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肖玲:天生丽质 光彩人生

时间:2022-05-18 03:08:41

事到无心皆可得

人到无求品自高

冉肖玲

生于台湾,1965开始在台湾著名电视歌唱节目《群星会》中演出,成为风靡台湾和东南亚的歌星,以其低沉磁性的特色嗓音被观众和媒体誉为“低音歌后”和“小白光”,活跃舞台达十年之久。退出歌坛后,在香港开创个人美容事业,并醉心于中国书法和古代诗词文学,成绩斐然,成为驰名海峡两岸的书法家。

Ran Xiao Ling,

Born in Taiwan, Ran started her perform in a famous television singing program “ Stars Collection” in Taiwan in 1965, becoming a household name in Taiwan and South & East Asia. She was appraised as the “Bourdon Queen” and “Little White Light” by audience and media for her low magnetic voice, enlivening on the stage for ten years. After withdraw from the singing circle, she started her career in cosmetic beauty in Hong Kong and indulging herself in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ancient poesy literature, having mad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becoming a famous woman calligraphists in both sides of Taiwan Strait.

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容颜如花,气质若兰,俨然美神的化身;她的美丽绝不仅仅是外在的,而是一种超越外表的内在美,她用昂扬向上的人生历程,向人们演绎了“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内涵所在。

――题记

冉肖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红遍台湾及东南亚的歌星,以独具魅力的女低音享誉歌坛,被广大歌迷誉为“低音歌后”或“小白光”,开创了人生极为辉煌的篇章。

在退出歌坛十八年后,她毅然挑战自我,用不屈的精神去开创自己的新事业,不但成为香港美容界知名美容师,而且她兼修古文诗歌,勤练中国书法,成为蜚声海峡两岸的女书法家,以其兰心慧质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迎来了人生的第二个春天。

今天,让我们一起掀开历史的尘封,去领略冉肖玲的人生片断,从这些表面的故事去深入感受她乐观豁达、积极向上、追求完美的人生态度。

一歌倾城醉宝岛

冉肖玲的父亲是随撤到台湾的军官,冉肖玲生于台湾、长于台湾,台湾也是她人生舞台的一个重要场景。军人家庭出身的冉肖玲,不仅深受父亲军人作风的影响,办事干脆利落,而且生性豪迈率直,颇具男儿之风。父母在教给冉肖玲良好做人品质的同时,也因父母对戏曲的业余爱好而让冉肖玲从小受到了文艺的熏陶。

但由于家庭兄弟姐妹较多,冉肖玲从小就感受到家庭生活的不易。不甚宽裕的家境也让冉肖玲从小就有着很强的自立意识,她知道要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就必须努力奋斗,依靠自己个人的能力走出去,否则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和前途。

因此,在学校上学时,冉肖玲从不懈怠,对学习一直都是热爱有加。在学习的同时,冉肖玲更是对唱歌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痴迷,也许她的血液里天生就流淌着音乐的细胞,只要一听到乐曲,她整个人都激动和亢奋。从小对唱歌就非常喜爱的她,不但爱听别人唱,爱看别人表演,甚至遇到有文工队前来表演,她就会跑到前台听、跑到后台学,揣摩正规舞台演员的表演艺术,而且一有机会她也会大胆上台一展歌喉,寻找在舞台上倾情演绎的感觉。

由于冉肖玲热爱演艺事业,中学一毕业,她便加入了文工队,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一向自立自信的她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在艺坛上闯出一片天地来。

机缘巧合,在一次劳军晚会上,冉肖玲唱了一首三十年代著名女歌星白光的歌曲《醉在你的怀中》,把白光那种慵懒陶醉的风姿展露无遗,再加上她独具魅力的低沉磁性的女低音,活脱脱又一个“白光现世”。这次演出,让台湾著名音乐人慎芝发现了她,慎芝老师认为女性高音、中音比较多,唱甜歌、亮嗓的很普遍,但像冉肖玲这种低沉的嗓音却很少有,不可多得。她相信,只要对冉肖玲好好加以培养,将来就一定可以在歌坛大放异彩。

慎芝老师见过冉肖玲后没多久,就决定对冉肖玲进行重点培养。她不但教冉肖玲如何唱歌,而且还指导她舞台的表演艺术。她还根据冉肖玲的嗓音特点,确定她以演唱白光歌曲为主。因为在当时的台湾,作曲人很少,音乐界创作的新歌数量不多,所以当时的歌手只有翻唱旧上海时期及香港的歌曲,只能走唱老歌的路子。但幸运的是,冉肖玲独特的嗓音条件打动了慎芝老师,并亲自为她量身创作了一首《蓝色的梦》交给冉肖玲演唱。冉肖玲之所以能深深打动这位台湾演艺界的领军人物,凭借的正是自身超人的歌唱天赋和一股不懈追求的进取心。

