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研究

时间:2022-10-03 06:48:4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研究

摘要:近年来,市场经济已经在我国逐步完善,建筑业发展速度飞快。建筑业在快速的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时常发生重大的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的威胁,同时为社会带来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因此,做好建筑工程质量迫在眉睫。本文在这对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做了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施工;质量控制;准备;竣工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market economy has gradually perfect in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developing so fas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also exposed many problems. Frequent serious quality accid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aused a great threat to the country and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society has brought negative influence.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imminent. This paper made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reparation; comple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前言: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建筑产品是一次性产品,其体量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生产有求复杂、施工环节多,不便于综合测试,一经建成便不能更换的特点。在工程最终完工前的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有制品没有成品,上道工序若发生质量问题,都有可能被下道工序所掩盖,从而导致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建筑工程质量。因此,必须要对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一、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

对工程项目所在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条件、道路、管网线路、标高、工程地质等均要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对设计施工图要求的基础型式、主体结构、建筑布置、节点构造、给排水管网、 线路照明、暖通、通信等均要逐一了解核对。对设计图纸中涉及安全、使用功能、进度、造价、设备选型安装的主要问题和各专业问题冲突或错漏问题,要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因此,必须要通过事前控制协商解决,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全面编制 “施工组织” 设计

指导性好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对项目施工、保证进度、质量和管理均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有一些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并不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而是照抄照搬其他项目的内容,的仅有土建施工,没有水电、消防和弱电专业安装的内容,有的只列出项目班子人员名单而没有职责分工,有的缺少施工安全质保管理和文明施工的内容,有的缺少主要工种操作规程,有的对检测要求、建筑设备型号交代不清等等,所有这些都应在编制施工组织时候要充分考虑。还要在监理提出审查意见后,按要求补充、修改完善。

3、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保体系的完善与否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必须由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负责在其承包施上的工程范围内建立,并统一协调管理。各分包项目经理部应结合分包工程的范围、特点、以及总包单位项目经理部的具体要求,建立相应的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保证子体系。目前,有的施工单位由于自身质保体系不完善,缺少专职检查人员,导致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混乱,具体工作没人管,出现互相推诿,最终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这种不正常的现象亟待扭转。

二、加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1、基础工程

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基坑土质是否与勘探一致,基坑支护方案是否安全合理;基坑排水是否通畅;深基坑支护措施必须考虑当边坡或挡墙处有汽车行走时,要另有安全防范措施;深基坑顶部要有观测点,控制坡顶位移;桩基与基础完成后,按规定进行复测标高轴线,如需要移交上部施工单位时要办理交接手续,各方签证。深基坑要及时检查支护结构位移状态, 及时做好基坑排水确保基坑稳定。 大体积浇灌混凝土时严加控制体内温度变化,施工单位应提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预留好上部结构的连接插筋。复查插筋、底部锚固钢筋的位置、 直径、数量、搭接长度等。

2、梁板柱工程

2.1模板。 应逐层复查轴线位置、标高、梁、板、柱断面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模板的拼制缝隙是否严密,封堵措施是否得当,支顶是否牢靠;支撑底部受力是否均匀;模板变形后未经修理不得使用。浇注混凝土前必须将模板内侧冲水清洗,清除模内垃圾,严格规定拆模时间。特别是悬挑结构的拆模时间,一般梁板结构可以先拆侧模,后拆底模,拆模时注意保护好棱角,防止缺棱少角。

2.2钢筋。应对进场钢筋要查验合格证,严格见证取样制度。不准使用不合格钢筋。钢筋绑扎后要及时查验钢筋规格数量、位置锚固长度、接头位置、焊接点,要按照图纸校核,做好钢筋隐蔽记录,混凝土浇灌前仔细检查垫块、马凳是否垫好,遗潺应补充到位。在板筋上行走应搭没人行跳板;重点检查钢筋骨架十字接头、端部接头的钢筋锚同长度, 钢筋问距能否保证混凝土的浇灌,对有抗震要求的构件要确保梁柱的钢箍弯钩135。梁柱钢箍抗震间距要符合没计或规范的规定。

