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个别学生谈话的步骤和方法

时间:2022-10-03 05:19:38

对个别学生谈话的步骤和方法

【摘 要】要教育好学生,做好差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就得先了解学生,了解和教育学生的主要方法有观察、个别谈话、掌握学生动态和调查访问等。其中个别谈话则是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具有及时、灵活、针对性强的特点。

【关键词】个别谈话 针对性强 教育转化 有效途径

要教育好学生,特别是做好差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就得先了解学生,了解和教育学生的主要方法有观察、个别谈话、掌握学生动态和调查访问等。其中个别谈话则是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具有及时、灵活、针对性强的特点。它可以深入的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提高个别谈话的有效性,是教育转化学生的有效途径。

个别谈话,转化学生的思想,是有一个过程的,探讨这种教育过程的阶段性, 是认识各个阶段的任务、作用和方法,对于提高教育效果是十分重要的。个别谈话的整个过程,按照其进行的先后顺序,一般可分为准备阶段、起始阶段、继进阶段和结束阶段。

一、准备阶段

个别谈话要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谈话前需要做一定准备,这是取得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学生、确定谈话目的和谈话内容、采取谈话的方式方法、选择谈话时间等。重点是抓好一个“知”字。知,就是了解,对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有了对学生的了解,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扬长避短,困材施教。这就是:“知之深,教之易”的道理。要了解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家庭状态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教师在充分了解了这些情况的基础上,就可以确定谈话的目的、内容、时机、场合、态度和方式。这样就能减少谈话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教育的效果。

二、起始阶段

起始阶段,就是谈话开始之后,还没有涉及实质内容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创造师生心理相容的和谐气氛,重点在一个“情”字。为下一阶段,承上启下,关系到教育进程的开展,是谈话成功的基础,对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师生要两相情愿,必须把教师的“我要谈”变成学生“要我谈”。不难想像,如果学生对教师心存疑惧或者情绪对立,必然是“话不投机半句多”,难吐真情,甚至形成僵局,不欢面散;如果学生对教师感到亲切可信,就会倾心吐胆,“心有灵犀一点通”,谈话的进程也会顺利开展,“亲其师,信其道”的寓意就在于此。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发扬民主,对学生亲切自然,态度和蔼,不要使学生感到拘束紧张,切忌主观武断,盛气凌人,我说你听,或大声训斥,损伤学生自尊心,而是要以诚相待,情真辞切,要讲究策略,善于启发学生说真话,要认真倾听学生说话,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要有不耐烦的情绪等。一句话,教师要尽力联结学生的感情,求得共同语言,把个别谈话变成学生的自我需要,为打开局面,促进谈话的进程打下基础。

三、继进阶段

继进阶段,就是谈话触及到实质性的内容,话入正题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提出存在的问题,揭示矛盾,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点是解决一“明”字。明就是明白,使学生真正明白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白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明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一阶段是谈话全过程的中心环节,效果的好坏,决定着谈话的成败,此为关键。

向学生提出问题,既要明确,又要方法合适,或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或由远及近,因势启发,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周密考虑。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原因时,主观因素、客观因素、近因、远因都不能忽视,切勿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同时要注意循循善诱,情理与共,晓理以启迪理智,动情以触动心灵。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落实奋斗目标,要具体可行,不要笼面统之,要难易适度,不要可望而不可及。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谈话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确保这一阶段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结束阶段

谈话的结束阶段决不是画蛇添足,而是第三阶段的必然延续。没有这一阶段谈话戛然而止,必然是言未尽而语终,难以得到应有的效果。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恰当作结,重点在突出一个“效”字,就是要强化效果,力求取得最佳的效果。恰当作结,就是要把握前面阶段的谈话效果,审时度势,正确处理好谈话后可能出现的两种结果,如果谈话顺利,学生认识了存在的问题,并决心加以改正,说明谈话是成功的。对这样的结果,要充分加以肯定,激励学生付诸行动,以强化效果。如果谈话不顺利,学生对顾在的问题一时还不能认识,甚至不愿意接受教育,这时教师也不能急躁,要沉得住气,尽量避免谈“僵”谈“崩”,要留有余地,以便为下一次谈话奠定基础。谈话后,教师要把谈话结果、想法或感受笔记下来,以便总结经验,选择更佳方法,取和谈话最后的成功。

对学生个别谈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的四个基本阶段形成了具有程序的统一整体。这四个阶段,可以攻在一次谈话中完成,也可以在几次谈话中完成。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更应该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去教育学生,使他们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下基础。

上一篇:关于大中专院校计算机教改质量保障研究 下一篇:口服茶碱类药物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