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理与信用证的比较

时间:2022-10-03 07:44:56

保理与信用证的比较

【摘 要】保理与信用证业务在当今国际贸易活动中越来越受到外贸企业的重视。两者在实际业务的使用如何,作者就两者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保理;信用证

[ 中图分类号 ]F 550.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673-5838-(2009)12-0008-02

一、概念与沿革

1.保理业务的概念及沿革

保理业务是指出口商以商业信用(D/A、O/A)形式出售商品,在货物装船后立即将发票、汇票、提单等有关单据,卖断给保理组织,收进部分货款,从而取得资金融通的一种国际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应用于国际间的保理业务则称为国际保理。国际保理业务中,有出口保理、进口保理之分;还有单保理与双保理之分等。通常参与国际保理的当事人一般有四个,即出口商、进口商、出口保理商和进口保理商。目前,双保理业务模式是发展方向.该模式已在国际上通行多年,并为国际上大多数保理商所采纳。

保理业务在西方国家已有较长的历史,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不断发展。通讯技术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保理业务也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保理业务机构,并成立了有上百家会员的国际保理联合协会,以此加强同业之间的联系,促进保理业务的发展,加强这一组织在国际结算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我国的中国银行作为中国首家保理商加入了这个组织,当前国际保理业务日渐成熟,发展成为一种以现代信息、融资服务、财务帐务管理和信用保险服务等为一体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信用证的概念及沿革

信用证是银行应进口人请求,开给出口人的一种在一定条件下保证付款的凭证。信用证这种支付方式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在银行与金融机构参与国际结算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信用证支付方式把由进V1人履行付款责任,转为由银行来履行付款,保证出口人安全迅速收到货款。进IZl人按时收到货运单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进出口人之间互不信任的矛看,同时也为进出口双方提供资金融通的便利。因而,自出现信用证以来,这种支付方式发展很快,并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应用。目前,信用证付获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一种主要的支付方式。

二、保理业务与信用证的比较

(一)保理业务

(1)保理业务特点

l.保理业务公司承担了所有的信用额度的风险。即出口商根据销售合同和保理协议发运货物后,如果进口商因某种政治或商业原因拒付货款或不按期付款等,保理公司不能再向出口商行使追索权,全部风险由其承担。

2.保理业务是一项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广泛、综合的服务。它承担资信调查、催收、托收帐款、代办会计处理手续,提供信息资料服务项目。

3.预支货款。典型的保理业务.出口商将货物发票卖断给保理公司后,都能立即收到现款,得到资金融通。但出口商必须向保理公司支付一定的费用,一般有①服务费。按发票金额计算,通常收取1%左右;②贴现费。目前是按同期优惠借款利率加适当利差;③资信调查费等。

(2)保理业务的作用

保理业务最大作用是它对进出口双方均有独到优越性,给进出口双方带来许多好处。

1.对出口商来说

①可以保障货款的安全收回。因为保理公司提供的是100%的信用保险.即在信用额度内具有100%安全收汇保证。出口商只要按合同发货,遵守保理合同,就可得到保理公司无追索权预付的部分或全部货款。

②得到融资便利。保理业务下.出口商装船后,只要向保理公司提供发票及有关货运单据,即可提前取得部分货款,加速资金周转。

③能避免外汇风险。因为保理业务一般都是远期收汇,有一定的汇价变动风险。但由于保理公司一般都是银行的全资附属性机构,信誉较高,可以利用其丰富的金融业务知识和经验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和预测.使客户避免远期收汇的风险。

④可以为出口商提供市场信息资料。出口商寻求新的客户和开发新的市场,可以通过保理公司获取信息资料。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出。

2.对进口商而言

①手续简便。采用保理结算方式,进口商可迅速得到进口货物,按约定条件支付货款,大大节省开证、改证等的时问,简化了进口手续。

②减少资金积压。由于保理业务是用商业信用形式购买商品,这样进口商通过保理方式进行支付结算,不需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无须交付押金,减少资金占用,甚至可获得延期付款的优惠。即不占用银行的授信额度就可扩大其购买力.不用在银行存放一笔数额不小的开证保证资金。

③保理业务所提供的信用付款方式,能使进口商小批量进口,快速售货,减少成本,加速资金周转.达到小本得大利的目的。

④通过保理公司的约束作用,从而保证了以免出口欺诈。正如信用证是以单据为依据一样,保理是以合同为依据。若出口商不按合同规定发货,则保理商不承担付款的风险。

(二)信用证业务

(1)信用证业务特点

l.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由开证行以自己的信用做出付款的保证,在信用证业务中,开证银行对受益人的责任是一种独立的责任。

2.信用证是一项自足文件。即信用证是独立于有关契约以外的契约。开证银行只对信用证负责,只凭完全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付款。

3.信用证业务所处理的是单据,即信用证是一种纯粹的单据业务,实行“严格符合的原则”,要求受益人出单时必须遵循单单一致、单证一致的交单原则。否则受益人就失去了收汇的安全性。

(2)信用证的作用

l.对出口商来讲有以下作用。

①只要提供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收取货款就有了保证,一避免了进口商不付款的风险。

②收到信用证后,可向银行申请打包放款,提交装运单据后,亦可做出口押汇.可以得到银行的资金融通,加速资金周转.有利于业务的开展。

2.对进口商讲有以下作用

①可以通过信用证条款,控制出口商按合同规定的数量、规格、质量、时间等发运货物。

②进口商付款后,就可取得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单据。

③银行开证时,根据进口商资信情况可只交部分押金,亦可提供担保人。另外在远期付款的情况下,进口商也可向开证银行出立信托收据借单的办法做进口押汇.向当地银行融通资金。

以上对保理业务和信用证业务进行了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及它们的优缺点。尽管保理业务是一项有相当好处的新型服务,但它只是对传统支付方式的补充,不能完全替代其它支付方式。在对外贸易谈判中,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应尽力争取采用信用证等有安全收汇保障的方式。简单的说,可以如下几方面来判断该用哪种结算方式:

1.市场的风险,包括商业伙伴的熟悉程度。若是风险比较大的或是新进入的市场,为安全计,在征得保理公司同意后,就应在出口商务谈判中按保理公司的有关要求将保理结算方式确定下来,以保证货款或货物的安全收回或按约取得。与之相反。若对方是多年商业伙伴,且信用较好,则对出口商而言可考虑信用证等其他较安全的结算方式。

2.货物的赢利水平。如果货物赢利水平较高,在支付了较高的结算费用后仍有可观的收入,则应考虑采用保理业务方式来刺激进出口双方,以扩大交易额,反之,则采用信用证等传统业务方式。

3.双方的资金状况。如果资金不充分,但市场却日见兴旺,则应避免采取需占压一定资金的信用证方式,而采用保理方式以加速资金周转;如市场日见平淡,资金出现闲置.则应放弃费率较高的保理方式。而采取信用证结算方式。

【参考文献】

[1] UCP600 ICC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007年修订本)[K].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下一篇: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操作风险及其防范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