在那个年代,台湾的电视台只有三四家,也都是刚刚开播。电视台推出的娱乐文艺节目不多,整个台湾唯一的电视歌唱节目就是《群星会》节目,因此也有人把那个时代叫做“群星会时代”。作为全台湾唯一的歌唱节目,其对进入节目的歌手的要求自然很高,而观众对《群星会》节目的喜爱程度自然就热烈的多。

就在冉肖玲跟随慎芝老师学习没多久,慎芝老师就将冉肖玲排进了当年极受观众喜爱的《群星会》节目中,她对冉肖玲的喜爱和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而冉肖玲也没有辜负慎芝的一片苦心,在《群星会》上的露面,以一首《蓝色的梦》一炮走红,爱慕的信函就像雪片般飞来。

正是因为冉肖玲独特的低沉浑厚的嗓音,让她把白光歌曲的内涵淋漓尽致地演绎出来,所以许多歌迷甚至感叹听她的歌有一种撼人心灵的感觉,有的媒体称她的歌声仿佛能绕梁七日,余音袅绕。她也因此被誉为台湾的“低音歌后”,有的直接通俗地称她为“小白光”。

冉肖玲的歌不只是一般的民众爱听,当局官员也不乏仰慕者。1970年的台湾的政界要人叶公超因为喜欢听冉肖玲的歌,特别在春节期间送给冉肖玲一幅亲笔写的诗,诗的内容是“登月人归佳话多,何曾日里见嫦娥。举头望月明如归,问月无言且放歌。”把冉肖玲的歌与当年的一大盛事――美国的“阿波罗号”登月成功联系起来,其对冉肖玲的歌艺欣赏程度不言而喻。

随着冉肖玲在台湾的走红,她的演出活动日益增多,台湾岛内重大节日及晚会活动,她都会作为重点邀请的演唱嘉宾。此外,她还多次到东南亚各国和美国进行巡回演出,成为红极一时的“低音歌后”。

一纸翰墨誉两岸

1975年,就在冉肖玲事业的颠峰时期,她却选择了激流勇退,毅然退出了歌坛。因为她在这一年结婚了,作为一个家庭观念较强,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女性,冉肖玲最终决定完全退出歌坛。

对于很多名人来说,特别是对于长期活跃在舞台上,生活在公众关注的目光和如潮的掌声、遍地的鲜花中的公众人物来说,从繁华热闹走向平静淡泊,在心理上很难适应和接受。而冉肖玲却很快就成功地完成了这个角色的转换,她不但完全淡出了歌坛,甚至当老师又拿出一首专为她量身定做的《最后一夜》让她演唱时,她也婉拒了。虽然这首歌后来经蔡琴演绎后成了深受歌迷喜爱的一首经典歌曲,但直到现在冉肖玲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丝毫的悔意。她是完全洗尽铅华,彻底归于平淡,安心地做起了家庭主妇,成了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

1987年,她又移民到了加拿大。但在移民加拿大时,丈夫因其在香港的事业却未能一起成行,结果就造成了两人因沟通较少而产生分歧,以至于最终不得不分道扬镳。虽然婚变给冉肖玲带来了心灵上的伤痛,但从小就自立自强的她却从不向命运低头。她认为解除两人的婚姻,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和开始,自己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其实早在加拿大温哥华期间,她便已经开始创办美容院从事美容服务。回到香港后,她就开了一间美容中心。她不仅仅只是把这项工作当作生存的一种方式,她更希望通过这种途径让更多的女人美丽起来,把美丽留给人间。由于她把美容当作一门艺术来研究,特别是对纹眉、纹眼线更是钻研深透,因此她在香港美容行业的声誉不断传播。公司在没有打任何广告的情况下,生意仍然红火,靠得就是顾客之间的口碑相传,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客户群。这一点让许多人感到诧异,就是婚变不但没有打垮冉肖玲,更激发了她挑战人生的斗志,并最终让她成功开创了事业上的第二春。

在创办美容事业的同时,自小就酷爱学习,却因过早地踏入社会唱歌谋生而失去了继续读书机会的冉肖玲,更是萌生了补回学校未学知识的念头。她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被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所吸引,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后来,她拜香港晓风学社著名学者梁子江为师,跟随其学习书法、论语、唐诗宋词、道德经等中国传统典籍。她更是对中国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1993年开始潜心习练书法,长期坚持不懈。现在,她又师从陈树衡先生,并期望在60岁时响应女儿的倡议,与女儿共同举办画展(女儿现在雅虎公司供职,儿子应昌佑是黎明的徒弟,现已成长为香港歌坛新秀)。

