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镜头,领略光影的魅力

时间:2022-10-03 06:29:01

透过镜头,领略光影的魅力

翟东风: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摄影家协会理事。1982年开始从事专业摄影工作,1995年辞职,现为自由职业摄影师,曾荣获国内各项摄影大奖,1999年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最高奖“金像奖”、2002年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奖”、2005年被《摄影之友》杂志评为当年“最具影响力”十佳摄影师、2009年被蜂鸟网评选为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自然地理摄影师。出版过多本摄影著作,并参与作家莫言《北海道走笔》、苏童《花繁千寻》、旅日作家毛丹青《大阪夏日》、电影导演霍建起《慢享旅途》等书刊的首席摄影师。

人们将照相机形容为“画笔”,把光线比喻为“颜料”,摄影者就是在利用光线绘制图片,就像画家仔细挑选他的颜料一般,摄影者也应该懂得选择光线。一旦我们在摄影创作中学会了选择光线,并且能够随心所欲地运用光线,你将拥有人世间最丰富的颜料,发挥你的想象力,在光影的世界中描绘人生。

在各种光线效果下,逆光无疑是最令人捉摸不透,也是最难以把握的光线,这种高反差的光线既简单又具有表现力,也因此成为摄影师最推崇的光线。在光的世界中,除了逆光以外,光线还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诸如顺光、侧光、反光、透射光、天空光、区域光、折射光等等,当然这仅仅是自然光中的一部分,还不包括繁杂的人工光线。

可以讲,光是摄影创作的灵魂,如果没有光,摄影又从何谈起?一旦你拿起照相机进入到创作阶段,就意味着你进入了光的领域。事实上,作为摄影师,这辈子最主要的精力都是在琢磨光线。

透射光的艺术效果

拍摄地点:津巴布韦

非洲的妇女在劳作的时候,通常都会把不太重的物品放在头顶上,这样可以腾出双手自然活动,津巴布韦的妇女也是如此。无论走在首都哈拉雷的城市大街上,还是在乡间僻壤的小路上,都会看到妇女们头顶物品匆匆走过的身影。

我在津巴布韦的那段日子里,脑子里一直在琢磨采用什么手法,将这一普通的生活场景艺术化。直到某一天清晨,在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小镇,我发现了一片茂密的树林,清晨的阳光透过晨雾洒向大地,那种感觉就好像是一个临时搭建的舞台布景,具有非常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可惜现场没有人,我决定采取“守株待兔”的笨办法,在等待中伺机抓拍。

公路上远远走来两位头顶纸箱的妇女,我将自己隐身到一棵大树后面,用长焦距镜头拍下了这幅非洲妇女日常的生活画面。

拍摄技巧解析:

在拍摄之前,我也曾经考虑过使用广角镜头,并靠近“布景”实地比较了一番,最终还是确定用长焦镜头。因为广角镜头距离景物太近,光线被分散了,光洒的效果就逊色很多,也会使被摄者感到紧张,甚至会躲避镜头;而长焦距镜头压缩了场景,突出了空气透视感,强化了光洒人间的效果,使一个看起来极为普通的生活场景艺术化。

在不同光线中审视教堂建筑

拍摄地点:意大利西西里岛

在西西里岛旅行,教堂的身影始终伴随着我的旅途,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视线,不过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给我的感受却大相径庭。

我曾经在清晨追逐过初升的太阳,当阳光从教堂身后缓缓升起的时刻,耀眼的逆光勾勒出钟楼的建筑轮廓,在如此强烈的光线下审视它,对称的造型蕴含着一股神秘的力量,令我莫名地感动。

我曾看到过穿透乌云喷薄而出的太阳,直射的光芒令教堂更加伟岸;我也曾经在日落时分目睹过教堂上渐渐退去的血红色,在日暮之后坐在教堂前,长久注视着钟楼内的光色变化,直到一轮弯月高悬空中。

不同的光线下,教堂带给人的完全是不同的审美及心灵感受。

人造光线营造出温馨氛围

拍摄地点:尼泊尔加德满都

每天傍晚的时候,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的许多寺院,都会在门前摆放供桌,上面高低错落地摆满各种尺寸的酥油灯,虔诚的信徒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添加酥油或钱币。

酥油灯较低的亮度和温馨的色温,加上寺院特殊的环境氛围,为我们提供了拍摄浓郁夜景图片的有利条件。

在拍下这张照片之前,我一直在观察、寻找合适的拍摄对象(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你预想的画面),当小男孩来到酥油灯前时,我冲他做了一个手势(目的是要引起他的注意),他抬起头来满脸疑惑的表情正合我意,我当即按下快门。

