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住非法集资案的咽喉

时间:2022-10-03 05:06:27

扼住非法集资案的咽喉

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金融事业繁荣昌盛的局面。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龌龊肮脏的东西,非法集资便是一例。近些年来,不少媒体报道了一些地方发生的非法集资案,无一不是大案特案。面对将千百万老百姓推入痛苦深渊的非法集资,我们岂能安之若素,必须拍案惊起,大声疾呼,发动社会扼住它的咽喉。

案例揭示,触目惊心

2009年12月8日,《潇湘晨报》报道了由湖南湘潭市中院审理的一桩非法集资案。该案发生在湘西自治州吉首市。2006年10月,一个名叫陈生顺的人以挂靠的湘西吉首建筑安装总公司(以下简称吉首建安公司)名义,承建了由湘西州新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辉公司)开发的吉首机电大市场工程项目中标的部分土建工程。陈生顺拿到工程后却缺乏启动资金。他于是与新辉公司总经理肖祥新商量,决定由新辉公司作担保,向社会公开集资。为了搞到钱,陈生顺私刻公章,擅设项目经理部,给付高额月息,并进行虚假宣传骗取群众相信,从2006年10月到2008年8月,先后向38854人次非法集资,金额高达9亿多元,到案发时尚有56619万元无法归还。

2009年12月18日,《中国日报》报道了黑龙江鹤岗市一起涉及20万人、百亿资金的特大非法集资案。从2003年开始,鹤岗市雨后春笋般冒出130多家贷款中介公司。这些公司以高息为诱饵,在民间大量吸收存款,5年间,放款群众近20万人,涉及金额100多亿元。此情况延续数年,无人过问。直到2008年10月,一家叫“天达”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东窗事发,引发上百家贷款中介公司集体崩盘,还款陷入瘫痪,群众集体闹事,这才引起政府重视。据了解,这个只有70万人口的城市,各类贷款中介公司达130多家,其中35家是贷款担保公司,100多家是房产中介公司,他们都非法经营民间借贷。

2010年1月6日,《中国经济时报》刊登了一篇调查:甘肃大圣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05至2009长达4年的时间里,以出售公司股票和集资建房、建厂的名义,凭借高达8%――15%的高额利息回报为诱饵,吸引了3300余人近亿元集资款。这家公司是2002年9月经甘肃省批准成立的民营企业。自2005年起,他们就把非法集资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在社会上以中老年群众为对象,大搞非法集资活动。2008年3月,甘肃省公安厅依法对大圣公司立案侦查,目前已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其中7名已被批捕,扣押、冻结涉案资金100多万元。公司法定程序代表人、董事长齐进军已秘密非法出境。

非法集资案的出现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在甘肃兰州,坊间盛传这样一个令人心酸的事情:王菊琴的老伴系放款人,2009年住院时,他携带着一个装有向大圣公司投资的合同和收据的小箱子,听到大圣公司出事的消息,他一气之下撒手人寰,死了还紧紧地抱着箱子不肯松手。在鹤岗市,因收不回集资款而被迫自杀的人有的是。放款户纪脉习向房产中介公司放了300多万元,有一部分是欠了别人的钱,闻听钱没了,自知无路可走,只好上吊自杀。还有一姓刘的买卖人,借了父亲和姐姐的钱放款,听说钱打了水漂,其父其姐相继命赴黄泉。此外有一老太婆也因放款无归跳楼自杀。

魔鬼作祟,为何得逞

几乎每一个地方,每个年月,都有非法集资的魔鬼在作祟,都有无辜的群众被伤害,仅2009年,甘肃本地公开媒体报道的非法集资案就有8起。为什么这个魔鬼总是在人们的怨恨和诅咒下屡屡得逞呢?

