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飘香,领略绘本的魅力

时间:2022-10-03 05:26:41

绘本作为一种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幼儿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它的生动趣味满足了幼儿好奇的天性,同时也是幼儿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大门”,是幼儿寄托情感的精神之所。

不读绘本的孩子不会怎么样,但读了绘本的孩子一定会不一样。他们的思想会充盈起来,他们的眼睛里会多一些亮晶晶的东西,他们的脑子里会多几个问号,他们的脸上会多几丝笑容,他们的举手投足会多几分自信……

春的序曲,从封面拉开序幕。

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拿起一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封面。封面是我们对书进行预测的最重要的来源。封面是一本绘本的灵魂,从封面中我们可以解读到许多信息。对封面的仔细阅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后面的情节,从而更好地为后面的观察活动服务,所以我们在绘本阅读时通常从封面入手,由封面导入欣赏绘本。通过封面的观察我们可以了解绘本的主人公、绘本的题目,猜测故事的大概情节,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服务。我们在引导孩子一起阅读时要特别让孩子看清楚封面,也可鼓励孩子借助封面先猜测一下故事内容。多数绘本的封面都取自正文里的一幅画,但也有例外。有的封面和封底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图画,这就要求幼儿把封面与封底同时翻看了,这样才能参透其中的奥妙。可见封面也是暗藏了许多的玄机。

例如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封面上一双大大的脚的局部特写和可爱的小动物们相映成趣,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这个故事讲的是有关巨人的事情。又如在欣赏绘本《蚂蚁和西瓜》的封面时,教师一出示封面,请幼儿看看上面有什么?幼儿马上说出来是蚂蚁和西瓜,蚂蚁想吃西瓜。许多幼儿迫不及待地问我:“老师,我说的对吗?”幼儿的兴趣一下子被提高了,纷纷说想看看自己说的对不对。当幼儿看到书中的答案和自己想的是一样的,觉得很高兴。他们充满了自信,有了继续探索的兴趣。所以,带着孩子读懂封面这个小细节,是读懂整个绘本的第一步,也是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夏的凉爽,从内容品味感觉。

儿童文学家彭懿在他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一书中指出:“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有很多绘本是无字书。”

绘本中的画面应该能够让幼儿充分观察、讲述、想像,最好还能有丰富的细节给予幼儿意想不到的惊喜等待幼儿去发现,并能够和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连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起孩子的共鸣。绘本里的图画不能视为独立的绘画艺术,它不能让孩子仅停留在欣赏绘画的地步,它要使孩子以画为线索进入另一个世界,要在孩子心中创造一个立体的世界。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进行提问,这些提问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并非是幼儿的需要,并且这样的提问很多时候反而会限制幼儿的思维。在绘本阅读到中间段时,教师可以放开手脚,让幼儿观察画面的色彩、角色的表情、画面的布局等等,教师只需交代好观察的方法。幼儿观察后必定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例如和同伴交流,用动作表示等,这时候正好是教师发现孩子们理解程度的最佳机会。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帮助幼儿借助画面进行一定的想象活动。优秀的绘本综合了插画、文字两种表现形式的魅力。幼儿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口语经验,而且可以与书交流,在观察画面的过程中培养细致的观察力。优秀的绘本蕴含了多样的社会生活内容,渗透了丰富的人类情感经验。幼儿在阅读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增长知识,涵养性情,拓展思考,学习表达与交往。阅读绘本并参加相关的活动,不仅能发展孩子语言智能,同时也为发展孩子的空间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个人内省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提供了操作运用的机会。

例如绘本《亲爱的小鱼》中教师与幼儿欣赏到小鱼离开小猫后,可以借助画面体会小猫的心情,教师可以提问幼儿:“你觉得小猫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从画面的哪里看出来的?”幼儿通过两幅画面的观察对比可以感受到小猫日夜等待小鱼归来的心情。幼儿在细致观察画面中太阳位置的同时,明白了“日日夜夜”的意思。生动形象的画面将复杂的东西简化成幼儿能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呈现,可见画面的细节所带来信息能够使绘本阅读更加精彩,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千万不能忽略这些细节的品味。