酥油灯是最原始的人造光源,与其他人造光源相比,显得柔和许多。酥油灯具有神秘色彩,被广泛用于宗教场所。单只酥油灯会给人留下“风烛残年”的感觉,成排成片地摆在一起会给人一种宗教的温馨之感。

拍摄技巧解析:

尽管光线十分暗淡,如果是拍摄相对静止的景物,最好还是不要使用任何闪光灯,因为闪光灯输出的色温高达5500K,足以造成前景中的任何景物一片惨白。如果拍摄动态景物,希望主体清晰,必须要使用闪光灯时,可以在闪光灯头上贴一张降低色温的橙色虑片,使输出的光源接近环境色温。

借助折射光

拍摄地点:尼泊尔巴德岗

尼泊尔巴德岗附近有一座小山,山上耸立着一座古老的印度教寺院,与巴德岗其他的古老建筑一样,共同享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寺院的脚下是一个村镇,从山脚延绵上来的民居与寺院基本融为一体,据说曾经是电影《小活佛》的拍摄外景地。

走出寺院后,一阵朗朗读书声引得我来到山腰的一座小学,所谓小学实际上只有三个班级。我靠在门框上向里探望,暗淡的教室中挤满了孩子,一缕阳光投射在教室里,摊开的教材恰好起到了反光板的作用,我在孩子的眼中看到了希望的闪光。

拍摄技巧解析:

我将镜头直接对准那个眼睛炯炯有神的男孩子,为了强调空间感,刻意保留了画面右上角窗口的空白,以均衡构图。正午是利用折射光的最佳时机,干净的地面是最理想的反光板。设想一下,如果没有门口透进来的光线,如果没有平摊在书桌上的课本,也就没有了一切。

难以琢磨的区域光

拍摄地点:香港

香港的魅力之一是整座城市的建筑群,从太平山顶俯瞰香港,是众多立体建筑群的大组合,加上维多利亚湾的魅力,大都市的气魄在这里尽显无疑。为了寻找拍摄角度,我冒雨来到山顶,久久地徘徊在山顶那片豪宅区附近,几番努力都被保安告知:“私家领地,不得入内”。无奈,我只好返回公交车站,候车亭建在巴掌大的一块坡地上,透过茂密的灌木丛正好可以俯瞰到铜锣湾附近的高楼大厦,虽然看不见完整的维多利亚湾,但数百幢楼宇在相机24×36mm的狭小空间内定格的感觉也不错。天气时雨乍晴,我索性架起相机等待,一缕难得的夕阳终于穿透厚厚的云层,好似佛光普照人间。仙山琼阁因此被镶上了一层金黄,天公作美,这正是我寻求的港岛第一印象。

拍摄技巧解析:

偶然穿透云层的区域光最难捕捉,这种光线彷佛就是上帝赐予的神来之笔,出现的机会往往是在所有人都认为“没戏”的最后一刻。所以,能否有幸捕捉到瞬息万变的光线,取决于你是否有足够的耐心。

拍摄透明物体的最佳光线

拍摄地点:韩国首尔

韩国首尔市的南山是繁华都市中的一块净土,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松树、栎树、白杨等树木,一年四季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是都市人喜爱的休憩场所。从首尔市的每一条繁华道路都可以驾车轻松地到达南山。山顶上有首尔市的标志建筑南山塔,电视塔前的广场上空悬挂着几个用金属材料编制的抽象作品,时隐时现的阳光透过密布的云层照在金属作品上,使人感觉有些精灵古怪。

时间仓促,同样的画面我只拍了一张,事后发现如果将太阳放到金属人的头部或者是托在手中,都会产生更神奇的效果。返回补拍的可能性再也没有了。满天的乌云早已散去,没有云霞的衬托,金属人好比一个被衣服的模特架子,也就没有了精灵古怪的神秘感。

当然,现在的PHOTOSHOP技术足以达到完美效果,但我不想那样做,因为残缺同样产生美。

拍摄技巧解析:

隐约的透射光是拍摄透明物体的最佳光线(玻璃物品、雨、雪、雾、霜,所有与水相关的载体都是表现对象)。

用逆光营造立体空间

拍摄地点一:突尼斯古城麦地那

傍晚的时候,当太阳的角度低到足以投射进狭窄的街巷时,也是麦地那市场一天中最繁华的时刻。夕阳将熙攘的人群勾勒出金色的轮廓,那些因长期悬挂落满灰尘的商品,也因此鲜亮了许多。

