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挑战英特尔霸主地位

时间:2022-10-02 09:38:26

全球的电脑芯片,有近80%来自英特尔。在美国硅谷,唯一敢与英特尔叫板的就是amd。最近,AMD的一系列举措,似乎与英特尔的竞争愈演愈烈

背景

AMD 成立于1969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AMD是一家业务遍及全球的集成电路供应商,专为电脑、通信及电子消费类市场供应各种芯片产品,其中,包括用于通信及网络设备的微处理器、闪存以及基于硅片技术的解决方案等。

AMD 在全球各地设有业务机构,在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设有制造工厂,并在全球各大主要城市设有销售办事处。

AMD 有超过 70% 的收入都来自于国际市场,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公司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号为 AMD。

AMD与英特尔是美国硅谷竞争最激烈的两个对手。1995年,英特尔与AMD在达成里程碑式的技术共享协议之前,曾进行了八年的声名狼藉的法律斗争,2004年,两家公司在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庭上展开了斗争。

不仅如此,两家公司在市场上也进行了多年的争斗,AMD是唯一一家与英特尔抢生意的公司,虽然英特尔的霸主地位无人撼动,但是,AMD的实力在有些方面已经超过了英特尔。

10月8日,AMD与阿联酋阿布扎比政府旗下的先进技术投资公司(ATIC)宣布,将联合成立一家半导体制造公司“Foundry Co.(以下简称“合资公司”)”。阿布扎比开发公司当天表示,将把所持AMD股份由8.1%增至19.3%。AMD将把芯片制造业务注入合资公司,其中,包括位于德国德累斯顿市两家芯片制造厂、相关资产及知识产权。ATIC将向合资公司注入21亿美元,其中,14亿美元为直接投资,剩余资金将用于收购合资公司股份。ATIC还将在未来五年内对合资公司投资36亿~60亿美元。

此外,合资公司还将承担AMD总计12亿美元的债务。至此,AMD延续了三十年的研发和制造一体的商业模式宣告终结,走向了专于研发和代工产品的新模式。而结合AMD近期的一系列举动不难看出,其与老对手英特尔的叫板之声越来越强烈。

分拆业务 受投资者普遍欢迎

这样的改变正是投资者盼望的,股市的变化立即反映了投资者的喜好。10月7日,AMD公司的股价开盘大涨31.44%,至5.56美元,最终报收于4.59美元,涨幅8.51%。这可是在美国股市遭遇重创背景下难得的“逆风飞扬”。面对现在的经济不景气,任何一个公司都在收缩战线,以期躲过经济寒冬。

而AMD此举,不但成功地将芯片制造业务拆分出去,还摆脱了大笔债务。这其实是AMD一系列瘦身计划的延续。2008年8月19日,AMD将其德国德累斯顿的Fab30工厂的设备与技术出售给俄罗斯半导体厂商Angstrem。8月26日,AMD宣布将数字电视芯片部门以1.92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全球领先的有线和无线通信半导体公司Broadcom。

在更为广泛的层面上,英特尔所面临的挑战无疑在加大。通过分拆活动,将使AMD具备打持久战的能力。毕竟,走过64位和双核的辉煌之后,AMD的确进入了一个相对低谷阶段。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场表现颇为不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生产工厂的制程工艺提升速度太慢,无法跟上英特尔由65纳米全面转向45纳米的步伐,因而在终端市场的中高端部分出现了问题。

如今的CPU市场,早已不是只追求频率高低的时代,性价比之外,能效比指标的重要性也不断突出,低功耗才是主流。所以,英特尔在超低价市场上的Atom处理器才得以热卖。AMD对于这点当然看得清楚,但苦于资金不足,制程升级一拖再拖。

市场调研公司IDC最新调查显示,以发货量做比较,2008年二季度全球芯片市场中,英特尔的份额达到79.7%,AMD的份额为19.7%。在笔记本芯片市场,英特尔笔记本处理器实现了最大增长,市场份额达到86.5%,AMD的份额仅为12.6%。在台式机芯片市场,英特尔拥有73.3%的份额,AMD的份额为26.4%,也处于下滑趋势,尽管AMD表面上排名第二,但与第一的差距却是几何倍数。

