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德敏:龙泉青瓷怎么买

时间:2022-10-02 06:30:45

上海规模最大的龙泉青瓷艺术馆――逸清轩登陆上海几年后,作为该馆艺术总监,谢德敏对于龙泉青瓷市场感触颇多,而多年的收藏实践也让他愿意将龙泉青瓷的种种特点,收藏理念与更多的收藏者分享。

龙泉青瓷行情会爆发

记者:我看到行内观点认为龙泉青瓷价值被低估了,您怎么看?

谢德敏:衡量一个瓷种的价位,我觉得可以从纵向和M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纵向来说,龙泉青瓷在两三年之内涨幅是比较快的,因为以前龙泉青瓷没有普及,价格比较低,这两年关注的人多了,价值被更多的人所认识,价格出现较大的变化,龙泉青瓷价格的提升,对收藏来说是一件好事。

既然价格提升了,为什么还说龙泉青瓷的价格并不高呢7这是通过横向比较得出的结论。比较的对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景德镇的瓷器,一个是宜兴的紫砂。

当代宜兴紫砂大师作品的价格比较高,因为这个市场起步早――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景德镇就更早了,无论是历史上从元代以后,还是近现代,包括当代,影响都相当大,与这两者相比,龙泉青瓷显然认知程度比较低,在价格上作同级比较,无论是大师与大师相比,还是王艺师与工艺师相比,市场价格都偏低,收藏也因此具有了很大的潜力。

不过,如果和当代汝窑、官窑,定窑等历史名窑相比,龙泉青瓷的优势又比较明显,起码南方地区对于南方窑口还是比较熟悉,接受程度比较高。

记者:您谈到地域性的问题。

谢德敏:当代陶瓷目前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地域性强,你可以关注一个现象,那就是没有传统窑口的大城市,相对来讲包容性还好一点,只要有传统窑口的地区,其他窑系进入该市场就比较难。

比如说,我的一个朋友把龙泉青瓷拿到某北方窑口所在地区,当地人反映也不错,但购买时,还是偏向买当地窑口的作品,每个地方都以当地窑系为荣,政府也在极力推动当地窑系的传承,龙泉青瓷也一样。尽管这两年在大城市,像北京,上海都有龙泉青瓷的经营者,但龙泉青瓷的主要销售仍是以浙江为主。当地政府,企业会把龙泉青瓷当作文化品牌宣传,高档瓷器也会被作为礼品广泛馈赠。

各窑系走出去都比较难,像官窑,汝窑,定窑等都在努力向外开拓,希望进入更大的市场。但因为社会认识程度有限,效果令人深感无奈,当然,这也和某些窑系过分强调传承而缺少创新作品不无关系,当地政府的推动对所在窑系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会造成当地工艺师们因过分依赖政府的作用而缺少创新的佳作,影响陶瓷工艺的发展与提高,影响收藏市场。

记者:我感觉地域性特征也是市场初级阶段的体F,当代陶瓷收藏不够成熟。那么,这种市场状况对龙泉青瓷意味着什么呢?

谢德敏:龙泉青瓷行情可能会出现爆发。

与景德镇,宜兴等地相比,龙泉从事手王青瓷制作的人不多,这几年的需求却在不断增长,因此,供需之间可能会出现问题,这就是我们判断这几年龙泉青瓷会有很大升值空间的重要原因。

胎薄釉厚与看造型

记者:您觉得收藏龙泉青瓷是不是应该从大师起步?

谢德敏:龙泉青瓷的制作大体分为三类,把这个弄明白了,就会有一个自己的选择。

第一类就是大师。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其多年的积累,形成了对陶瓷工艺的了解,也形成了手上的工艺特点,具备了大师的风格,关注大师的人比较多,大师作品价格的走向,变化,是否增值等,收藏者都比较关注,而大师人数有限,也容易了解,便于关注动向。所以,收藏者普遍认可大师作品的市场潜力。

第二类是实力派工艺师。这些工艺师有着相当的功力,但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成为大师,他们年轻。有想法,有个性,是创作的黄金年龄,发挥得好往往可以出经典作品,这些工艺师作品价位也比较理性,能为一般收藏者所接受,我们比较乐意推荐这些实力派王艺师,他们将成为明天的大师。

第三类是普通的工艺师。这些工艺师在当地人数较多,可能家族中有不少人员也在从事陶瓷行业,眼见近年龙泉青瓷的发展与变化,也加入到行业中。由于进入时间较短,器形把握不太到位,釉色普通,往往是市场上什么器形好卖,就跟着模仿制作,这些器物能体现龙泉青瓷的一些特点,工艺上虽逊色一些,但是因价格便宜,对于龙泉青瓷的推广与普及有一定作用――初级收藏者往往由此会产生一定的购买欲望。

记者:龙泉青瓷应怎样选择呢?

谢德敏:龙泉青瓷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釉色,虽然都是青瓷,都是青釉,但每一家烧制出来的都不一样。制作方式是买来同样的釉料后,各自往其中添加各家秘方。从而形成不同的变化,这是青瓷的特点,包括烧制的温度不同,釉色效果都会有变化,这些看久了。就慢慢能分辨出哪种器形、釉色是哪位王艺师的作品,虽然区e不大,但是内行还是能看得出来。

记者:也就是说收藏者首先需要熟悉,能分辨差异才能够进行判断,知道哪种釉色是比较好的。

谢德敏:对,因为你很难简单说哪种釉色好,哪种釉色不好,可能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会喜欢那种很亮眼的颜色,觉得很好看,把玩久了以后会慢慢发现这种颜色不一定是最纯的,更沉稳的可能更有内涵,更耐看,这需要看每个人的修养和底蕴了。

记者:釉色而外,还看什么呢?

