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节能减排” 优化产业结构

时间:2022-10-03 03:00:38

坚持“节能减排” 优化产业结构

一、 背景材料

长期以来,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世界资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严重。为此,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是2007年全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而且是落实“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热点分析

(一) “节能减排”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 紧迫性: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上是属于粗放型的,至今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由于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资源、人口、环境压力加大,因而必须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2. 重要性:“节能减排”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 “节能减排”的目标

1. 到2010年,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

2. 力争使环境污染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自然生态基本达到良性循环,城乡生产生活环境清洁、优美,环境状况基本上能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相适应。

(三) “节能减排”的措施

1. “节能”措施:(1) 重视能源的开发和生产环节中的节约。在能源开发中,避免盲目、低效率开采,加大回采率;在能源生产中,注重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避免浪费。(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通过推广节能技术,实现技术节能;通过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实现管理节能。(3)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广泛应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使产业结构更加适应我国的资源环境和人口状况。(4) 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完善土地、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制定促进节约能源的税收政策和制度,确保节约目标的实现。(5) 营造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社会氛围。让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成为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全体人民的行为取向,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和导向作用,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和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营造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社会氛围,使全社会都积极投身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之中。

2. “减排”措施:(1) 实行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2) 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3) 开展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4) 发展适合控制污染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5) 注意全面规划和合理布局。通过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产业以及充分利用自然净化能力的合理布局来控制环境污染。

三、 试题链接

1. 由于能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致使美好的环境遭到了破坏。这体现了

A. 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B. 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C.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D.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 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国把实木地板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从价格机制看,上述做法之所以能够节约木材资源,是因为征收消费税会导致实木地板

A. 销售价格降低,消费者需求量增加

B. 销售价格降低,生产企业供给量减少

C. 销售价格提高,消费者需求量减少

D. 销售价格提高,生产企业供给量增加

3. 2006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人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对住宅、汽车、环境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这说明

A. 人们的消费具有生产功能

B. 消费水平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

C. 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增大

D. 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了生产结构的进步

“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是我国2007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回答4~6题。

4. 国栋公司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农业废弃物“秸秆”为原料,生产出节能建筑材料――人造板,不仅解决了焚烧废弃物带来的污染,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这种“变废为宝”的生产方式揭示了

A. 实践的根本任务是抓住事物的本质

B.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C.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5. 这种环保节能的生产方式

①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具体表现 ②能优化资源组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③显示出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能获得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④ D. ③

6. 新型节能降耗产品蕴含着巨大的商机。2008年北京“奥组委”有关负责人根据绿色奥运的理念,选用了国栋公司生产的10万套办公家具和居住家具。这表明

A.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B. 社会生产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C. 新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D.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也决定生产

2006年9月28日,中国的“人造太阳”首次成功放电。回答7~8题。

7. 根据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我国成功研制出全球最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太阳”。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这表明人类

①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决定自然界的发展②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必须尊重自然③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造福于人类④在利用自然物质时必须承认其属性和规律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③④

8. “人造太阳”产生的巨大清洁能源有利于

①缓解我国能源短缺问题②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③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④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A. ①②③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1997年至2000年,上海市政府加大节能科技创新力度,投入节能技术改造资金23.2亿元,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装备,改造传统的工艺、设备,共开发了304种节能产品和技术,直接给企业带来7.65亿元的经济效益。根据市政府制定的《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开展节能监察,3年内共抽检了178家设计院提供的685个项目,查获设计中采用淘汰产品、未按规定编制节能计划和在计量、照明、空调等方面存在的违规事实共785次,并对部分设计院签发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改正。

(1) 材料一显示了什么经济信息?有什么启示?

(2) 联系材料一、二,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海市政府的做法。

【参考答案】

1. A2. C3. B4. B5. B6. C7. D8. C

9. (1) 经济信息:按单位GDP(1万元)能源消耗量计算,2000年比1997年节约了0.21吨煤,3年节约能源达1000万吨煤,减排CO2 2620万吨、SO2 8.5万吨,使空气清洁度有很大改善。启示:必须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才能为老百姓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

(2) ①上海市政府作为国家机关应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加大节能科技创新力度,淘汰耗能大、污染重的产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等都是行使上述职能的具体表现。②依法治国是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上海市政府制定地方行政法规《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确保节能减排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按照《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开展节能减排的监察工作,对部分设计院签发责令整改通知书,是依法行政的体现。③对人民负责是国家机关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上海市政府作为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遵循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原则,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一方面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为老百姓的生存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上一篇:“高峡出平湖” 下一篇:完形填空训练:An Old and Blind Wo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