一是魔鬼身上披着的政治光环迷惑了人们的眼睛。从不少案卷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几乎所有非法集资的企业都是注了册的、有政府部门批准的、因而是合法的。在这种合法外衣的掩盖下,他们不断获得来自官方和民间组织颁发的各种奖励和证书,这些成为了投资者将对政府的信任转化为对企业信任的“推手”。

二是高回报吊起了人们的胃口。非法集资企业对投资者的回报一般都比较高。有的年利率达12%、15%,甚至高达20%。贪欲之心,人皆有之。正是这种人性的贪欲给了非法集资者可乘之机。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大都是手里有富裕资金的退休或买断了工龄的职工。这部分群体投资理财方面的法律知识相对较少,查证和鉴别非法集资的技术手段相对较低,所以很容易上当。

三是目前社会上正当的投资理财途径太少。改革开放给社会创造了财富,也使人们不断富裕起来。有了余钱剩米,自然想到以钱生钱。可当今生钱的途径太少了,存银行,利息太低,进股市,风险太大。加之物价上涨带给老百姓的隐形损失明显放大,于是不少人在投资无门的时候往往病急乱投医。

四是有关部门监管乏力。分析桩桩件件非法集资案,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许多案件都是在政府部门的眼皮子底下发生的。非法集资企业中,有的是当地经济的支柱,有的企业老总是当地受宠或显赫人物,对这些单位和人员,政府部门都不可能进行有数的监管。想想,吉首的陈生顺非法集资达两年之久,鹤岗市的非法集资案历时5年,涉及20万人,兰州市的非法集资案也历时4年。这么长的时间,那么多人参与,难道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就不知晓?正如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高宏霞指出的:“出了事有司法部门管,出事之前由谁管是个空白。”广大群众对此批评得更中肯:要治病时没有人,死了后送葬倒是有人。

大敌当前,治不容缓

通过上述对非法集资案的揭示,我们看到了这一魔鬼的狰狞面目。确实,非法集资已成为了社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改革开放成果的大敌。大敌当前,我们必须全社会动员,扼住它的咽喉,制它于死命。

一是全社会都要在思想上对它引起重视。各级政府要引起重视,决不能单纯强调发展经济而漠视或放松对非法集资行为的监管和打击,要认识到一旦酿成恶果,不但不能推动经济发展,还会破坏经济,甚至引发政治问题,给当地政府的工作带来极大的不利。像鹤岗市的非法集资案发生后,政府派出了26个工作组督促催款还款。各个企业要引起重视。企业发展必须坚持依规依法,违法的事千万搞不得。像甘肃的大圣公司,最后落得个企业负债累累,企业领导身陷囹圄,教训何其惨痛。广大群众要引起重视,要知道投资理财天上不会掉馅饼,你要他的高利,他要你的老本,到头来必然是鸡飞蛋打一场空。

二是各地政府、有关部门一定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监测预警体系,要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而且要做到监管到位,制度落实,不能让非法集资有空子可钻,有空档可容。像甘肃兰州市的非法集资案发生之后,当记者到有关单位采访时,这些单位都说此事非他们所管,偌大一个省,偌大一个市,竟没有一个担硬肩的部门和单位来切实监管非法集资这类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难怪非法集资这个魔鬼能肆无忌惮,横行不止。

三是要大力宣传和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明文规定: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等商业银行业务,任何单位不得在名称中使用“银行”字样。这里表达了两个含义,一是任何公司和企业无权吸收公众存款;二是参与非法集资并因此造成经济损失的,一概不受法律保护。诸如此类法律知识,我们一定要广泛宣传。许多人之所以稀里糊涂地把钱投入到非法集资中间去,一部分人是为了追逐高利,另一部分人确实不了解相关法律。所以当他们的钱一下子“蒸发”了之后便恼羞成怒,找政府闹事,造成极坏的影响。

四是对知法犯法、非法集资的主谋者要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祸国殃民。通过对不少非法集资案的剖析,我们看到其实许多非法集资者是了解法律的,但他们为了一己之私利,不惜以损害广大群众的利益为代价,是可忍,孰不可忍?对于这种人必须严厉打击,要依照法律给予他们应得的处罚,以此警戒效尤,使想动者抛除恶念,使已动者悬崖勒马。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铲除非法集资这一毒瘤,确保经济平稳、健康、持久的发展。

上一篇:我的一次鉴宝经历 下一篇:金融诈骗为何屡屡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