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教并重”教学结构的分析

时间:2022-10-03 04:42:01

对“学教并重”教学结构的分析

摘 要:目前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学教并重”教学结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精心进行教学设计,采用混合型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有导学、有控制的教学。

关键词:学教并重 教学结构 教学设计

教学结构是指组成教学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学教并重”教学结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一、“学教并重”的教学准备

1.建立和谐友好的合作型师生关系

合作型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以学生主动发展、终身发展为目的建立起来的以平等、合作、和谐为特征的师生共同完善人格的关系。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既可以通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工作关系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教师长”和“学生幼”的伦理关系表现出来,还可以通过师生间以情感为基础的心理关系表现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自觉消解权威,打破专制,给学生独立行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出现,有目的地与学生合作,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合作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师要信任学生。教师的信任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成人社会对学生的接受与认可,教师的信任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有勇气与教师合作,向教师敞开心扉,缩小与教师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自由创造。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以及学生的自信是合作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必要条件。

再次,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需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融入真诚的情感,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以学生为本是建立合作型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

最后,教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可分为评价性理解和移情性理解两种。评价性理解指教师在考查学生时,预先用自己的框框给以相对评价,借以了解学生的一种方法;移情性理解指教师在考查学生时,并不是用主观预想的框框来看待对方,而是以同情的态度体验学生本身的所感、所想来理解的方法。教师应该将两种理解结合起来全面地理解学生,为学生着想。教师不仅要理解学生,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学生。教师要允许学生表露自己的情感,不管是令人高兴的,还是让人不快的,教师应该接受这些表露,并由衷地表示欢迎。教师在理解基础上对学生的接受不仅能加深师生间的情感,而且能为建立合作型师生关系提供必要的心理保障。

2.进行“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

何克抗教授提出,“学教并重”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主要有讲授型(同步与异步)模式、个别辅导模式、讨论学习模式、探索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教学设计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前者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即通过各种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诱发学习的内因);后者则是为学生主动建构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学习的外因)。教学设计的设计对象有三: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和媒体传递,并且这三个设计对象构成了层次关系。

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设计内容来看待,学习活动的设计最终表现为对学习任务的设计,通过规定学习者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成果形式、活动内容、活动策略和方法来引发学习者内部的认知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学习者心理机能的目的。学习环境的设计主要表现为对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整合。媒体传递设计的任务是决定通过何种媒体形式、按照何种呈现顺序、以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向学习者传递信息。课堂讲授的设计以及教学媒体材料的设计和开发就属于这个层面的活动。媒体传递是最边缘层次的设计活动。

3.提供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环境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的课程教学加以整合,能够为“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首先,多媒体技术能够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信息,能为学习者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过的内容的10%,自己听到过的内容的20%,自己看到过的内容的30%,自己既听到又看到的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达过的内容的70%。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所学内容,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其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其次,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人机交互(人机合作)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超媒体特性与交互特性的有机组合,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像俱全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及时给予反馈和提示。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第三,计算机网络特性极易实现协作式学习,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高级认知能力和合作精神。

协作式学习就是多个学习者,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的观点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综合,集思广益,解决问题。这种学习不仅对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大有好处,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加强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式学习,不受空间、时间、身份、国界的限制,因此,日益受到国际上愈来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研究。Internet的协作式学习有讨论、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模式。可以说,协作式学习是最能体现网络特性的,也是最有利于信息社会新型人才能力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之一。

二、“学教并重”教学实施

1.整合多种媒体资源

现代教学媒体资源丰富但不成系统,资源间缺少必要的整合,我们要让资源进行合作,减少资源载体的数量和种类,在已有各种媒体资源的基础上,对各个媒体资源进行整合,串接成一个完整教、学资源系统,涵盖基本学习内容、综合训练和测试与评价。并通过网络进行内容扩展,满足合作探究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

2.采取混合型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条采取混合型的教学模式。既有讲授模式,通过教师的异步讲授,讲解学习的重点难点等,同时配合教师线上同步学习辅导;又在单元学习中体现了个别辅导模式,在每一个学习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以多媒体形式展示各模块的学习内容,在每个模块中按知识与技能掌握的难度,安排了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并按照每个学习任务的不同目的与要求,采用不同的练习与交互方式。每个学习任务的最后完成以自我测试的形式体现,并将测试结果实时反馈给学生,同时给予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另外,利用教学课件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的小型资源库和扩展资源。学生可以方便地利用网上扩展的学习资源,参加网上教学活动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线上的交互。

3.引导、控制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过程的有效落实与监控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无论学生进行的是线下或线上学习,学习控制技术都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正如何克抗教授所说:“学教并重”教学结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既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导学作用如何发挥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至关重要。每个学习单元都要有教师进行必要的知识讲授和导学,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如何进行学习研究,如何使用教、学系统,并提供学习方法的介绍,做练习的提示帮助等。

发挥网络的作用,加强学习过程监控,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记录和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进度,继而引导并落实学习过程,加强学习过程中的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论与思考

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为“学教并重”教学结构提供了理论支撑,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为“学教并重”教学结构创造了和谐的人文环境,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若能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有机整合,将促进教学系统中诸要素的优化组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造理想的教学环境,而这样的教学环境正是创建新型的“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所必需的。

在“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中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要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既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供灵活的学习机会,支持积极的学习体验;要解决好教学设计和技术实现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与技术实现应相互作用,以教学设计为先导,技术实现为基础,更需要教学设计与技术实现人员的紧密配合与共同努力作保证;要重视学习资源的整合性、针对性、适用性、时效性、拓展性。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网络教学结构与网络教学模式探讨[DL].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际http//www.省略/20010829/209326.shtml.

[2]何克抗.2004年全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讲稿[J].厦门.

[3]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张建伟.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3).

上一篇:关于我国高考保送生制度的研究综述 下一篇:后现代主义与课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