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志”教育的两大命题

时间:2022-10-02 08:24:50

“笃志”教育的两大命题

摘要:“笃志”具有文化和德育双重属性。笃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笃志也是人格修养教育或德育的重要环节。深入开展笃志教育必须准确理解“何为笃志的教育”和“为了笃志的教育”两大命题,具体解决“笃志教育是什么”“如何进行笃志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笃志;笃志教育

作者简介:潘小春,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深入开展笃志教育,必须从传统文化的智慧中汲取营养,准确理解“何为笃志的教育”和“为了笃志的教育”这两大命题。“何为笃志的教育”阐述的是笃志教育的内容问题,具体解决的是“笃志教育是什么”的问题。“为了笃志的教育”阐述的是笃志教育的实现问题,即具体解决“如何进行笃志教育以达到‘笃志’的目的”的问题。

一、何为笃志的教育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将“笃志”列为人格修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笃志教育的提法在学术界虽然尚未流行,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笃志”的论述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依据。

笃志具有文化和德育双重属性,一方面,笃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笃志也是人格修养教育或德育的重要环节。作为教育内容的“笃志”和作为教育目的的“笃志”在一定程度上正好对应笃志的双重属性。当然,笃志的文化属性和德育属性之间相互联系,并不能完全二分。笃志作为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笃志德育属性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其文化属性为依托。具体而言,笃志作为传统文化是德育的重要资源,可为其提供理念、内容和途径等方面的指导。同时,笃志的文化属性和德育属性最终指向的都是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

(一)笃志教育的由来

“笃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其中,“笃”意为思想品德方面诚而厚重,心意不改变[1]。而传统文化中的“志”,则有两种意涵。第一种意涵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意志”,更接近于心理学意义上的意志概念,是指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心理过程,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者谓之有“志”。[2]可见,现代心理学是将“意志”概念放在认识论领域来讨论的。“笃志”是指克服困难的决心、恒心和毅力。此种意义上的笃志教育相当于意志教育,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强调的是要培养受教育者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坚持的能力等。传统文化中“志”的第二个意涵近似于现代意义上的“志向”,“志于学”“志于仁”“志于道”等都是强调理想的坚守,因此,笃志是指坚定理想。而笃志教育类似于理想教育,强调引导受教育者树立远大的理想。由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对道德或伦理的强调,赋予“志”以道德内涵,此种意义上的笃志教育也就更接近于道德理想教育。

综上可见,德育意义上的“笃志”更接近于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意志”概念,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作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其中,道德义务必须是正义的。[3]换言之,笃志包含意志本身善的“导向性”和“定向性”特征,笃志教育是引导受教育者向善、求善的过程,具体包括立志教育和意志教育。不难看出,笃志教育和意志教育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前者包含后者。

(二)笃志教育内容的界定

无论从心理健康教育意义上的“意志教育”还是道德理想教育范畴内的“立志教育”,抑或是从笃志所蕴含的丰富德育内涵来看,笃志教育都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立志教育和意志教育是笃志教育的一体两面,笃志教育以立志教育为起点,又以意志教育作保证。

意志需要好的志向的引导,因此笃志教育首先需要做好立志教育。传统文化极为重视人生志向的确立,强调应当志存高远。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由于对人的德性问题的关切,尤其强调对“仁”的道德境界的追求与坚持。正如“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所说的,如果立志于追求仁德,就不会为非作歹,误入歧途。在传统文化中,“仁”更多指向的是作为个人内在修养的“仁心”“仁德”。但同时,它也强调通过个人的内在修养,而后向外逐步扩展至关爱社会、国家以至天下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以求得治理理想国家的“仁政”和达到大同社会的“仁道”。可见,立志教育不仅要强调对个人理想的树立与追求,也要兼顾社会和国家的理想。

志向的实现需要坚强意志作保证,“志”的德育内涵除了体现在导善性之外,还体现在意志对人德性修养的重要作用。孔子认为道德意志是个体成德的关键,是德性确立的前提,也是支配人格与道德行为的基础[4],因此意志教育显得尤为必要。从概念可以看出,意志主要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而对于人来说,困难可分为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内部困难是指由人自身造成的困难,主要包括内心的某些欲念、孤独感等;而外部困难是指由外部环境造成的困难,主要包括生活上的穷困、外在挫折和逆境、时间的考验等。因此,意志主要是指克服上述内外困难的毅力和坚持理想的精神。意志教育,简而言之,即是“吃苦教育”,犹如孟子所说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此外,笃志的文化属性表明笃志教育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部分。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笃志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而是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亦即不仅需要让受教育者学习关于笃志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需要培养其对笃志的情感、意志,并愿意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因此,全面认识笃志教育的具体途径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为了笃志的教育

