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何绍基”

时间:2022-10-03 05:04:16

想得到一件价廉物真的名家书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三顾农家”,历时六年才将一副何绍基行草书四条屏珍藏于我的“宋元明清斋”。

行草四条屏 清 何绍基

六年前夏天,我在通海一个朋友带领下,来到一个名叫甸心寨子的王姓人家。主人从阁楼上抱下一堆旧字画给我们看,其中有不少云南名家的书画真迹,还有一副何绍基行草四条屏。我喜出望外,正和老人讨价时,从外面进来一位中年妇女,连声说不卖不卖。老人急忙收起旧字画,低声道:“这是我儿媳,她说不卖我也无法,对不起了。这样吧,你们老远来一趟也不容易,随便卖一幅给你吧!”好比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我的心凉透了。无奈之下,只好对老人说,如以后要卖,无论如何要留给我。

回到家,梦牵魂绕的都是何绍基的四条屏。但人家不卖,也无法可想。一搁两年多,想起这事,心中嘀咕,不知还在不在?遂于1995年夏天又赶到他家。儿媳不在,心想这回有希望了。谁知老人满腹心事,说东西还在,但是儿媳不让卖,并说如卖了,就把他老两口赶出去住。乡下不比城里,我们吃住都是和儿子在一起,不能因这事而得罪儿媳,望我谅解。见他人这样说,我也只好安慰他,等以后有机会再说。老人领我去阁楼上,顶棚上堆满了旧字画,少说也有20多幅,甚至裱顶棚的居然也是旧字画,我既吃惊,又惋惜。我随便翻看了一下,都是解放前的旧裱,由于保管不善,有的已被虫蛀鼠咬,甚为心疼。

真是好事多磨。时间又过去了4年多。那些字画还在吗?我心里始终放不下。1999年春节前,我又赶到老人家里,乍见之下,他一下子认不出我来了。寒暄之后,我急忙问那些字画。老人叹了口气,说:“这几年你没有来,又和你联系不上,打了几次电话,说你已调工作了。后来,我的几个孙子、孙女上学,费用开支大,被我儿媳卖了一批,真对不起你啊!”我一听,不由倒吸一口凉气,盯着老人问:“全卖掉了?”老人望着我笑笑:“哪能呢?我悄悄把前两次你看过的那包字画藏了起来。事后,我对儿媳说,这些东西要留给你。儿媳说你不会来了,让我不要留了。但我相信你一定会来。”我感动得一个劲地道谢。正在这时,他的儿媳回来了,我暗自叫苦。老人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你不用担心,这次她不会阻拦了!”果然,他儿媳冲我点点头,笑着说:“这是我爹特地留给你的,这回你不会白跑了!”老人从楼上取下那包旧字画,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一看,果然是我“朝思暮想”的何绍基行草书四条屏。盼了6年之久的古代艺术珍品,今天终于到了我的手里!

这一副何绍基行草书四条屏,为纸本,纵178厘米,横46.5厘米,款:“癸卯七月书于眉州试院道州何绍基”,钤白文“何绍基印”、朱文印“子贞”,写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何绍基时年44岁。作品气韵生动,神采焕发,实为不可多得的神品。我的泪水不知不觉涌满眼眶,感慨万千。昔有刘备“三顾茅庐”,如今我魂牵梦绕六年之久,“三顾何绍基”。我喜极而泣,不仅因为得到了心仪已久的藏品,而且看到乡村老人一颗善良的心,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呢?

责编昭林

上一篇:坚守内心纯净的画家李文亮 下一篇:驳《古瓷大珍离我们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