为了表现麦地那市场独特的环境氛围,我选择了一段带有拱门的街巷作为拍摄点。阳光透过拱门投射在光滑的石板路上,折射出的光线恰好起到反光板的作用。尽管是逆光拍摄,那些悬挂的商品,暗部层次依然丰富。考虑到虚、实对比的透视效果,我将装有17-55mm变焦镜头的相机贴近右边的商品,焦距推到55mm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压缩画面,使前景的商品虚化,同时将焦点锁定在画面前1/3处,并在画面的左边留出空间,当身穿红衣的妇女进入到预留位置时按下快门。

拍摄技巧解析:

这是一种比较隐蔽的拍摄手法,当你将镜头靠近被摄物体时,别人会误以为你是在拍某个局部,既使是迎面走来也不会刻意躲避镜头,这样拍出的画面现场感强,人物表情真实自然。

由于干燥,空气中漂浮着许多灰尘,傍晚低角度的逆光可以强化空气中飘浮的尘埃介质,营造出多层次的立体空间。

拍摄地点二:日本长野县妻笼驿站

中山道妻笼宿,是指江户时期通往京都的古栈道。由于一路翻山越岭,沿途的住宿就变得非常重要,依照当时人步行的脚程,道上共有69个驿站,妻笼宿是其中第42个驿站。它位于中山道和伊那道的交叉点,有数十家旅馆客栈,曾经辉煌一时。明治维新后随着交通工具的发达,这里逐渐失去了要道的地位,驿站也随之萧条。值得称赞的是,当地居民很早就有保护老街建筑的意识,制定了“不出售、不租赁、不破坏”的三大原则,完整地保留了17世纪初的原始风貌。妻笼宿是日本保护老街建筑的先驱,1976年被选定为日本重要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

拍摄技巧解析:

我们来到明治天皇曾留宿过的林家老宅,踏进昏暗的门厅,高大的山墙上有几扇木格窗户,午后,温暖的阳光悄悄地透过木格间隙,在室内缓缓地游弋,堂间燃起的炊烟沿着光柱飘向窗外,光线与烟尘无形地交织在一起,使空旷的木屋有了些许暖意。

渐变的天空光

拍摄地点一:突尼斯哈马马特

哈马马特是突尼斯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这里有突尼斯最亮丽的海滩景观。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坐在海边草编的遮阳伞下,点上一杯清香可口的松仁籽茶,慢慢咀嚼、细细品味着入口的清香。火红的太阳渐渐沉入海中,将海水渲染得无限妩媚,一对情侣扔下摩托车冲向大海,晚风中舞动的纱巾绚烂多彩。

拍摄技巧解析:渐变的天空光起到了与舞台背光相同的效果,剪影的运用足以衬托出年轻人奔放的激情。需要注意的是你应该尽量靠近被摄者,如果画面中女孩用于拍照的手机表现不出来,缺少时代感将使照片逊色很多。

拍摄地点二:印度乡间

骆驼这种古老的运输工具在印度乡间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前往阿格拉的途中,我一直在关注着道路上缓行的骆驼车,希望能够以比较艺术的手法再现生活中的场景。

临近阿格拉的时候机会终于来了,此时太阳已经偏西,公路上缓慢地行走着一队骆驼车,暖暖的色调,斜长的影子投射在地面上。还未等我看清楚,飞驰中的汽车将奇幻的影像一带而过,我急忙招呼司机停车,抄起相机顺着公路往回跑了足有半里地,一边跑,一边调整着曝光组合,并思索着如何定格画面。

拍摄技巧解析:

公路边一缕被夕阳镀上金黄色调的茅草,使我在瞬间确定了构图。我迅速跳下路基,利用广角镜头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将细小的茅草安排在画面的前景位置,这样做堪称“一举多得”。既可以夸张前景,又可以平衡画面,还起到了遮挡直射镜头眩光的效果。当骆驼车队行进到预定的位置时按下快门,逆光使拍摄的景物呈剪影状态,无关的细节被忽略掉,夸张的视角完美地展示了骆驼行走时优雅的体态。

上一篇:安东宁·德沃夏克:只是最初的捷克人 下一篇:斯人已去,风范永存 一代宗师丁善德的人品、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