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万义:甜蜜纽结糖 品牌铸辉煌

时间:2022-10-03 07:35:51

凌万义:甜蜜纽结糖 品牌铸辉煌

积极进取 精益求精

凌万义

1956年生于香港。祖籍山东黄县。现任澳门车厘哥夫饼店董事长,澳门饼食手信业商会副会长、国际狮子总会港澳303区濠江中央狮子会会长、澳门福隆区坊众互助会副理事长、澳门饮食业联合商会理事、澳门珠海社团联合总会名誉会长、广州市荔湾区政协委员、珠海市三灶同乡会名誉会长、凼仔濠景花园业主联谊会会长等职务。

Ling Man Yi,

Born in Hong Kong in 1956, whose native district is Huang County, Shangdong province. He currently acts as the president of Macao Cheligoff Shop, vice president of Macao Chamber of Bin Shi Shou Xin Ye, chairman of Macao Central Leo Club of Lions Club international district 303 Hong & Macao, vice president of Macao Neighboring Mutual Auxiliary Association, Fu Long District, director of the Association of Macao Restaurant Merchants, honorary chairman of Zhuhai Society Association in Macao, committee member of Liwan district CPPCC of Guangzhou city, honorary chairman of the Federation of San Zao Fellowship of Zhuhai city, the chairman of Owner Friendship Association of Dan Zai Hao Jing Garden.

手信业已经发展成为澳门的特色行业之一,其商号、饼店随处可见,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景象。然而,能够称得上澳门手信行业佼佼者的却很少。正牌车厘哥夫食品(澳门)有限公司当属其中之一。其生产的正牌车厘哥夫纽结糖不仅风靡港澳,更进军祖国内地,引领时尚风暴。

能够以小小的纽结糖作出一番大文章,这辉煌的背后是其缔造者凌万义先生的辛勤付出和执着追求,作为澳门正牌车厘哥夫品牌的创始人,凌先生的发展历程并非如纽结糖般甜甜蜜蜜、和和顺顺,而是苦涩的汗水伴随他一路走来,是创新精神和诚信理念帮助他在艰难坎坷中铸造出一条辉煌的成功之路。

三起三落话创业

凌万义祖籍山东省黄县,1956年出生于香港。他从小就很有主见,为了规划和设计好人生的蓝图,在读书和学艺之间他作出了坚定的抉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决定跟随父亲学习糕饼制作手艺。学艺无疑是一件辛苦艰难的事情。俗话所说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只是特指于武术等体育类技艺。其实任何一项技艺的学成,都需要这种不怕吃苦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铁杵磨成针”。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凌万义从来没有把学手艺当作一件苦差事,反而兴趣盎然,尽管糕饼技艺分工很细,每个人做不同种类的糕饼,但是他却喜欢去尝试制作各个品种,无论是蛋糕,还是西饼,或是其它,他都学习得聚精会神。正是有了这种执着,他的糕饼技艺始终比别人要全面,更显得技高一筹。

手艺学成之后,凌万义在香港发展了一段时间,因为他的女朋友(现在的夫人)是澳门人,每次来香港看望他的父亲时总会带杏仁饼、牛肉干等手信,时间一长,他发现在澳门经营饼店的环境比较好,并且其传统食品市场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更适合于自己的发展。因而在1990年,他离开了香港,来到澳门开创自己的事业。于是,澳门出现了第一家车厘哥夫饼店,它的创办人正是凌万义先生,当时人们对这一源自俄罗斯风味的饼店非常好奇,创办不久生意便红火了起来。“物以稀为贵”,果不其然,“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车厘哥夫饼店一出现,就迎来了“顾客盈门”的火爆场面。

但是,往往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引来大量效仿者。当凌万义先生的事业正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大批饼店如雨后春笋般地开办,似一片片乌云向他袭来。在车厘哥夫饼店周围很快就出现了玛利奥、圣安娜等同样来自香港的饼店,对其构成了合围之势,生意也就随之淡了很多。此时,他深知以自己一家店的力量,很难与这些拥有众多分店的连锁品牌相抗衡,与其这样寡不敌众,不如暂避锋芒,停业将门面转租出去。1996年,他辛辛苦苦经营了六年的车厘哥夫饼店,在强劲的外在阻力下,停止了前进的步伐。而凌先生本人则加入到了打工者的行列,这不是受到压力后的妥协,而是在积蓄力量期望再一次腾飞。

