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加快服务业发展和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2-10-03 01:47:44

在全市加快服务业发展和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这个会议非常重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精神,总结回顾我市“十五”服务业发展成就,安排部署“十一五”服务业发展重点和任务。等下,明华书记、崇谷市长、省发改委欧阳彪副主任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充分肯定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显著成绩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级各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服务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贡献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服务业素质不断提升。“十五”以来,全市服务业快速发展,在规模总量上仅次于长沙,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由*年的116.06亿元提高到*年的213.08亿元,五年净增97.02亿元,超额完成“十五”目标,年均增速为10.52%,占GDP的比重为36%,对GDP的贡献率为33.1%。*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41.91亿元,增速为13.4%。

(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土地、矿产拍卖、房地产、人才、金融、科技、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全面启动,营利业发展速度加快。非国有经济占服务业的比重明显提高,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已达90%以上,公路、水路货运量的84%为非国有经济。本地一批服务业在做强做优上成效明显,如香江百货、林隐酒楼、雁城宾馆、神龙大酒店、曲园酒楼、华源大市场等等,已成为本地服务业发展明星。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家润多、肯德基、麦当劳、晶珠、步步高、广百百货、国美电器等众多知名品牌公司陆续落户我市。

(三)就业功能不断增强。全市服务业从业人数一直稳步增长,到*年底,从业总人数已达122.6万人,据调查,我市下岗失业人员70%进入服务业再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近一半转移到服务业,如旅游业从业总人数达10万以上,保险业达*人以上,物业管理达*人以上。五一大市场安排了各类就业人员3400多人,*商业城、华源大市场安排从业人员也都在*人以上,全市社区服务中心(站)达163个,各类便民设施、网点场所达1.3万处,安排就业人员近3万人,这对解决城乡就业、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财税贡献不断加大。“十五”期间,全市服务业税费总收入由*年的12.6亿元增加到*年的20.08亿元,五年净增7.48亿元,比重逐年提高,作用愈加明显。*年,全市服务业实现费税收入25.03亿元,占了地方财政总收入的“半壁江山”,服条业已经成为了我市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特别是明华书记、崇谷市长高度重视;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扎实工作,得益于各服务企业的艰苦努力。我市在探索和推进服务业发展中,也逐步摸索、积累、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一是强化规划引导。坚持把发展服务业摆在重要位置,编制了全市“十五”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各有关部门、行业也相应组织编制了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物流等一系列专项发展规划,各县市区也都编制了本区域重点行业的发展规划,在思路、目标、布局等方面,引导服务业快速发展。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坚持从服务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难点问题入手,研究提出具体政策。我市相应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旅游业、商贸流通业、农业休闲产业等一批具体的政策意见,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等,解决了一些制约发展的具体问题。三是强化资金引导。坚持发挥省市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带动作用,积极争取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十五”期间我市争取国家和省里服务业发展资金4.33亿元,市本级财政投入每年都在1亿元以上,我市在农民工跨地区就业、中心城市社区服务、万村千乡、旅游、商贸等方面,建设了一批影响面广、带动力大的示范项目,有效调动了社会力量的投入。四是强化改革引导。坚持运用市场思维、市场机制、市场手段,在思想观念、管理模式、工作方法等方面,推动服务业的改革创新。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市服务业的发展还存在层次偏低、规模偏小、功能偏弱等问题,增长方式传统粗放,产业扩量提质任务艰巨,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我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6%,与沿海地区的50%、发达国家的70%比,低了10-30个百分点,发展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工作中,还有认识不够、引导不够、创新不够等问题,体制、机制的制约因素有待消除,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这些问题和矛盾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研究,认真解决。

二、理清思路,努力推进服务业的二次创业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服务业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三次产业结构将由以工业为主向工业和服务业并重,进而向服务业为主转变。“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服务业的地位将更为突出,作用将更为明显。可以说,当前我市的服务业,无论是市场机制、增长方式,还是管理模式,都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因此,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科学定位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和思路。

(一)要把握三大潮流。一是经济发展由农业经济转入工业经济的潮流。当前,工业化正由中期向后期加快推进,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已成为全球产业经济发展的主流,现代服务业正迅速向现代制造业生产前期的研发、设计,中期的管理、融资,后期的物流、销售,进行全过程的渗透。表明服务业不仅是当前的基础产业,而且正加速上升为后工业时代的支柱产业。二是社会进步由乡村时代转入城镇时代的潮流。“十五”期间,我市城镇化水平以年均1.28个百分点的增量发展,享受城市文明、现代服务的人口日益增多,为商贸、餐饮、教育、医疗等服务业带来了广泛的市场需求。这表明服务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特别是在城市服务业方面正孕育着巨大的产业空间。三是管理体制由传统计划型转入市场型的潮流。我国市场化程度已达到70%左右,“十一五”我们将完成入世的后过渡期,并致力于打破城乡的深度推进,表明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兼顾公平和效率,运行机制越来越注重高效和灵活,管理模式越来越趋向多元和规范。

