边喂奶边睡觉,如果这样,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父母睡眠时呼出的二氧化碳会整夜弥漫在孩子的周围,使孩子不安,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分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有了最初的性别意识,心理处于一个重要发育阶段。如果长时间与父母同床睡觉,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发展,养成对父亲或母亲的依赖和依恋心理。如有大部分幼儿刚入院时很难适应在幼儿园午睡,有的孩子在午睡时情绪低落哭哭啼啼烦躁不安,有的要求要爸爸妈妈来陪着,还有的非要抱着奶瓶才能睡觉。有的孩子已经十几岁了还要和爸爸或妈妈一起睡觉,离开大人的陪伴他就睡不着觉,没有安全感,产生恐惧心理,导致孩子日后缺乏自爱、自律意识,甚至形成性识别障碍。

另外,孩子一个人睡觉,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能做好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我意识也能壮大,能够初步地自己照顾自己,自己的事情喜欢自己来,这恰是培养孩子从行为到心理独立的好时机。

由此可见,为了培养幼儿从小独立睡觉的习惯,从零岁开始就要让孩子单独睡觉。分床睡觉有利于孩子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并可促进心理成熟。

二、放心让孩子学走路不要害怕会摔跤

父母都盼望孩子早日长大,会爬盼会站,会站盼会走。但是,有的孩子走路早,有的孩子走晚,有的孩子走的稳,有的孩子2岁了还不敢走。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除孩子自身体质,如营养、健康等方面的因素外,还有孩子心理方面的原因。有的孩子一摔跤,家长就大呼小叫的跑过去,抱起孩子摸摸这摸摸那,问孩子摔疼哪里没有,孩子本来摔得不疼,但看到家长紧张、关切的神情孩子不免也害怕起来,顿觉委屈,便哭了起来。这类孩子,不但走路晚,而且也养成了胆小、怯弱、依赖、娇气等不良心理品质。

其实,孩子走路摔跤是常有的事,由于孩子个子小、身体轻,在平路上摔倒也不会疼到哪里去,并且,也摔不伤。家长根本不用担心。当孩子走路摔倒时,家长应当鼓励让他自己站起来,有的孩子一摔倒就哭,躺在地上看着妈妈叫:“妈妈抱抱!”这时妈妈要冷静告诉孩子:“宝宝最勇敢了,自己能站起来。”不要去扶他。有时,孩子赖在地上不起来,又哭又闹要求大人去抱他,如果这时去抱他、哄他等于强化了幼儿的这种行为,以后一摔跤就哭、就喊。孩子在平地上摔倒时,如果不危险,家长就故意当没看见,没听见,不去注意他,孩子哭一会看没人理会他,自己也就起来了。久而久之,孩子逐渐就能养成好的习惯,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生活中使他意识到,自己应该坚强,遇到困难要自己解决,无援可求。孩子头脑中的这种潜意识行为是难能可贵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需要在生活中长期地逐渐积累,这就是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过程。

孩子摔倒能够自己爬起来,会使他自己变得勇敢、坚强,具有独立性,遇事不再一味依赖他人。孩子这里跑跑,那里摸摸,敢于登高爬低,不胆小怕事,不在乎摔跤,不在乎磕磕碰碰,不怕困难,内心就会变得强大。养成了习惯,孩子摔倒你想去扶他他都不让。这样,孩子的自信心、自理能力也会慢慢培养起来。

三、坚持让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学会走路以后,开始探索世界,遇事常爱说:“我自己来!”2岁以后,孩子便要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扣纽扣,自己戴帽子,自己穿鞋子,擦鼻子、洗手、洗脸等等。虽然自己做的不好,甚至不能独立完成,但是孩子他不想需要大人帮忙,这是孩子心理逐渐成熟,独立意识增强的表现。这一阶段,家长要积极加以引导、鼓励让孩子放手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培养他们自由活动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灵活运用物质的能力,以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孩子刚开始学吃饭也可能搞的到处都有饭粒,家长不要为了省事就喂他们吃。孩子自己想洗手、洗脸、穿鞋、系扣子,有的家长缺乏耐心不给孩子练习的机会,一切由家长包办代替,长此以往造成孩子什么都不会做,什么都不愿做,只会使唤别人。有的孩子到了幼儿园,只会站那发呆,看到别的小朋友能自己洗手、吃饭、睡觉、穿衣、穿鞋而他跟不上集体的活动,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使他感到自己很无能,不如其他的小伙伴。

总之,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家长要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从小就要引导孩子学会独立,学会自强,学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去做。孩子有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加强,效果也会更好;同时,还能从小培养起孩子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也为将来适应学校、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上一篇:浅谈大班科学区材料投放的实践与研究 下一篇: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