谢德敏:那就是做工和造型了,做工好不好,大师,高王和普通工艺师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出来了――水平不到,你的器物就不到位。龙泉青瓷的基本特点就是厚釉薄胎,因为胎薄釉厚才会玉质感更强烈,不会产生笨重感,这是很高的制作和烧制境界,也是很重要的衡量标准。

龙泉青瓷是素色的,我们形容为“少女”,她不带任何装饰,却要体现美,就只能靠造型了,这是龙泉青瓷讲究器形的重要原因。

目前而言,龙泉青瓷大部分还停留在以传统器形为主的造型上,这是历史的积累与传承,已为人们所广泛接受,要提高就要发展,而无论是何种造型,都要有一个黄金比例,有曲线之美,而不单纯是装饰之美,在造型上,你可以看到大师的水平,他们在传统作品上的器形抓得很准,这没有一定功力是很难做到的。

至于现在所说的非传统的“现代作品”,那就是见仁见智了,我认为这是龙泉青瓷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要走的路。需要我们当代陶艺作者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涵养,创作出更富有艺术性的当代作品。

工艺难度决定价值

记者:龙泉青瓷有很多器形,在选择上有什么说法吗?

谢德敏:从器形上看,一般的陶瓷作品可分为立器和卧器等造型,卧器如笔洗、盘之类,立器是指比较高一些的器形,如花瓶摆件之类,相 对而言。立器比较容易上眼,从收藏角度来讲,受推崇的程度也会高一些。

记者:可是,我感觉很多玩家可能更喜欢把玩那些小的东西,像文玩之类。

谢德敏:釉色是龙泉青瓷的典型特点之一,你说的这些小件作品,是最能将龙泉青瓷特点反映出来的器物,换句话说,就龙泉青瓷而言,小件作品可能更典型一些,所以,若追求釉色饱满,玉质感强、文化气质浓厚,小件的收藏价值会更多地体现出来,不过,小件的烧制相对简单一些。那些大件立器要将龙泉青瓷的特点比较到位地反映出来,就有着很大的难度――难度体现出了价值,因此,相对小件而言,同等程度下,大件作品的收藏价值会更高一些。

记者:您是说,工艺难度体现了价值?

谢德敏:龙泉青瓷的烧造受着条件的限制,其缩水率高达18%,因此也形成了龙泉青瓷的几个特点。

第一是大器不好做。历史上有“龙泉无大器”之说,流传下来的东西也都是以小件居多;第二是雕塑不好做,还没烧呢,可能雕塑作品就已经变形走样或开裂了。小的简单雕塑还好做些,大的雕塑要达到器形,釉色到位,这就难了;第三,没有办法烧成瓷板和方器,由于缩水率的原因往往会使直线变成曲线,当然,我知道现在有人开始尝试烧制瓷板工艺。如果成功了,那将是龙泉青瓷的一大工艺突破。

记者:那就是说,因为有难度,龙泉青瓷中好的大器形,大一点的雕塑都有好的收藏价值?

谢德敏:对,龙泉青瓷的另一个分类方式就是雕塑器和手拉坯的区分。龙泉青瓷中,更多的还是以手拉坯成型的作品。手拉坯是最能体现传统手工技艺的,造型、修坯等等,都能充分体现出作者的工艺水平,所以我个人也比较看好手拉坯的作品。

记者:有作品是用模具复制的,在大师来说,就是用模具制作的限量作品,对这些作品怎么看?

谢德敏:收藏者都希望收藏的是绝品,更看重纯手工的艺术品,但也不能绝对排斥模具。模具的使用,有的也是为弥补手王或手拉坯无法达到的工艺手段,比如说是雕塑作品,模具具有复制的特性,这就要求限量。无限量的东西不是艺术品,是日用品或百货商品,不属于收藏范围,而限量的陶瓷艺术品也就是几件,最多几十件,按照国外的常规,模具作品复制不超过9件就算手工艺术品:不超过99件,那就叫限量;数量再多就基本上不属于收藏范畴了。因此,收藏限量瓷器没有什么问题,主要是需要有一个诚信机制,要有明确的限量保证。

记者:有观点认为,日用瓷其实也具备收藏价值。

谢德敏:从龙泉青瓷日用瓷的制作情况来看,由于不以收藏为目的,像杯子和碗之类,都是大批量做,数量大且工艺简单,很难做精做细,装饰手法普通,要达到收藏标准可能远远不够,除非是同王艺大师们商榷定制的。可能也是这样的原因,收藏龙泉日用瓷的爱好者好像目前还没发现。不过,龙泉青瓷由于其自身的特点,烧制的成品率比较低,造成价格要比其他瓷种的日用品稍高 些,作为家居装饰或用以提升生活品位还是完全可以的。

责编 晓寒

上一篇:艺超专栏:一枚罕见的“长命富贵”花钱 下一篇:书山鸿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