(二)要抢抓三大机遇。一是产业转移的机遇。当前,全球经济“服务业化”趋势日益明显,服务业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目前,全球服务业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占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十一五”,随着服务业对外开放承诺的兑现,我们将迎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良好商机。同时,随着泛珠合作、长三角地区开发的深入推进,港澳和省外资本也将更大规模地进入我市现代物流、商务、信息等服务领域。二是中部崛起的机遇。去年,中央下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这一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市发挥资源、人才、区位优势,加快形成资源—人文—旅游、科教—人才—信息、区位—交通—物流等服务业发展的产业链条,为我市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增强农民购买力;有利于扩大农业对生产业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增强服务业规模效应,为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三)要适应三大需求。一是新型工业化的需求。“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新型工业化带动“三化”的战略,力争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380亿元,年均增长15%,GDP能耗下降15%。要适应工业化提速的要求,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促进服务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为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后工业化时代积蓄能量、奠定基础。这也是当前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二是城镇化的需求。预计到2010年,我市城镇化率将由目前的37%提高到45%左右,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50万人。按我市*年城乡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差额1452元计算,每年可增加105亿元的服务消费。要适应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要求,大力发展消费业及旅游等特色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三是市场化的需求。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是大趋势,而自主创新、自主创意是当前市场的紧缺资源。数据表明,目前,全球创意经济每天创造产值220亿美元;10年来,英国整体经济增长70%,而创意产业增长了93%。要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充分利用我市科技、教育、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湖湘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加快发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设计、广告、策划等创意产业,促进服务领域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这是构筑硬实力和软件实力的基石,也是致力于建设和谐*的需要。

三、明确重点,突出强化服务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服务业涉及20多个行业,行业多、范围广。加快服务业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十一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我市服务业要保持年均11.8%的增速,到2010年,总量要达到383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7.3%。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结合市情实际、立足现实基础、挖掘内在潜力,重点引导、重点扶持、重点推进。

(一)大力发展生产业。这既是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推进工业化的战略举措。要围绕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三化”战略,加快生产的集聚发展,推动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形成与工业化战略相适应,与工业化水平相吻合的产业服务支撑体系。力争到2010年,生产业增加值达到13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7.5%,占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到36%以上。突出抓好6大行业的发展。

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交通、资源、商贸的优势,积极融入国家、省物流产业加快发展机遇之中,重点抓好白沙、松茶物流园区的发展规划,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做强做大一批物流中心、配送基地,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构建物流标准化体系。力争到2010年,全社会物流总成本下降到18.5%。

金融服务业:以培育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组织体系为基础,加速金融现代化。银行业,重点是稳步推进国有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加快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重组;证券业,重点是发展企业改制辅导、股权分置改革、上市保荐、并购重组、风险投资等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重点是开发责任保险、企业年金等新产品,积极发展各类经纪、公司和公估机构。力争到2010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达到12.5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

商务服务业:按照专业分工和国际标准,拓宽行业体系,提高服务水平。重点是:壮大法律、会计、审计、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规模;鼓励发展创意企业,形成创意产业与优势产业互动融合的产业链集群;支持专业展览公司和会展企业的发展,培育形成1-2个国内外知名的会展品牌;加快城区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形成“五区一线”的空间发展格局。规范完善人才培训、职业中介服务体系,提高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比重。力争“十一五”期间,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信息服务业:支持公益性和面向市场的商用数据库建设,以信息化试点城市为契机,以电子政务为龙头,以企业信息化为重点,以社区信息化为纽带,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努力构建起以“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技术应用集约化”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基本框架。到2010年,互联网用户达到50万户,固定电话达到150万户,移动电话达到200万户,总产值年均增长18%以上,经济总量达40亿元。

科技服务业: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成果转化,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加强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成果与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体系、商品条码服务体系和标准技术法规信息资源系统等建设,建立和完善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体系。力争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5%以上。到2010年,建设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

农业服务业:服务新农村建设,围绕“三农”,突出抓好产前的种苗服务、产中的农技服务、产后的市场服务,以及农民培训服务,完善良种培育、农技应用、疫病防控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适合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遍布城乡的市场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休闲经济。到2010年,培育出100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全市形成28家过亿元的区域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争创1-2个劳务输出品牌。

(二)规范提升消费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扩大消费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提升消费服务业和新兴行业。重点抓好5大领域。

批零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仓储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推进流通现代化、规模化。合理调整城市商业网点布局,支持大中型超市向乡村延伸,配合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规范改造现有综合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完善城乡市场网络。培育4家销售收入过10亿,28家过亿元的市场(商场)。力争“十一五”期间,引进4家以上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批零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

餐饮业:以湘菜土菜产业为龙头,重点培育湘菜名厨、名品、名店,发展湘菜正餐、快餐、风味小吃和特色食品,推广衡东土菜、南岳素菜等美食名品,推行餐饮业评等、定级、授牌等活动,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推进餐饮业品牌连锁经营,壮大产业规模。力争“十一五”期间,餐饮业零售额年均增长18%以上。