在回忆这段经历时,凌先生没有感到痛苦,而是从心底里为自己能够以平常心看待得与失、起与伏而感到高兴。

关掉店面后,凌万义先生先是给人开车,大概工作了一年左右,期间只发了三次工资,至今尚欠他的薪水。然而,说到这时,凌先生却很大度地笑着说:“不给我也不会再要了。”如果是换作别人,即使是咬牙切齿地痛骂一顿,也不是一件过分的事情,他却没有这样做,令人着实为他的心胸宽广而敬佩。之后,他又到一家餐厅从事管理工作,因为早上和下午上班时间较晚,他觉得应该利用好这一段时间,在一个开校车的朋友介绍下,他每天早上七点和下午五点又各开一班校车。一天做两份工作,并没有让他感到很疲劳,现在回忆起来,他仍觉得那段时间过得很充实。又做了一年后,那位介绍他开校车的朋友认为他有手艺,这样荒废了很可惜,于是提出与他合作在凼仔开店,正苦于寻找机会的凌先生很快就同意展开合作。

起初,他们的合作非常顺利,营业额从刚开业时的一万元很快就增长到七八个月后的几十万元,效益可以说是直线飙升。当凌万义先生正准备为事业的“第二春”轰轰烈烈地拼搏时,突然有人问他:“车厘哥夫是你创办的,怎么会用别人的名字在政府注册的?”当时对品牌并不在意的凌先生顿时一惊,经过详细了解,原来是他的那位合伙人瞒着他注册了“车厘哥夫”商标。当凌先生心平气和地去询问他的合伙人时,那人也很“大度”地说:“如果你要,可以拿钱买去。”此时,凌先生知道他们之间的合作已经结束。在倍感失落的时候,他没有放弃在澳门的事业,因为一个有理想和抱负的人不会去选择逃避。

有道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2000年,凌万义先生注册了“正牌车厘哥夫”商标,又另找了两位合作伙伴,开始了事业的“梅开三度”。新的合作伙伴带来的是新气象,他们8个月在广州、凼仔等地开办了8间分店。

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凌万义先生在经历了三落三起之后,事业如朝阳般冉冉升起。如果说能够战胜困难,是由他豁达乐观的性格决定,那么他的事业发展能够如此迅速、平稳,则是由他的创新和诚信理念所主导。

创新诚信经营 公平公正管理

谈创新就必然要说到正牌车厘哥夫的纽结糖。迄今为止,凌万义先生已经研制出多种口味纽结糖,例如:香脆可口的西杏纽结糖,由一种美国杏仁研制而成的;另外更研制出咖啡西杏纽结糖、脆卜米纽结糖、低糖成份和低卡路里的纽结糖,还有菠萝味、橙味、子味、芒果味等口味的纽结糖。品种繁多的纽结糖的研制成功,满足了不同口味消费者的需要,也充分说明凌先生在这方面有着独具匠心的创新。

目前,凌先生的饼店中不单是以纽结糖为主,还有更多的手信可供顾客选择,可以说是同类饼店中品种最齐全的,这也是他的创新经营手段之一。在价格方面,和同类手信相比之下,他的销售价格相对便宜,真正做到了物美价廉。当然,还有一个最大特色就是他的饼店食品全部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而他独特的“前是店面、后是作坊”的经营模式,有效地保证了食品的新鲜美味。另外,他还将自己精湛的手艺传授给员工,这样更为食品的工艺和品质加上了一道保险。

吸取以往经验,在与合作伙伴交流与沟通之后,凌先生开始了品牌化、连锁化经营,“正牌车厘哥夫”的注册就是其品牌化发展的最好例证。说到品牌,他不无遗憾地说:“当初把车厘哥夫这一名称带到澳门时,并没有想到会发展得这么壮大,这么具有影响力,所以在品牌保护上有所忽略。”的确,品牌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之所在,现在他非常注重品牌的包装及创新,虽然在广州的一家分店用的是“凌师傅”这一品牌,但是他认为只要出货质量高,满足顾客的需求,这将会成为继“正牌车厘哥夫”后的第二大品牌。

除在广州外,2004年3月1日,凌万义先生驾乘CEPA实施的经济之风,在珠海湾仔澳门特色街创办了“正牌车厘哥夫食品店”,成为CEPA实施后第一个落户在湾仔地区的澳门工商户。虽然只有40平方米的店面,但经营的手信有50多个品种。生意红火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甚至超过了澳门的几个分店。开始只需雇一个人,后又陆续增加到四个,这里俨然成为他事业发展的旗舰店。