也许冉肖玲天生就是一个对艺术特别敏感的人,对世间凡是美好的事物,对美丽的东西,她总能很快就抓住其本质。因此,她在练习中国书法时,通过梁子江老师的指点,她很快就掌握了一些毛笔书法的艺术要点。再加上她酷爱这门艺术,每天的闲暇之时都要坚持练习,有时直至深夜。在她看来伸腕握管,挥毫染翰,挥洒于方寸之间,俨然是生活中的最大乐趣。因此,她在书法艺术上的进步神速,不仅篆、隶、行、草、楷均有造诣,而且她还将美容与书法艺术共同的东西融为一体,意在笔先,把对美的感悟和巧思,融注于书法艺术的笔墨轻重和布白疏密之中,极具美感,形成了学古而不泥古、自成一家的书法风格。

冉肖玲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让她成为美名传播海峡两岸的女书法家。她不但早在1998年便开始举办个人的书法展览,后来又先后多次在香港和台湾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吸引了大批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家参观欣赏,而且她还多次应邀参加了大陆、台湾、香港等海峡两岸的多次书法展,为两岸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2003年SARS期间她在台北市举办第二次个人书法作品展时,还吸引了包括时任台北市长的先生在内的多位政界要人亲临参观。

而令冉肖玲自己也没有想到是,练习书法不仅让她的内在素养不断提高,能让她陶情冶性,心境平和,而且还具有意想不到的美容功效。她每每练习书法要蹲马步,提腕挥笔,让她大腿、手臂都因此练得曲线优美,身段优雅。内外兼修让她不仅具有迷人的外表和气质,更具兰心慧质,真正成为了秀外慧中的丽人。

一腔热情献社会

如今的冉肖玲已经从个人的家庭生活小圈子里走了出来,她更多地融入到了社会大家庭中,为这个社会的和谐做着自己的一份努力。而她的生活也因此多姿多彩起来。在搞好美容院的工作和练习书法之余,她还开班教很多女士们唱歌。遇到合适的场合,她也会登台亮相,一展歌喉,让大家领略当年“低音歌后”的风采。

特别是对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她更是经常出席,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公益事业做贡献。在台湾举办的《人间有爱》和《明天过后,一万个希望》等许多大型慈善义演中,她积极登台,与年轻一代歌手一道放声歌唱,为慈善事业动情演出,募集善款。

但不管做什么事,不论是做事业还是为社会义务做贡献,冉肖玲都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做任何事都要力求尽善尽美,又要高效率。她不论做什么事只要自己决定做了,就一定会做好,做到尽责、尽忠、尽孝,而这也正是她对待人生的态度。正因为如此,所以她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从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懈怠,她也因此过得很充实,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

作为一名在台湾生长了26年的演艺人,冉肖玲对台湾的感情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情感。她渴望海峡两岸能够和平,她期待着两岸能够和平解决问题,不要战争。她常说,海峡两岸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国人,只有团结才有力量。她也坚信和平统一的进程是历史的潮流,交流对话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阻挡的。而作为一名艺人,她更是多次在不同的场合坚定地表达自己拥护“和平统一”的政治主张,旗帜鲜明地反对“”势力的立场。在2004年台湾“大选”之时,她还亲回台湾投票支持泛蓝阵营,而且还在大选前夜出席了“战胜之夜”的造势晚会,为泛蓝阵营造势助威。而在“大选”之后,为了抗议选举不公,她还和台湾演艺工会的其他200多名艺人一起,走上街头,走到台“总统府”前举行抗议活动。

这就是冉肖玲,一个敢爱敢恨、率真豪爽的人,一个活得轻松愉快的人。如今,已在人生不同阶段都收获了成功的冉肖玲,又收获了另外的人生喜悦。那就是她的一双儿女,不但个个聪明乖巧,学业有成,而且都还继承了她唱歌的天赋。特别是她的儿子应昌佑,更是被香港天王巨星黎明看中,作为其公司的又一个新星将于今年重点向外界推出。难怪,冉肖玲每每说起子女便眉飞色舞、兴奋不已。

如今,已在年轻时收获了“低音歌后”荣誉,转型后成功开创事业第二春,成为两岸书法名人的冉肖玲,马上又可收获一个“星妈”的称号啦!那么,她下一次将会再带给我们又一个怎样的惊喜呢?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谭福添:老骥伏枥 奉献不已 下一篇:凌万义:甜蜜纽结糖 品牌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