养老服务业:适应养老服务市场需求,重点发展社区服务养老产业,培育形成3个以上接待人数达1000人以上的养老服务企业。加快扩张养老服务、医疗康复、娱乐健身、旅游、老年食品与用品等产业链。到2010年,基本形成社会养老和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异地互动养老、综合型养老与专业型养老相结合、城乡统筹协调的养老服务产业体系;非国有投资养老服务机构占养老服务机构总数的50%以上。

房地产业:要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新形势,积极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普通商品房,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搞活二、三级市场,放开租赁市场。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交易市场服务功能,形成集交易手续办理、产权登记发证、经纪、评估、担保、拍卖、保险、贷款为一体的专业化、规范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行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分业经营,完善物业管理招投标制度。力争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43亿,年均增长9%以上。

社区服务业:这是一个新兴行业,也是社会力量、民营资本最易进入、最好创业的一个领域。要围绕构建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拓宽家政、托育等服务内容,壮大品牌企业,建设组织网络化、制度规范化、队伍专业化、设施配套化的社区服务体系。争取到2010年,全市建设完善21个社区服务中心和157个社区服务站,打造一批精品开发小区,从业人数达到5万人,增加值年均增速12%以上。

(三)做大做强特色服务业。我市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拥有知名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既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是软实力的象征。

旅游业: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整合城区旅游资源,建立以南岳为龙头、城区为中心的辐射全市的大旅游格局。要实现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转变,关键在于产业化。要充分发挥旅游作为一个天然的大市场、大卖场的优势,选择、培育、壮大一批有市场、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鼓励、支持、引导一批骨干企业发展,开发、整合、提升一批高品味的旅游商品,充实、建立、完善一批专业素质高、覆盖范围广的营销网络,抢占国内外市场的最大份额,实现产业链的最大延伸,促进旅游产业的几何式增长。要进一步打造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力争到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20%,我市成为中部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文化产业:立足地方特色文化,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和名牌战略,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积极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娱演艺、体育服务等产业,创作适合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扶植文体机构,做强*广电和*报业,发展*花鼓戏、湘剧和祁剧,办好南岳佛道教音乐会。力争到2010年文化产业总产值达53.8亿元,年均增长20%。

四、开拓进取,推进全市服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我市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制定,蓝图已经绘就。要完成规划目标,必须从现在开始,抓起步、抓启动、抓实施。要重点抓好以下4项工作:

(一)抓重大政策的落实。今年主要是落实三大政策:一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二是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生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指导意见》;三是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各部门、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抓紧调研、创新思路,提出配套的实施意见和可操作的办法,真正拿出一些对服务业发展管用的政策措施。为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特别是市县发改部门,要把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和改革作为一项重要职能,注重做好4项工作:一是机构,要加强;二是人员,要充实;三是经费,要保证;四是投入,要增加。要与国家和省引导资金配套,不断增强对服务业发展的引导、协调功能。

(二)抓重大工程的建设。服务业是一个投资多元化比较明显的领域。政府资金重点是要发挥引导作用,加强共性平台设施的建设。各县市区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市场一体化,抓紧建立和完善服务业重大项目动态库,在物流、教育、文化、市场、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储备、开发、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以项目实施促进服务业更快发展。

(三)抓重大改革的推进。从服务业领域看,重点是要深化社会事业和垄断行业改革。要明确区分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等领域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的界限,对应该和能够市场化的领域,尽快放开市场准入。推进后勤服务由自我服务向社会服务为主转变,由“自给”为主向“外购”为主转变。统筹推进电信、铁路、公用事业等行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在改革中,要注意把握好三点:一是要通过创新推进改革。相对于国企改革,服务业改革的空间和回旋余地比较大,加上本身机制相对灵活,其承受能力也比较强。只要创新观念、创新方式,进行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就能够收到良好的实效。二是要通过市场推动改革。关键是要调动社会中介组织的力量,大力发展各种行会、协会、商会,充分发挥其在制订行业规划、行业标准、行业规范等方面的作用,实现行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促进服务业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市场化,以及服务内容的标准化、规范化。三是通过开放推动改革。要进一步实施服务业对外开放战略,有序推进银行、保险、外贸、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开放,积极引导国际服务业经营理念、先进技术和服务品种,促进市内服务业与国际惯例接轨;要抓住国际服务外包转移的机遇,吸引跨国公司来衡设立研发中心、运营中心和地区总部,参与我市服务业竞争,形成多元化的开放、竞争格局。

(四)抓重大活动的开展。全市要组织开展百强服务企业、百佳新兴品牌、百位服务名师和优胜示范协会的评选活动。各级、各行业主管部门、各行业协会要各负其责,开创性的工作,围绕加快我市生产业发展、扩大服务业品牌效应等主题,加大舆论宣传,广泛发动媒体、企业和消费者,适时组织评选、评优活动,通过抓典型引路,抓示范带动,在全社会营造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服务业整体素质的提升。

同志们,我市服务业正面临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努力开创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新局面。

上一篇:关于做好交通防汛运输保障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在加快服务业发展和改革工作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