严重的压力迫使AMD不得不进行战略整合,这样的变革对AMD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将直接影响它未来的产业布局以及与英特尔的对抗。

通过分拆,获得阿布扎比政府的大量投资,合资公司本身将进行技术改进和升级,以期在芯片制造能力上同英特尔竞争。AMD将逐步缩小与英特尔的差距,甚至可能超越英特尔,并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价格上的优势。

同时,更加专注于研发的AMD,将比面面俱到的英特尔在技术上占据主动,剥离了一切与技术无关的业务。如此一来,AMD就可以不用再担心其芯片工厂是否充分利用了产能。AMD重回盈利阶段的步伐无疑将大大加快。而盈利的资金再反哺研发,将使AMD重归良性循环轨道,从技术和资金上与英特尔再拼高底。

“融合”理念进击 决战技术之巅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AMD要与英特尔瓜分天下,主动求变或许是不错的选择。有人对AMD的冒险动作给予揶揄,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了赞赏。AMD首席执行官梅尔针对各种议论则表示:“通过合资公司,AMD开创了创新之路,专注于芯片设计,保持对最新芯片制造技术的了解,在满足业务需要的同时避免大规模的资本投入。”

在大环境下,其实这种专业设计(fabless,无工厂模式)是半导体产业的一个普遍趋势。目前,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正经历着变化,中国大陆、台湾、东南亚等地的代工力量崛起,使得以英特尔、三星为代表的IDM(整合直效营销)模式遭遇重大挑战。

在一个产业分工细密的时代,大包大揽的IDM模式和相关的产业链可能会被进一步重塑,而AMD显然走在了前面,以适应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演进趋势,借助外部资源,将拥有更多合作弹性。

其实,AMD在早前就已经将“技术第一”的思路表现无遗。2008年9月18日,AMD就宣布启动一项名为“The Future is Fusion”(未来属于融合)的企业品牌推广计划。并在全球范围换标,将口号从“Smarter Choice”(更明智的选择)变为“The Future Is Fusion”。而分拆行动与“融合”理念的公布相距不足一个月,可以视作是AMD针对英特尔的一记组合拳,并且可能是制胜的一招。

所谓“融合”,即“AMD把CPU和图形显示技术整合在一个硅片上的行为”。而通过分拆,这一理念的贯彻将能得到更充分的保证。这次,阿布扎比政府给合资公司注入了大量资金,并消除了AMD债务,使其在研发上所需资金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证。

在研发上,分离了一直让AMD困扰的业务,可以使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会更倾向于研发,其研发进度和水平也将大大提高。

而“融合”理念的领先意义,则可能改变世界芯片产业的未来走势。当前电脑里的CPU与GPU是独立的,消耗了不少系统资源。现在,一旦AMD通过“融合”计划,将CPU和GPU两者结合起来,会在性能上带来跨越式的提升,最大限度地释放电脑用户的极限使用,也将是芯片制造史上的一个历史性跨越,并全面实现对英特尔技术的超越。

这也是AMD制衡英特尔的唯一机会。毕竟,仅仅在CPU芯片上强化技术革新,已经很难有所改变,这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得到充分证实。尽管AMD一度在64位和双核技术上领先英特尔,但并没有改变全球芯片市场老二的格局,最后这一技术反而被英特尔反超。AMD如今另辟蹊径,从英特尔的弱点着手,打在英特尔GPU技术上的软肋上,抢先占据技术领先的绝对地位,从而为重新洗牌创造最有利的机遇。

这就是对抗的好处,能够让新的技术更快更好地研发出来,并应用到实际中。而且能够把价格打压到最低。无疑,AMD的一系列动作,都预示着它将重新回到与英特尔角力的擂台上,并让这场比赛不再是英特尔的独角戏。

上一篇:一个台企的大陆十年 下一篇:航空公司亏损,不能只赖高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