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接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02 10:50:49

衔接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本文运用Halliday关于语篇衔接的理论,结合前人对语篇衔接与写作的相关研究,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部分学生作文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大学生在英语作文中存在的语篇衔接手段应用的问题,并研究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衔接理论概述

1.衔接的概念。韩礼德1962年首次提出“衔接”的概念。在1976年他与哈桑合著的《英语的衔接》一书中对其作了详尽的阐述。在他们看来,衔接是一个语义概念,它存在于语篇内部,是使全文能成其语篇的各种关系,或语篇中的一个成分与另一个可以与之相互结合的成分之间的关系。韩礼德与哈桑明确指出:“当语篇中某一个成分的解释取决于另一个成分的解释时,便产生了衔接关系。”体现语篇衔接主要有语法、词汇和语音等基本语言手段,特称之为衔接纽带。

2.衔接手段。韩礼德认为英语篇章中实现衔接的语法和词汇手段有五类,构成五种不同类型的语义衔接,即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这五种衔接手段也用于句内的语言组织,但由于句内的各语言成分已经由各类不同的语法关系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因此只有句间的衔接才真正显示出衔接手段的篇章纽带作用。

照应。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表示语义关系。韩礼德与哈桑(1976)把照应分为内照应和外照应。内照应指语篇的语言项目之间的照应关系;外照应指语言项目的意义解释直接依存于语篇外客观环境中的某个事物。内照应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前照应,指所指对象位于上文;另一种是后照应,指所指对象位于下文。

替代。用替代形式去替代上下文中所出现的词语。使用替代既是为了避免重复,也是为了连接上下文。要领会含有替代形式的句子的完整意义,必然要从上下文中寻找被替代的那些具体语词。替代可分为上义替代、同义替代。上义替代是用上义词替代已出现的下义词,多用于句际衔接中。同义替代是指用同义手段相替代起衔接作用,多用于句际衔接中。

省略。用零位成分替代前面的相应成分而起衔接作用。省略的使用能起到避免重复,突出主要信息,衔接上下文的作用。

连接。是表示各种逻辑意义的连句手段。它的功能是表示两个或更多的句子之间的某种逻辑联系,并指出句子是在什么意义上相互联系起来的。连接可分为形合连接与意合连接。形合是靠关联词语建立句内和句际关系的衔接手段。意合是不靠关联词语,仅靠语义的逻辑联系而建立的句内和句际衔接手段。

词汇衔接。在语篇中,词汇手段的应用也可以起到串句成文的作用。词汇衔接指语篇中某些词语之间存在的语义联系,是语言语境的组成部分。词汇衔接大致可分为三种:重复,同一词语多次出现;复指,用不同的词语复指上文已出现的词语,可用来复指的词语包括同近义词、上下义词、概括泛指词语等;组合,围绕一个主题相互配合使用的一系列词语。

衔接与连贯的关系在写作中的作用十分突出。

二、衔接与英语写作

为了了解写作中出现的衔接手段应用的问题,笔者做了以下的研究:

1.研究方法。以90名非英语专业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第一学期)为研究对象,以《我的家乡》(My Hometown)为题,把30分钟完成一篇不少于100词的作文与课后重新完成一篇同一题目的作文进行对比研究。以作文15分为满分评出高质量作文20篇(10~15分),中等作50篇(7~9分),低质量作文20篇(1~6分)。笔者首先将高质量作文与低质量作对比分析。从高质量作文与低质量作文试卷中随机抽出40篇作文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的操作是:从两组作文中抽出20篇作文,划为高质量作文和低质量作文,并标号1~20,然后根据韩礼德与哈桑的衔接手段类型,从每篇作文中找出并收集其衔接手段的语言表达。每篇作文长度均为100字左右,因此各类衔接纽带数相加即为衔接纽带总数。然后将同一题目的课堂与课后作对比分析。从两组作文中抽取20篇作文,标号1~20。

2.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学生课堂作文的研究分析,其中低质量作文质量不高的主要问题是:

词语贫乏。突出表现在连接词语使用形式的单调上,翻来覆去重复使用的那几个词,不知道恰当地使用大词和小词,同义词和反义词等。

较少使用衔接手段的作文,文章的跳跃性往往很大,文中的主题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滥用衔接词,以至于适得其反,反而造成语义不连贯。

通过对40篇学生英语作文中各类衔接手段与写作质量关系的研究分析,表明高质量作文比低质量作文所包含的衔接手段纽带数多;课后作文质量高于课堂作文质量。笔者认为,我国大学生之所以在英语写作中出现上述问题,是因为我们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过于强调纠正语言错误,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谋篇布局、语篇衔接等技能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缺乏语篇衔接意识。如果对学生进行一些启发性的训练,唤起其衔接意识,将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衔接训练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缺乏衔接意识和衔接手段应用错误。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总结出一套培养学生衔接意识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堂教学采用以下方式:

1.通过语篇教学强化衔接训练。首先,教师选出范文进行语篇分析,着重分析语篇中各种衔接手段的用法和作用。然后,教师帮助学生结合传统的范文背诵法,将精彩段落,优美词句熟记和背诵,并鼓励学生活学活用。鼓励学生模仿范文的写作结构和题材,尽可能将所学的衔接手段用于写作。这种语篇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语篇构建知识,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中侧重写作过程。整个写作过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同伴之间的交互合作和协商。学生与教师之间,一改昔日教师的垄断角色。教师在写作过程中充当组织者、协调者、答疑者和信息提供者,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写作的全过程,要求学生着力于衔接手段的表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扎扎实实训练,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3.学生与同伴之间实施同级互评。同级互评是写作过程中反馈的主要表现形式。反馈是写作过程的中心阶段,它介于初稿和修改阶段之间,通常采用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和同伴应当及时给出反馈信息。反馈对于整个写作过程起决定性的作用。学生每完成一篇初稿,教师要求他们按事先提供的互评的具体标准和细则就文章的长度、内容及语言表达三个方面进行具体互评,要求学生通过互评尽可能发现同伴作文中的闪光点,如一些好的衔接手段的使用。同时将某些表达欠妥或错误之处用直线标识出来,最后针对文章的长处和不足写出具体评语。

4.适当的课后作文练习。通过对学生课堂作文的研究分析,作文质量不高的问题首先是衔接词语贫乏。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在课堂写作时很难想到平时不很熟悉的词语,或想避免因使用没有把握的词而引起错误,导致文章显得呆板,乏味。那么适当的课后作文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

5.写作练习侧重学生兴趣。兴趣是影响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对话题的熟悉程度和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的质量和长度。学生对话题的熟悉程度愈高,兴趣愈浓,文章的流利程度愈高。为了提高写作的趣味性,在设置作文题目时要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这样的作品才会生动形象,有血有肉。

通过运用以上的写作教学方法,该90名学生在期末英语考试中整体成绩有所提高,其中作文成绩提高30%。可见,衔接训练对提高学生写作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论

衔接不是语篇连贯的全部,但却是保证语篇连贯的一个重要标准。衔接词语缺乏及使用上的不当会影响文章应有的语义连贯,读者也无法清楚地了解句间关系及作者的思路。从上述分析来看,我国大学生对衔接的掌握远远不够。因此把衔接知识的教学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课堂与课后大量的作文练习,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将有助于提高英语写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A.K. & R.Hasan.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2] Brown, G. & G. Yule,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CUP.

[3] Ferris, D.R.& J.S.Hedgecock.1998. Teaching ESL Composition: Purpose, Process, and Practice. Mahwah, NJ: Lawrence ERBaum.

[4] 张德禄.语篇连贯与语篇的信息结构[J].外国语,1992(3):7~11.

[5]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6] 胡壮麟,语篇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1.

[7]朱永生.衔接理论的发展与完善[J].外国语,1995(3):36~41.

上一篇:中美教育券制度实施结果的比较与思考 下一篇: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