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表资料的静校正处理技术研究

时间:2022-10-03 06:46:06

复杂地表资料的静校正处理技术研究

摘 要:复杂地表低信噪比地区地震资料,由于地表及地下地质条件复杂,激发及接收条件差,在原始采集记录上存在着严重的静校正问题及各类强干扰,记录上几乎看不到有效反射波的影子,原始资料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1]。本文针对复杂地表低信噪比地区地震资料的特点,以解决复杂地表低信噪比地区地震资料静校正问题及合理剔除各类干扰为出发点,在整个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从浮动基准面的校正、然后利用折射波静校正消除中、低频的长波长静校正量;经去噪处理在数据具有较高信噪比基础上,再利用剩余静校正和速度分析多次迭代方法逐次逼近,最终实现整条测线乃至全区的静校正量系统最优和全局最小化处理方法,最终形成一套较完整且有效的针对复杂地表低信噪比地区地震资料的处理流程。以此满足复杂地表低信噪比地区勘探与开发的需要。

关键词:浮动基准面 折射波静校正 反射波剩余静校正

济阳坳陷虽然地表平坦,但由于受黄河、沟坝、水库、城区以及滩涂等复杂地表条件的影响,折射波静校正量和反射波剩余静校正量的影响也非常严重。静校正问题仍是进行精确成像、特别是深层精确成像处理的重点与关键。

一、浮动基准面的建立及校正

在复杂地表地震资料的处理中,通常存在三个参考面,即进行资料采集的地表面、进行资料处理的浮动基准面和最终进行资料对比和解释的最终基准面。

对于浮动基准面校正的关键首先是浮动基准面的建立。浮动基准面建立后,就可利用替换速度把地震道校正到其所在炮点及检波点位置所对应的浮动基准面上,从而确保后续的每一步处理都建立于该浮动基准面之上。浮动基准面高程校正只是粗略的用速度模型校正了炮点和检波点相对浮动基准面的高程差所引起的部分长波长静校正量。

二、折射波静校正处理技术

地震资料处理中,当剩余静校正量大于反射波的半周期时,利用剩余静校正方法不能得到稳定的结果。于是,发展了利用具有信噪比较高的初至进行折射波静校正的处理方法。针对胜利探区复杂地表地震资料,层析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折射静校正方法[2]。

层析折射静校正是一种从初至旅行时中寻找近地表速度分布的方法。传统做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求取假设包含局部平层(在一定的偏移距范围内)的近地表模型。该方法的优点是无需初始模型,但是必须用假设的直射线来拟合地下真实的运动轨迹,反演过程必须限制偏移距的范围或模型中引入更多的折射层,容易造成解的不稳定和任意性。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垂直速度梯度来反演模型。这种方法认为初至波是回转波的波前,回转波的运动学特征是非线性的。

针对上述两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Osypov在2000年曾提出一种改进算法。

该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①利用初至波的能量特征、波形特征和道的相关性进行初至的自动检测拾取。

②初至拾取完成后显示拾取的时间曲线,利用多个道集内初至拾取曲线与地形的匹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误差较大的地方进行重新校正。

③根据野外提供的近地表信息设定反演层数和有效偏移距范围;从初至波拾取中估算三维速度函数,计算局部速度-深度函数,形成近地表模型;根据反演模型求取各站点的长、短波长静校正量,对数据进行近地表校正。

由图1可见,经过层析折射静校正后,反射波同相轴的连续性明显变好。

三、反射波剩余静校正处理技术

反射波剩余静校正处理技术是随着多次覆盖技术的出现以及对勘探要求的提高而提出来的。当通过折射静校正消除了中低频的长波长校正量后,剩余的一些高频的短波长校正量则需要通过反射波剩余静校正来解决。

1.单层反射波剩余静校正

单层反射波剩余静校正是基于反射波理论的一种较成熟的静校正技术。该算法一般要求满足以下两个假设条件:假设同一炮点在低降速带中入射的时间与入射方向和射线路径无关,即垂直入射;假设各激发点(或接收点)由于地形起伏和低降速带变化引起的静校正量时差是随机的,其均值为零。在这两个假设条件下,利用目前多次覆盖资料的特点,合理选取互相关参考道(如在共深度点道集内求取相对静校正量时,常把共深度点道集内各记录道叠加的结果作为相关参考道),通过相关分析和自动统计方法,沿单一标准反射层,把非双曲线的反射时距曲线双曲线化,从而实现剩余静校正的运算,提取出剩余的短波长静校正量值,消除所有剩余的短波长静态时移。

2.多层反射波剩余静校正

在复杂地表地震资料处理中,使用多层多层反射波剩余静校正。具体做法:沿着两个或多个反射界面求取“剩余静校正量”,在复杂地区所求取的数值中,不单单包含静校正量,还包含剩余动校正量、岩石速度横向变化引起的时间差、速度各向异性引起的时间差等;求取“剩余静校正量”的相同部分和差异部分,相同部分代表真正的静校正量变化,差异部分则代表其它因素的影响。用所求取的真正的静校正量进行静校正会避免其它因素的影响。在复杂资料区,该技术与速度分析相结合经多次迭代应用之后,剖面的叠加质量有明显改善。

四、结束语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静校正问题日益重要。针对低信噪比地区地表条件复杂、静校正问题严重特点,结合原始地震资料的具体情况,以解决好复杂地区静校正问题为基础,同时以精确地去除各类干扰,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为出发点,以得到低信噪比地区高质量的叠加、成像成果为目的,结合当前地球物理领域中发展的一些高新技术,通过对不同技术方法的对比分析,合理的选择处理模块和参数,最终得到高精度的叠加成像剖面。

参考文献

[1]李庆忠,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2]熊翥,地震数据处理方法系统思维,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上一篇: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太古界潜山储层及展布特征... 下一篇:关于高纯度苯酚精制工艺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