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角膜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时间:2022-10-03 05:29:21

健康教育在角膜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角膜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40例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70例,给予参考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水平、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水平明显优于参考组,P

【关键词】 健康教育;角膜炎;护理干预;知识掌握水平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60-01

角膜炎是临床常见致盲眼病,约有五分之一患者由于眼部感染失明,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真菌、细菌及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侵入角膜从而导致炎症,患者多伴随外伤史[1],球结膜表面混合性充血,伴随流泪、怕光、分泌物增加及视力障碍等症状,同时角膜表面浸润。病症初期患者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出现发烧、角膜穿孔等症状,最终导致患者失明。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疾病发展初期及治疗中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知识掌握能力,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笔者对我院收治的140例角膜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40例角膜炎患者,男86例,女54例,年龄12-68岁,平均年龄(40.6±5.1)岁。住院时间1-7周,平均住院时间(2.5±1.2)周。其中有外伤史98例,不明原因42例。其中病毒性角膜炎21例,真菌性角膜炎43例,细菌性角膜炎76例。患者均伴随着畏光、视物模糊、异物感、疼痛、流泪、角膜区呈黄色或灰白色、表面粗糙不平、边界不清等临床症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7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立即给予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同时给予两组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观察组患者入院后观察患者具体病情,确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表格对患者的住院需求进行问款式调查,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从而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辅助。需求调查结果中担心视力恢复、治疗方法、治疗费用、饮食注意事项及点眼注意事项等是患者主要关心的问题。针对调查结果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1 将角膜炎的相关疾病知识告知患者,角膜上皮完整能够抵御病菌的侵入。由于角膜无血管,代谢功能较低,因此溃疡面愈合较缓慢,同时炎症愈合后常会留下瘢痕[2]。疾病病程较长,患者需要辅助药物治疗从而控制病变的发展。因此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角膜出现轻度外伤史或发病前伴随发热感冒史时,并随后出现眼部畏光、疼痛、异物感、流泪、角膜浑浊、视力下降、疼痛等症状时,须立即到医院就诊,不能随便用药,以免耽搁疾病治疗。患者需在疾病早期立即控制炎症,避免病变进一步发生,保护眼球及视力的完整。对于出现的轻微角膜外伤或者剔除角膜异物后,需对患眼进行包扎,并叮嘱患者次日到医院复查,指导患者正确按时用药。医护人员将早期预防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从而争取患者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及护理。

1.2.2 医护人员需将疾病的自护措施告知患者,在角膜炎发病早期,使用50oC热湿毛巾热敷患眼,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对炎症的刺激,促进炎症吸收。当出现前房积脓时,停止热敷,避免感染的进一步扩散,同时叮嘱患者注意患眼卫生,避免使用不洁手巾擦拭眼部分泌物,避免引起多重感染或者感染的加重。患病期间,患者需注意手部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脸盆及毛巾,以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1.2.3 角膜炎病程较长,同时病情反复发作,患者容易出现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发病前患者视力较好,因此当病症加重时,患者无充分的心理准备,从而导致患者不良情绪进一步加重。病情较重时,患者眼部会出现剧痛,影响患者睡眠,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影响疾病的康复。病症加重、病情反复等会导致患者出现悲观现象,甚至放弃治疗,影响治疗进程。因此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交流,将疾病知识告知患者,倾听患者的诉求,对患者的担忧及疑虑告知患者,加强人文关怀,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同时将良好情绪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增强免疫力,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对于经济困难患者,医护人员要将治疗的必要性告知患者,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对于放弃治疗的患者,医护人员需告知其病症发展的恶劣性,炎症若失去控制,会导致角膜穿孔的出现,从而摘除眼球,并可能导致颅内感染的发生,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1.2.4 用药及正确点眼方法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亦有着重要的作用,疾病早期根据感染的不同程度采用药物治疗亦有区别,局部应用主要采用抗菌、抗病毒、营养角膜及促使角膜上皮生长的眼药水治疗为主,因此要将治疗及点眼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点眼前要彻底清洁双手,用棉签将下睑轻轻张开,将眼药水滴入结膜囊,同时对泪囊按压2-3分钟,从而避免药液通过泪道快速排泄或者造成中毒。在点眼时,需注意不要滴入角膜上,同时严禁按压眼球,避免造成角膜穿孔。同时需将用药时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如用药方法、眼药保存、药物副作用及禁用激素等告知患者。

1.2.5 为了预防角膜穿孔,患者进食时需食用易咀嚼、易消化食物,同时适当摄入新鲜果蔬等,患者可通过饮食促进排便,避免便秘的出现[3]。医护人员将咳嗽、打喷嚏的正确方式告知患者,避免增加眼压及腹压。严禁使用眼垫对患眼遮盖,叮嘱患者禁止碰撞眼球、用力揉眼及俯身过力等。对所有眼部操作手法告知患者,保证规范化,手法轻柔,避免对眼球造成按压。对结膜下进行注射时,需避开溃疡面,同时避免反复穿刺溃疡面。

1.2.6 医护人员可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指导教育,如患者可佩戴茶色眼镜,避免在强光下活动等,用清洁手帕擦拭分泌物等。同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正确引导。告知患者保证良好的情绪及睡眠,定期复诊等。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 结 果

2.1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角膜炎疾病知识掌握评分为(94.36±2.51)分,明显优于参考组(68.57±6.54)分,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

2.2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9%,参考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9%,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

3 讨 论

角膜炎患者多伴随外伤史,当角膜上皮细胞损伤脱落且合并感染时发生。多数角膜炎患者会伴随强度的发炎症状,如畏光、眼睑痉挛、疼痛及流泪等症状,患者视力受到严重影响,而随着病情的加重,最终可导致失明的危险。患者对疾病知识相对缺乏,不能对病症准确判断,忽视病情最终导致疾病被耽搁,因此给予患者系统的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4]。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患者对疾病知识进一步掌握,患者对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能够避开致病因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中,我院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宣传栏、黑板报、公众电视及宣传页等将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水平,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P

参考文献

[1] 张琛,邓世靖,王智群,等.激光共焦显微镜在阿米巴性角膜炎诊断中的应用[J].眼科研究,2007,25(10):772-774.

[2] 谭建兰.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05,04(02):54-55.

[3] 古广莲,成涛,梁碧,等.持续性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7,06(03):38-40.

[4] 李凤华,张思云,车玉梅.149例角膜炎患者的护理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0):203.

上一篇:医院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下一篇:临床药师参与呼吸科查房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