大树要想生长得茂盛,还须根深蒂固。注重向外发展的同时,凌万义先生表示澳门本土生意不能停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仍然还需多发展几家店以形成鼎足发展之势。据他透露年底在澳门将会有一家新店诞生。除大规模发展饼店之外,2001年他更将诚昌饭店收购,将自己的事业拓展到餐饮业,实现了多元化发展的第一步。

在经营中凌万义先生将创新理念运用得炉火纯青,无论是产品的创新,还是经营格局的创新,或是采取连锁化的创新发展模式,都已经在其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他是事业之帆的船长,创新就是其最好的护航,而管理是掌控前进动力的舵手。在管理上,他坚持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员工,他说:“我从来不会歧视任何一个员工,因为每个职位都有不同的分工,只要认真踏实,就一定会赢得我的欣赏。同样,如果职位较高,做事情马虎,这样的人我也不会因为他的职位问题而去迁就他。只要有所付出,就一定会得到我的奖励,这一点是很肯定的,哪怕是勤杂人员。”说到员工的管理,凌先生虽然很自谦,但所提出的观点和做法却是很人性化。现在,在他澳门有员工近四十名,在他公正公平的管理理念影响下已经凝聚成为一支精干的团队。

在谈论管理之道时,提及是否有太太和孩子的参与时,凌先生充满幸福地说道:“我的太太和女儿分别在一家医院和银行工作,她们的工作都很稳定,企业方面的事她们从不过问。特别是我的太太,真的应该感谢她多年来对我的支持,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她却没有丝毫埋怨。”每一个成功的人在谈及家庭时都是一种幸福的心情,因为他们成功的背后都包含着整个家庭的付出,或许没有家人的无私付出,也就没有他们成功的每一步。

凌万义先生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出宝贵的经验,也这种实践所得出的真知更加朴实,也更适合于他事业的发展,如同量体裁衣一样,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如何去发展,如何去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付出凝聚公益心

同所有成功人士一样,凌万义先生在成功之后也同样担任了一定的社会职务,累计起来有十多个。其中包括广州市荔湾区政协委员、澳门珠海社团联合总会名誉会长、珠海市三灶同乡会名誉会长、铧星822体育会名誉会长、凼仔濠景花园业主会会长、澳门饼食手信业商会副会长、国际狮子总会港澳303区濠江中央狮子会会长、澳门福隆区坊众互助会副理事长、澳门饮食业联合商会理事等职务。

担任这些职务并不是标榜自己,或是显露名声,对于凌先生来说,更多地是需要付出,是公益心在实际行动中的一种体现,而且不同的职务也相应有其不同的职责。譬如2000年,他担任广州市荔湾区政协委员,除了承担参政议政工作之外,还肩负着如何将澳门传统食品工艺带入广州发展的重任,在这一点上,他以在广州开办分店的形式作出了表率。2002年,凌先生加入狮子会,2005年他荣任国际狮子总会港澳303区濠江中央狮子会会长。众所周知,狮子会是国际知名的慈善机构,很多慈善活动都是该组织发起和筹划,担任其会长,不仅在慈善工作要起到示范作用,更要在会务活动中协调和平衡各种关系。至于其它职务,无论是饮食业界的,还是同乡会的,或是社团的,或是联谊会的,都有着不同的分工,对于凌先生来说,他并不在乎是否担任领导职务,即使是理事或是会员,他认为既然加入了,就要发挥自己的作用。社会公益活动需要出钱出力,他都会尽自己的力量付出,不图任何回报,因为他参与之初就没有想到为自己谋取福利。只有当将公益活动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时,才能真正理解凌先生一片炽热的公益心。

凌万义先生为人豁达乐观,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其实事业的成功正是基于这一小步,有了以成功为起点,才能向更大的成功迈进。或许这就是他的性格,谦逊而不张扬,在事业三起三落的时候,他不曾沮丧是因为淡然对待得与失,或许更加印证了“淡泊以明志”这一古训。当事业的乐章迎来新篇时,他以创新和诚信的经营,公平与公正的管理谱写了新的旋律,铸造了人生的辉煌。

上一篇:冉肖玲:天生丽质 光彩人生 下一篇:黄锡钧:用镜头感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