2.3混凝土。应严格控制原材料,对商品混凝土要随运输距离远近及泵送楼层高度进行调整。 根据不同情况,管理人员要及时调整搅拌时间,严格控制外加剂,灌注混凝土前要再一次重点核实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对漏放垫块、踩筋偏位、扎丝脱扣等要及时整改;倾倒混凝土落差过大时要采取措施,可用尼龙袋缓冲,落差超过 3m时,要没下料串筒,避免混凝土离析。控制好振捣间距,振捣必须确保表面出浆在钢筋密集处应改用人工插钎振捣或采用带刀片的振动棒振捣,停振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超过时必须解施工缝。当气温 >250C 时,停振时间不能超过 2~3h,在施工缝处灌注混凝土,必须先将原有混凝土表面凿毛,清洗干净后,才能继续浇灌。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要防止过早拆模,一定要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强度再拆,拆模后要对混凝土及时洒水养护不少于 7d。

3、抹灰工程

根据砌墙线对房间找方:先根据 100cm 水平线和吊顶及踢脚高度确定抹灰高度及预留踢脚高度等。对于小房间可以一面墙做为基线,用方尺规方即可,如房间面积较大,要在地面上先弹出十字线,以作为墙角抹灰准线,在离墙角约 10cm 处用线锤吊直,在墙上弹一立线, 再按房间规方地线(十字线)及墙面平整程度向里反线,弹出墙角抹灰准线,并根据找方线确定墙体抹灰厚度。根据灰饼和冲筋,首先把门窗口角和墙面、柱面阳角抹出水泥护角,所有内墙、柱阳角均做15 厚水泥砂浆护角。先用 1:3 水泥砂浆打底,在底灰干燥后抹面层,用阳角抹子抹成小圆角,待面层砂浆稍干后,再用水泥膏抹成小圆角。如门窗口过宽度小于 100mm 时,可在做水泥护脚时一次完成。从上往下打底,底层砂浆抹完后,将架子升上去, 再从上往下抹面层砂浆。应注意在抹面层灰以前,应先检查底层砂浆有无空。裂现象,如有空裂,应剔凿返修后再抹面层灰;另外应注意底层砂浆上的尘土、污垢等应先清净,浇水湿润后,方可进行面层抹灰。水泥砂浆抹灰层结硬后开始喷水养护,防止空鼓裂缝。

三、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指对已完工程验收的质量控制,即工程产品质量控制。包括隐蔽工程、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和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过程的质量控制。

通过各项验收,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识别可持续改进方面,并确定改进目标和解决办法,保持质量形成的受控状态。在采取纠偏措施的同时,将信息反馈给相关管理部门,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质量预防提供信息,使质量保证体系持续改进。

四、重视建筑质量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与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高层建筑的质量管理中,加强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也是一件十分关键的工作,如经常性培训管理人员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强化安全意识等。这样才能有工程质量的保证和业务的发展,才能打造精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建立重点在于人为因素,建筑者是否各就其位,质量责任是否明确到人。质量监督人员、采料人员是否各司其职,只有切实控制好建筑工艺的人为因素,做到责任到位、认真履行,将十分有利于质量管理的实施。

五、加快推行建设监理制的步伐,完善监理制的各项配套措施

监理制的推出能够保证从第三方的角度、工程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能够加强对质量形成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在对工程领域实行宏观调控时,应加快推行监理制,提高建设工程监理地位。同时要完善监理制的各项配套措施,要以法制加强对监理的考核约束,实行质量追偿制度。质量监理人员签字的项目,如出了质量问题,应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并记入监理工程师的个人工作档案,作为对本人工作考评的依据。同时要加强监理人员资质的审查,对、乱用职权受贿、严重失职的监理人员,要及时取消其监理资格,追究责任。

六、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入发展,对于施工程序的控制管理也必须加强,提高工民建施工程序的控制水平。注重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是保证工程质量不断提升的必要条件。在工程整体的生存和发展角度,科学管理,规范施工,才能推动工民建工程的市场健康良性发展。

上一篇:浅探路桥管涵施工 下一篇:加强住宅建筑节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