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气管插管的优质口腔护理效果

时间:2022-10-03 05:43:57

经口气管插管的优质口腔护理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后优质口腔护理方法实施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经口腔护理之后,观察组口腔霉菌、口腔疱疹、口腔异味与口腔溃疡发生率以及患者咽拭子培养的阳性率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经口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098-03

doi:10.14033/ki.cfmr.2016.7.053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进行人工气道处理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主要包括气管插管以及气管切开等,气管插管中的经口气管插管相对来说操作方法比较简单,对患者的损伤相对较小,使用比较广泛[1]。然而,从某种程度上讲,经口气管插管将会对患者的咽喉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且还削弱了对患者气管纤毛的清除作用以及咳嗽机制,增加了呼吸道感染几率[2]。此外,经口气管插管之后,会使患者的口腔不能闭合,进而出现口腔干燥、黏膜溃烂以及细菌感染等[3]。因此,对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实施必要的口腔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探讨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效果,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90例,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于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90例,且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对于本研究都知情同意,并已经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经医院有关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18~81岁,平均(54.1±2.1)岁;从患者疾病类型上来看,重度颅脑外伤21例,脑出血12例,呼吸衰竭7例,多发伤2例,药物中毒3例;对照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19~80岁,平均(55.2±3.50)岁;从患者疾病类型上来看,重度颅脑外伤22例,脑出血11例,呼吸衰竭6例,多发伤3例,药物中毒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疾病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都采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治疗,且患者的插管时间小于等于7 d。排除标准:排除心跳以及呼吸骤停或者是其他的紧急情况需要实施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排除患有呼吸道灼伤的患者,排除患有严重凝血功能出现障碍以及出血的患者。

1.3 护理

1.3.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口腔护理,具体来说就是利用蘸有浓度为0.1%聚维酮碘溶液的棉球进行擦拭,擦拭3次/d。具体的擦洗顺序为首先是上牙列的外侧面,之后是上牙列内侧面,依次为上牙列咬合面、下牙列外侧面、下牙列内侧面、下牙列咬合面,最后弧形擦洗颊部。然后利用相同的方法来擦洗对侧。

1.3.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之后的口腔护理,在患者插管前之前,选取蘸有浓度为0.1%的聚维酮碘纱布,根据常规的口腔擦洗方法对患者进行擦洗,具体顺序为患者牙齿的外侧面、内侧面、咬合面、颊部以及舌面。在患者插管后再利用含有浓度为0.1%聚维酮碘的口腔刷进行冲洗,3次/d。具体的冲洗方法为,利用软毛牙刷进行刷洗,牙齿外侧面利用竖刷法,咬合面利用横刷法,颊部以及舌面需要利用由内而外的轻刷方法。一名护理人员要有效固定好患者的头部以及插管,而另一名护理人员需要将注射器中抽取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依次按照牙面、颊部、患者舌面、咽喉以及腭部的顺利进行冲洗,冲洗期间要边冲边吸,清洁为止。在对患者实施冲洗前要将患者的病床头抬高大约20°~30°,进行气管导管检测的气囊压力控制在25~35 cm H2O,详细记录患者插管到门齿的刻度数值,并吸净患者呼吸道以及口腔内部的所有分泌物。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经过口腔护理之后的口腔状况,主要包括口腔异味、口腔霉菌、口腔溃疡与口腔疱疹,并做好详细记录与对比。(2)观察患者的咽拭子培养情况,主要是指患者的咽拭子培养阳性率,做好记录与比较。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口腔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护理后的口腔异味发生率是2.2%,口腔霉菌发生率是2.2%,口腔溃疡发生率是0,口腔疱疹发生率是2.2%,而对照组分别是26.7%、17.8%、13.3%及17.8%,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咽拭子培养结果比较

对所有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之后,经咽拭子鉴定,观察组咽拭子培养呈现为阳性1例,阳性率为2.2%,而对照组8例,阳性率是17.8%。两组患者的咽拭子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经口实施气管插管患者的病情都相对危重,其口腔处在开放状态下,患者的唾液量以及唾液中的lgA已经发生改变,从而使患者口腔黏膜的抵抗力以及自净作用日益减弱,进而造成口腔内部细菌的大量繁殖[4]。患者口腔内部产生酸的作用不断增强,非常容易引起一定的口腔感染,出现口臭,造成上呼吸道的感染[5]。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之后,患者口腔中的牙垫以及插管就占据了相对较大的部分,影响了常规口腔护理效果的发挥,从而使口腔护理满意度降低,而且还会存在部分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包括插管移位问题、插管脱出问题以及开口器损伤患者口腔等问题[6]。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期间,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快速擦洗的方法,使其难以对患者的口腔内部牙斑菌或者是其他细菌实施彻底清除,不利于口腔护理质量水平的提升。通过对常规口腔护理方法的改良,在患者插管后实施刷洗联合冲洗,能够较好地防止常规口腔护理所带来的不足,利用软毛牙刷进行刷洗,可以有效去除患者的牙菌斑,确保患者口腔内部相关分泌物以及舌苔的脱落[7]。此外,联合反复冲洗护理,能够有效清除患者口腔更深部位的相关细菌。在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实施改良口腔护理期间,要求两名护理人员进行配合,从而增加了护理的安全性,冲洗的方法不需要彻底去除患者插管的胶布,使插管移位以及脱出问题得到避免[8]。在对患者进行口腔冲洗之前必须要仔细检查患者气管插管中气管的压力情况,保证气道的密闭性,避免冲洗液流入到患者气管,在冲洗过程中将患者床头抬高30°,使其头部偏向一侧,由高处有效注入冲洗液,然后从低处有效吸出,维持压力适中,避免冲洗液的积聚,也可以防止患者口腔黏膜的损伤,在患者清醒之后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

本研究中,经口腔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后口腔异味、口腔霉菌、口腔溃疡与口腔疱疹的发生率分别为2.2%、2.2%、0、2.2%,而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是26.7%、17.8%、13.3%以及17.8%,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霉菌发生率、口腔疱疹发生率、口腔异味发生率、口腔溃疡发生率以及咽拭子培养阳性率都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改良后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口腔异味、口腔溃疡、口腔霉菌以及口腔疱疹等口腔状况,降低患者的咽拭子阳性率,口腔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茹,徐定英,黄燕,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刷牙结合氯已定擦拭效果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98-2000.

[2]卢玉林,李莉,郭凤丽,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频次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7-9.

[3]陈莉,王冬梅,叶祖峰,等.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对比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01-103.

[4]刘春香,祝立阳,黎冬梅,等.三种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效果的对比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8):677-679.

[5]徐华兰,任兴珍.危重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108-109.

[6]张俐,陈玲,匡飘飘,等.电动牙刷刷牙冲洗法用于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26(10):75-76.

[7]罗玉珍,汪海芹,冼晓兰,等.抽吸式牙刷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4):91-92.

[8]胡俊玲.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应用口腔冲洗加纱球擦洗法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113-114.

(收稿日期:2015-11-11)

上一篇: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下一篇:经皮肾镜肾输尿管结石碎石、取石术的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