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会、可以”对比研究

时间:2022-10-03 07:00:29

“能、会、可以”对比研究

作者简介:刘启东,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摘要:近义词的辨析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而“能、会、可以”的辨析个更是难中之难。这一是因为这三个词在汉语语用中十分普遍,并且都属于一词多意,所以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很繁杂。二是因为在很多语言中“能、会、可以”所表达的意义并没有汉语区分的这么细致,甚至用一个词涵盖了这三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本文将在不同语境中对比分析“能、会、可以”用法的不同,并针对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关键词:能愿动词;主观意愿;客观条件

“能、会、可以”都是汉语中的能愿动词,用来表示说话人或主体的一种意愿;具有某种能力;也可以表示客观情理上的允许。三个词在用法上有一些重叠的地方,比如:

“我会画画。”和“我能画画。”

“他能出来玩会儿吗?”和“他可以出来玩会儿吗?”

以上两例中,两组能愿动词是可以互换的。但在某些句子中,他们不能互换。

我病了,不能去上课。(正确)我病了,不会去上课。(错误)

把电视音量关小点就可以了?(正确)把电视音量关小点就能了。(错误)

这是因为“能、会、可以”在表意愿,能力和客观条件时依据不同语境有不同的侧重。而之所以要把这三个词拿出来单独比较,是因为在英语中这三个意思都用英文单词“can”来表示。也就是说汉语的三个词在英语中是统一于一个词的。有人说:“语言的界限就是思维的界限。”这让留学生在掌握这三个词是概念十分混淆,常常造成误用。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着重分析这三个词用法的不同,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能、会、可以。”

一、“能、会、可以”的用法:

1.能:

(1)表示主观上具备某种能力或技能。

例如:我能游泳。张森能把二百斤重的石头举起来。

(2)表示客观条件允许,符合情理。

例如:这本书能拆吗?晚上12点出去还能买到药。

否定形式是在前面加否定副词“不”

例如:新买的衣服不能马上穿。

(3)表示有可能,否定形式在前面加“不”。

例如:这样能行吗?能不能带书进教室?

(4)表示擅长于做某事。

例如:他特别能吃苦。琴棋书画,我无所不能。

2.会:

(1)表示主观上具备某种能力或技能。而通常这种能力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获得的,否定形式在前面加“不”。

例如:我会开车。我会拆装电脑。我会英语。

(2)表示善于做某事。

例如:他很会讨好人。

(3)表示可能性,否定形式在前加“不”。

例如:王明今晚不会来了。只要讲清楚道理,他会同意我们的。

3.可以:

(1)表示主观上具备某种能力。

例如:他可以一口气吃三碗饭。我可以下厨做饭。

(2)表示客观条件或情理上允许。

例如:钢铁可以用来铸造枪炮。我不可以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他人。

(3)表示“准许”,否定形式用“不可以”。

例如:你有事可以给我打电话。我可以进来吗?

(4)表示“值得”

例如:这本书不错,有空可以看看。

(5)表示“不错”,多用于口语。

例如:他踢球还可以。―菜的味道怎么样?

―可以。

因为对外汉语是针对母语非汉语的学生的教学,在教学中并没有必要像学术研究那样对每个词及义项进行锱铢必较的分析。一方面教师讲解的难度大,另一方面为了学会几个词需要承担过大的记忆负担,这也不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所以笔者对“能、会、可以”的某些近义的义项进行了合并。比如在《实用现代汉语语法》中“能”总共罗列了6个义项。《现代汉语八百词》中也罗列了6项。其中“表示情理上许可”和“表示环境上许可”分列两项。而为了教学的简省,笔者将其合为一项“表示客观条件或情理上符合。”“会、可以”也会有义项的合并,在这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能、会、可以”用法比较

1.“能”与“会”比较:

(1)“能”和“会”都可以表示“具备某种能力”。但“会”更突出表达那些经过一段时间学习而掌握的技能。而“能”并不强调技能的学习过程,既可以是天赋也可以是本能。例如我们通常说“我会吃饭。”“我会走路。”而不说“我会吃饭。”“我会走路。”甚至具备能力的主体可以是物。如:“花生可以用来榨油。”但“会”的主体通常是人。

(2)用于表示效率时只能用“能”而不能用“会”。

例如:小明一分钟能吃三个馒头。这车10秒内能加到200迈。

(3)“会”能与动词性不强的名词连用,而“能”不行。

例如:我会英语。(正确)我能英语。(错误)

因为“会”更强调主体对技能的掌握,动词性更强,而“能”更强调一种客观上的可能。

(4)表示可能性时,因为“会”更强调主体有意愿做某事,而“能”更强调客观条件的允许。从这个意义上讲,“会”类似于英语中的“will”。

例如:我今晚会去参加宴会。(强调主观意愿上愿意参加)

我今晚能去参加宴会。(强调客观条件允许参加)

(5)“能”可以表示“允许”,“会”不能。

2.“能”与“可以”比较:

(1)在表示“主观上具备某种能力”时,“能”和“可以”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能”可以在前面加“不”,而通常不在“可以”前加“不”,而统一用“不能”来表达。例如:我不能走路。(正确)我不可以走路。(错误)

虽然在语用中“我不可以走路。”也可以接受,但通常不用做这种语境表达。

(2)可以的否定形式通常只用于表“准许”义时。

例如:你不可以为所欲为。可不可以给我讲讲这道题?

(3)“可以”能与结构助词“的”组成“的字结构”,而“能”不可以。

例如:你这样做是可以的。(正确)你这样做是能的。(错误)

(4)“可以”的第四、第五项义项“能”不具有。

(5)“能”可表擅长,“可以”不能。

3.“会”与“可以”比较:

(1)“会”可以表示“主观具备某种能力”,而“可以”只表客观上或情理上条件允许。

例如:我会弹钢琴。(“我”有弹钢琴的能力)

我可以弹钢琴。(客观条件允许“我”弹钢琴)

(2)“可以”能表示许可,准许。而“会”没有该义项。

例如:你可以来上班。(正确)你会来上班。(错误)

(3)可以的第四、第五项义项“会”不具有。

从以上对比中可以看出。“会”和“可以”的在意义和用法还是有着较大差距,而“能”则兼有“会”和“可以”的部分义项。“会”主要强调“主体意愿和能力”,“可以”主要强调“主客观条件上的许可”。而“能”既可以表达主观具备的能力,又可以表达客观条件的允许。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能、会、可以”的各义项之间的意义常常相互渗透,哪怕在同一语境下其所含义项也不只有一种。比如:

“这个机器的马达坏了,不能开动了。”

“不能”在句中其实兼有“客观条件不允许(因为马达坏了)和主体(马达)不具有某种能力(启动)的意思。

这就要求教师在寻找教学例句时要反复斟酌,尽量找义项单纯的例子。以免在教学过程中造成学生的误解。

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这要求教师们在教学实践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分析他们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将理论语法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教学语法。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内容的先后要略有合理的安排,如果一次给学生灌输过多的语法信息,学生一定是难以接受的。以上只是在从教学角度上上对“能、会、可以”做出的语法比较,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还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地进行安排和。(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1999

[2]潘文娱、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2001

[3]汉语能愿动词“能”、“会”与英语情态动词对比分析,孔德媛,吉林大学,2013.4

[4]现代汉语“能”与“会”的用法对比及其偏误分析,樊渲军,上海师范大学,2012.3

上一篇:“吃”字家族的隐喻和转喻认知模式 下一篇:浅谈英语听力技能提高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