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场做出大文章

时间:2022-10-03 01:50:10

小林场做出大文章

江苏常熟虞山林场的发展,称得上小林场做出大文章的典范。这个只有总人口4200人、在册职工2179人的全国最小的国营林场,近几年来,场党委一班人紧扣围绕创建和谐林场和争当全国国有林场排头兵这一目标,立足创新、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使小林场做出了大文章。2003年新一届党委班子调整后,新任场党委书记、场长张正明提出了“创新思路谋发展、项项工作争一流”的工作目标,确立发展新理念,全力打造生态林场、活力林场、平安林场、和谐林场。经过三年的努力,使虞山得到更好保护,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场上下安全稳定,职工收入不断提高,出现了政通人和、欣欣向荣的喜人局面。由于林场较小,人口较少,党委有针对性提出了“不比总量比人均,不比数量比质量,不比规模比特色,不比最好比更好”的新思路和“现有企业抓技改、利用优势抓招商、利用特色抓三产”的新举措。经过三年的实践,成效明显,各项经济指标增幅每年都在30%以上,特别是2005年,全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6亿元,实现财政收入9826万元,完成一般预算收入5821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收入2.3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入1.6亿元,职工人均收入超过13000元,各项人均指标居全国前列,先后被评为“全国国有林场百佳单位”、“全国国有林场十大标兵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江苏省护林防火先进单位”等荣誉。

虞山作为常熟历史文化的根,而备受全市人民所关注。林场作为虞山的守护神和保护开发建设单位,长期致力于虞山的科学管理。特别是在强调环境和谐的今天,虞山林场更是把营造青山常在、碧水常流、清闲宜人的人文环境以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家园作为己任,全面提升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品位。林场着力打造虞山生态文化品牌,精心构建和谐林场发展体系,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的特色之路,创出了最小的林场产生最大效益的辉煌成就。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能大胆冲破思想障碍,虞山林场党委一班人以敏锐的创新思路,使虞山林场创造了许多以小博大的业绩。在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方面,林场党委针对机制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先后实施了管理区合并,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大调动了全场两级干部的积极性。同时还实施了企业改制、事业工人翻牌、招待费用改革、用车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使全场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林场积累了较强的经济实力,仅2005年,林场可用财力就达到3200万元。为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改善职工生活环境提供了保证。近三年来,全场共投入近千万元实施了改厕、改水工程,使全场户厕所配套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投资200多万元实施了有线电视、广播通响工程,有线电视入户率、广播通响率达到100%,投资300多万元实施了道路亮化工程,全场100多公里主次干道路灯全部贯通。全场职工都办理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800多名老年职工按月领取200元左右的保养金、保暖费、冷饮费、过节费等。医疗费按年龄分别报销70%和75%。场部请来同济大学对全场居民住房的整体布局进行了规划。目前,三个居民新村基本形成。全场200多公里长的村级道路全部硬化,房屋全部白化,居民房前屋后美化绿化,有一定年代的居民私有树木由场部挂牌出资请居民进行保护,卫生长效保洁落到实处,免费为每户家庭安装了红外线防盗报警器,保安、联防、志愿者、护村哨为一体的治安网络,有效控制和减少了各类案件的发生。

走进今天的虞山林场,会使你耳目一新,两个现代化的工业小区已基本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林场,美丽的虞山在一代又一代林场人的保护下,更加郁郁葱葱,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去年场部投资近千万元实施的虞山半封闭管理和散坟搬迁,更使虞山焕发出新的活力。投资700余万元建设的护林防火电子监控对虞山全覆盖,有效控制和减少了森林火警的发生。三产服务业的发展和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使虞山林场成为附近大中城市游客首选的休闲度假胜地,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清新宜人的居住环境,健全到位的社会保障,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使虞山林场充满了魅力。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在视察虞山林场后,称赞虞山林场是全国国有林场和谐发展的一面旗帜。

上一篇:“门前三包”IC卡:让城市管理变简单 下一篇: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