秋的收获,从结局展开想象。

优秀的绘本本身就是想象和创造的结果,阅读绘本可以使幼儿的创造力受到激发,让他们的想象驰骋飞奔,突破现实时空的限制,构造出一个个有趣的想象世界。

许多绘本的结局是开放性的,会预留给孩子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因此,绘本能让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

悬念是构成故事魅力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绘本更体现了这一特点。绘本中的悬念往往通过翻页来设置,且悬念的答案一般在最后点破。因此,教师要根据绘本内容设置悬念,引导幼儿合理预测故事发展,从而引起幼儿继续阅读绘本的兴趣。

比如绘本《谁咬了我的大饼》是一本充满悬念的绘本。小猪做了一块好大的饼,累得睡着了,可它醒来一看:“咦,是谁咬了我的大饼呢?”如此一个简单的问题,却能引起幼儿一探究竟的兴趣。在被小鸟、兔子、狐狸、鳄鱼、河马各咬了一口之后,小猪仍没有找到谁咬了自己的大饼。当小猪自己咬了一口时,竟然发现牙印和偷吃大饼的牙印是一样的。悬念终于揭晓了,原来竟是这样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绘本阅读要求教师能合理地利用故事中的悬念设置疑问,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让幼儿在一次次的惊喜和失落中体会绘本阅读的乐趣。

又如绘本《胡萝卜火箭》中作者在原来的物品和联想产生的物品间,还安排了一些巧妙的连接。例如:酸奶瓶汽车喷出来的烟,样子就像挤出来的酸奶一般;蜂蜜蛋糕变成的轻轨车,看起来还是很好吃的样子;彩色铅笔做成的木筏;在水皮上画出彩虹般的线条;盆栽变成的热气球,还是要茶壶直升机来浇水。又如烟来缸飞碟的画面上,还有烟斗直升机和雪茄汽艇,“同一属性集合”的概念也隐藏其间。这许多巧妙的安排,使这本书由联想的趣味延伸到图画书的童趣;也让小朋友在阅读这本书时,除了猜谜的惊喜之外更有寻宝的乐趣。

冬的阳光,从内涵感悟生活。

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绘本为感动与快乐的源泉,让幼儿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使幼儿在阅读中心有所动、情有所感。对于绘本内涵的感悟一定要把握好度,不必明确告诉幼儿绘本所蕴含的道理,而是要在不知不觉中感动他们。

《纲要》中也指出幼儿的情感是不容忽视的,除了审美感受以外,教师还应关注和满足幼儿在阅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情感,鼓励幼儿思考问题,充分挖掘绘本中的情感。

每一个故事都有属于它的温暖。了解故事情节,认识故事人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让每个孩子得到精神的渲染与情感的浸润,用文学的美丽去唤醒孩子沉睡的心灵,用真挚的情感去荡涤心灵的尘埃。

例如优秀绘本《我爸爸》这本书是画家安东尼・布朗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来描绘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这位让孩子崇拜的爸爸不仅样样都在行、给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还温暖得像太阳一样,表达了爸爸对“我”浓浓的爱。阅读画面“爸爸常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时,我也让幼儿互做鬼脸体验“哈哈大笑”,对词语的理解就可以在体验中得以深化。

绘本教学作为一门课程正在幼儿园逐渐兴起,幼儿也正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载体熟悉绘本、走进绘本,同时也让我们老师感受到绘本的魅力所在。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对他们来说是成长的伴侣、心灵的雨露、精神的家园。一个意境优美的绘本,是每个幼儿笑的源泉,就像幼儿第二个生命。绘本的世界里充满了快乐和魅力,让幼儿徜徉于绘本的世界,领略绘本的魅力吧。

上一篇:浅谈创造性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 下一篇: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羽毛球普修课教学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