作为人格在道德上的规定,道德人格是某个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5]可见,“笃志”是人格修养教育的重要内容或环节之一。作为教育目的的“笃志”,主要是从其德育属性的角度进行阐释的,即笃志教育是为了美好志向的确立和坚强意志的养成。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文化教育意义上的笃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因为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历来尤为强调个人的内在修养,因此笃志教育首先应特别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当然,由于受教育者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学识、能力等方面相对不足,因此也需要笃志教育加以引导。总之,“笃志”这一教育目的的真正实现,需要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以下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第一,要引导受教育者明确笃志的必要性。在教育现实中,相对于知识教育的备受重视,立志教育和意志教育却常常被忽视。与此同时,学校有关立志教育多强调共同理想的教育,而对个人理想的教育较为缺失。此外,由于各种复杂原因,青少年人格发展中意志力状况令人担忧,很多孩子被称为“温室里的花朵”。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没有意识到笃志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要有效开展笃志教育,教育者首先得有进行笃志教育的自觉意识,而后正确引导受教育者认识提升笃志修养的必要性。因为理想的树立以及坚强意志的养成,不仅对于青少年自身成长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社会、国家的未来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要纯正道德动机,赋予笃志以德育内涵。从立志教育方面来看,“志于仁”的志向确立与达成需要建立在“善”的道德动机基础之上。立志教育也可借鉴传统儒家文化的“内圣外王”之道,强调在树立个人理想的基础上追求共同理想的达成。笃志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个体道德的生成和道德理想人格的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笃志”在“正心笃志,崇德弘毅”四者中的关系的体现,笃志在其中充当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笃志在某种程度上已隐含着“正心”和“崇德”“弘毅”的内涵,同时,“正心”“崇德”“弘毅”也分别为笃志的达成奠定了基础、指引了方向。

换言之,受教育者需要在一个较为自由的环境中“各言尔志”,(《论语・先进》)明确自己“善”的理想,并克服内外困难,愿意为自己的理想坚持、奋斗。其中,理想既包括个人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也包括社会和国家更高的梦想。

第三,要引导受教育者寻找笃志学习的具体路径。笃志学习并非仅仅知识学习这一单一途径,还存在榜样学习、学思并重等多种具体途径。

我们应当促进笃志知识的学习。一个人要接受笃志教育,得先学习关于笃志的知识,了解笃志的内涵,而后才会进一步了解笃志教育的内涵,而这也正是作为传统文化意义上的笃志教育的内容之一。从德育过程的“知、情、意、行”四环节中也可看出知识是“情、意和行”的基础。

我们更应注重笃志榜样的学习。传统文化、社会现实中都不乏像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那样的笃志榜样。此外,教育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也能发挥笃志的榜样作用,是以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受教育者的笃志学习。

我们还应当强调在学习的同时注重思考,学思并重。正如程颐所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何以言仁在其中矣?学者要思得之。了此,便是彻上彻下之道。”(《四书章句集注》)关于“仁”的学习如此,因此,作为达到“仁”的重要途径――“志”的学习也需要“学”与“思”的结合。

第四,要鼓励笃志学习方面的“学以致用”“躬行践履”。一方面,生活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笃志教育资源,要鼓励受教育者在生活实践中进行笃志教育,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笃志教育或学习最终指向的是“行”,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最终都是为了道德行为的达成。道德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检验道德意志的一种方式,这也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言明之理。因此,良好的笃志教育必须引导受教育者真正理解笃志的真正内涵,树立自己的理想,愿意为之坚持、奋斗,并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做到在“笃志”修养上的知行合一。

上述四各方面更多是对笃志教育进行理念上的指导。在具体教育过程中,首先在课程方面,笃志教育由于其具有的文化和德育双重属性,可依托现有德育课程和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等进行显性笃志教育,即就传统文化和德育中关于笃志的内容进行专门的教育。同时,也可借助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进行隐性笃志教育,即通过课程中关于笃志的故事、解题中的坚持不懈等进行笃志教育。其次在进行笃志教育时,要结合受教育者的年龄和思维等特征进行分阶段、有序的教育。当然,笃志教育全面、有效地推行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通力合作。一方面,教育者,尤其是教师和家长,要有进行笃志教育的自觉意识及正确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教育者也需要身体力行,发挥笃志的榜样作用;同时笃志教育也应充分利用媒体等社会资源进行宣传,营造出笃志教育的社会氛围。

《论语・子罕》有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一个道德冷漠、理想沉沦、世俗之风日盛的社会环境中,借鉴传统文化智慧,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正当其时。■

(本文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教授审阅指导,在此深表谢忱)

参考文献:

[1]王力等.王力古汉语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0:887.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心理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510.

[3]宋希仁等.伦理学大辞典[Z].长春:吉林出版社, 1989:1059.

[4]沈永福.论孔子的道德意志[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72.

[5]罗国杰.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伦理学原理卷[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286.

上一篇:苏南地区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与开发利... 下一篇:品格教育让孩子学会价值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