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讯对人的自由的影响

时间:2022-10-03 02:11:56

即时通讯对人的自由的影响

摘要: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网络与信息的时代,我们的日常生活已被电子科技包围得密不透风,我们也越来越感觉到社会正在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在随着社会经历变化。我们可能会觉得没有了束缚,自由了,但是现实是如此吗?本文以即时通讯的简单工具入手,探讨在其发展过程中人的自由现状。

关键词:即时通讯 人 自由

还记得以前穿街过巷的邮递员在吆喝:“某某某,信。”在那个时候,人们的主要通讯工具主要还是靠书信。如今,电话和网络已经非常普及,成了人们日常比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即时通讯随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是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等的现代化业务。通过即时通讯工具除了发送文字,还能发送图片、视频、音乐等等,这些都是传统书信和电话所不能的。

那到底什么是即时通讯呢?即时通讯,instant massaging,简称IM,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上的解释是:a type of service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that allows you to quickly exchange written messages with people that you know(互联网上提供的一种服务,可以使你与认识的人快速交换文字消息)。是指能够即时发送和接收互联网消息等的业务。即时通讯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它已经发展成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企业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是一种终端连网即时通讯网络的服务。即时通讯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状态信息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在线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IM一直“被认为是现代交流方式的象征,是迄今为止对人类社会生活改变最为深刻的一种网络新形态”。

即时通讯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路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即时通讯按使用用途分为企业即时通讯和网站即时通讯;根据装载的对象又可分为手机即时通讯和PC即时通讯,手机即时通讯代表是短信,PC即时通讯有如:YY语音、QQ、MSN、新浪UC、阿里旺旺等应用形式。

即时通讯一般分三种情况:一是共时共地的,例如现在的网络聊天;二是是共时异地的;还可以是异时异地的,对方不在线也能发送消息。

就拿目前在中国最受欢迎的一款即时通讯工具腾讯QQ来说,1999年2月,腾讯自主开发了基于Internet的即时通信网络工具——腾讯即时通信(Tencent Instant Messenger,简称TIM或腾讯QQ)。经过十几年时间的发展,现在腾讯QQ注册用户超过10亿,活跃用户5.2亿,1亿人同时在线。腾讯QQ成为中国最大的即时通信服务网络。

即时通讯从最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到如今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沟通的工具,它的迅速发展也给我带来了思考。我们冷静下来面对这个一开始就存在的问题:人类交流的状况由于即时通讯的发展而变的更加便捷、准确了吗?即时通讯这一新鲜事物的出现到底带给我们的是使人类更加自由,亦或是变得不自由呢?当即时通讯手段变成了有力的压迫工具时,生活与其中的现代人怎样才能保持自由?

自由的一般意义可定义为人的一种状态,即他的行动不受除自己意志和及天性外的任何限制。

自由一词就其本意,指的是没有阻碍的状况自由是一种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舒适和谐的心理状态。自由既有为所欲为的权力又有不损害他人责任义务。

康德说:"自由就是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吗?"如果我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如果这就叫做自由,康德说,这种思想就太肤浅了,所以他反过来讲了一句很伟大的话,康德说:"自由是我不要做什么就能够不做什么",这才是真正的自由。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不是自由,乃是野蛮鲁莽,放纵,就如:我要烧国旗就烧国旗,要锯旗竿就锯旗竿,要打你就打你,要杀你就杀你,这一类行为,并不是自由,而是无法无天,是乱来。但是,当你发现你生活中有什么事情你做错了,你说:"我不做了,我不要再做了!"而你果真就能不做了,那才是真正的自由。

归根结底,自由是在人明确一项行动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后,享有的自己决定这项行动,成为行动原因的一种能力。

那么即时通讯到底对人类的自由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将在下面做一些探讨。

即时通讯对人的自由的影响可以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来阐述:

从身体方面分析,即时通讯使我们更加自由。

第一:即时通讯的产生和发展使空间和距离的概念缩短了,它克服了人类行为的空间和距离障碍,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的空间自由。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方便、快捷的交流和生活方式。我们可以不仅仅是用打电话、发邮件的方式来沟通。即使是远隔万里,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即时通讯的一个工具来“面对面”交流,就像是腾讯QQ软件中的视频就可以做到。

第二:即时通讯代替了触摸——这一建立关系的最直接方式。使我们身体上更加的自由。

我们可以不用出门去商店就可以看到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需要触摸到实物就可以选择,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与店家交流,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这些阿里旺旺就可以做到。

从心理方面看,即时通讯使我们变得不自由了。

第一:即时通讯的产生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手机问世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心理疾病——强迫症,同样,强迫症现在不仅仅存在于手机中,很多人离不开人人,离不开QQ,离不开微博,离不开又何来自由一说。即时通讯的强迫症也越来越成为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第二:缺少了面对面,也就缺少了准确度和信任。

即时通讯交流相对于传统交流方式的最大的不同就是是否是面对面,即“在场”与“不在场”。“在场”与“不在场”是指言语交往生活中受话者的真实状态。

“在场”是一种直接的人际交流,双方对话的时候,不用处处交代背景材料,甚至不必把话说完,但又不影响意义的理解。而“不在场”则是一种间接交流,首先要求对话者交代相关的背景材料,其次要求说话者说的具体、准确。

在即时通讯中,受话者不在场,但在说话者意识中,对方又仿佛在场,造成一种对话语境的错位感,从而带来一定意义解读的困难。而我们又习惯于按照“面对面”的方式来处理对话,有可能就会在交流过程中出现误解或错误。

因为受话者的不在场,缺少了人际交往中的面对面,也就意味着在交流中不可能会看到对方的全部,这个交往过程有可能就是虚伪的。对方传递给你的信息也有可能是假的。

第三:即时通讯信息的公开化会使人更加不自由。

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状态信息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在线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如果你的即时通讯软件在线,你就不得不经受来自熟悉、不熟悉、甚至是陌生人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选择的自由。

不仅仅如此,很多的即时通讯软件提供了使用者的个人信息,比如手机号码,籍贯,家庭住址,生日等等。这些信息会被很多人看到,甚至被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搜集、利用。在你的私人信息被公开的时候,你的自由也在一定意义上被侵犯。

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世界里,空间距离的意义变得原来越小,人也越来越来渺小,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作为世界和社会关系的主体——人。更多高科技产品的产生式为了让人类更加的自由,我们为了追求自由创造出了即时通讯,但是即时通讯却反过来影响了我们的自由。

有了看似便捷的即时通讯,人们很容易舍弃最原初的交流方式——面对面对话,同时也一起舍弃了鲜活的触摸、声音、眼神,我们不再“在场”,情感的流动趋于缓慢,甚至停滞。面对永恒存在的交流鸿沟,我们要做的不是沉溺于虚假的“面对面”之中,而是“手挽手”“, 亲临现场”,关爱彼此。

参考文献:

[1]李树琴.段素革 译.巴蒂斯塔·莫迪恩 著[M].哲学人类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史蓉蓉.虚假的“面对面”——即时通讯对人际交流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09

[3]卢媛.即时通讯与人的自由[D].成都理工大学.2011.

[4]郭旭光.网络聊天[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5]李旻 李东阳.即时通讯工具与人的自由[J.]赤峰学院学报(哲社版).2012

作者简介:龚焕焕(1989.6-),女,汉,山东枣庄人,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与社会。

上一篇:借“破8”下转型狠手 下一篇:如何提高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