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之誓 4期

时间:2022-10-02 01:59:05

【前言】布衣之誓 4期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卡里尔出院了,她脱下跑步鞋和运动服,换上高跟鞋与西装,从一名马拉松跑者演变为一个马拉松组织者。 组织一场马拉松赛事,以此作为对交通事故的“反抗”,这看起来有点儿奇怪。卡里尔不这样想,虽然她不再是一名跑者,她心中却依然燃烧着跑者的灵魂。“即便在最脆弱...

作为战火纷飞的黎巴嫩国一名普通百姓,梅・埃尔・卡里尔誓愿用奔跑这种最原始的运动方式,为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创造更多和平安宁的生活。

当梅・埃尔・卡里尔(May El-Khalil)站在舞台中央,用浓重黎巴嫩口音英语分享她的故事时,台下观众掌声不断。口音、语言、文化,这些在卡里尔和观众之间并未产生鸿沟,马拉松成为了一个不朽的桥梁。观众因马拉松来到会场,卡里尔则因马拉松收获希望,随后,她将这个希望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分享:“我相信跑步可以改变世界。”

1955年12月20日,卡里尔在黎巴嫩的阿列伊(Aley)出生,她并不知道等待她的是怎样一个世界,她像每个孩子一样,憧憬一个美妙的未来;可惜的是,她的父母,以及千千万万的黎巴嫩父母,都无法保证能给孩子这样一个世界。在祖国几乎无穷尽的不安与纷争中,年轻的卡里尔穿上跑鞋,迈开轻盈的步伐,不知疲倦地奔跑起来。奔跑,是她的挚爱,是她的理想,她穿梭在市区之间,在剧烈的奔跑中,眼前的一切都慢了下来,这是她在社会中不曾体验的平和。

“长距离奔跑不仅对健康有益,而且能帮我成就更大、更多的梦想。于是,我跑得越远,我的梦想就实现得越大。”面对数百名观众,卡里尔沉着地讲述着。

这本可能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黎巴孩――全国冠军――世界名将,这样的情节并不会引起多少共鸣。2001年,上帝改写了剧本,那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名言降临于卡里尔头上,成为她日后传记的一个篇章。“在那个命中注定的清晨,我在训练时被一辆公交车撞倒,陷入昏迷,几乎要死了。我在医院住了2年,接受了36次手术才重新开始走路,”卡里尔说,“当我醒来的那一刻,我就意识到自己再也不会是以前那个跑者了。于是我决定,既然我无法再自己跑步,那我希望能让其他人跑步。”

卡里尔出院了,她脱下跑步鞋和运动服,换上高跟鞋与西装,从一名马拉松跑者演变为一个马拉松组织者。

组织一场马拉松赛事,以此作为对交通事故的“反抗”,这看起来有点儿奇怪。卡里尔不这样想,虽然她不再是一名跑者,她心中却依然燃烧着跑者的灵魂。“即便在最脆弱的时期,我也要有伟大的梦想,我需要一些事令我脱离苦海,向前追寻目标,”卡里尔解释说,“我不想怜悯自己,我也不想被别人怜悯。”

这就是典型的跑者性格。任何一个有过长距离奔跑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对自己太“关爱”,那么下一英里、甚至下一个脚步,都可能是你的终点线,你的成就也会戛然而止。如果希望别人对自己太“关爱”,那么任何一个跑者都无法体会到激励的美妙,万人的欢呼。卡里尔是一个跑者,一个从战火纷飞的黎巴嫩成长起来的跑者,她知道不该怜悯自己,也不该让别人怜悯自己――就像这个国家一样,只靠怜悯,无法争取到和平。

“我相信,通过组织这样一场马拉松,我可以回报家乡,与外面的世界建立桥梁,邀请跑者们前来黎巴嫩,在和平之伞下奔跑。”这,就是卡里尔的马拉松梦。然而,这场马拉松梦的起跑并不简单――实际上非常困难。

“在黎巴嫩组织一场马拉松,绝对不像在纽约那般,”卡里尔回忆到。这种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个危机四伏,高压下生存的环境中,人们的信任感低至极限,反而是猜忌、仇恨、暴力在这片土地上一触即发。如何让人们放下枪支,与那些曾经对抗,甚至暴力流血的“敌人”并肩而跑?和平的马拉松,如何生根发芽?

播种。卡里尔选择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奔走四方。“如何说服人们去跑上26.2英里?尤其是当他们连‘Marathon’这个单词都不熟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从零开始。”

卡里尔用了2年时间,在黎巴嫩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奔波。从城市到乡村,从政客到慈善家,从孩子到老人,从教堂到军队……当然,还有总统。卡里尔用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执着使每一个与她沟通的人都相信她。人们因她的故事动容,也将自己的故事与其分享。卡里尔成为了一名马拉松布道者,她走过的地方虽然没有经文,却播种了信任。信任,正是这场活动开始的动力。“当这种信任被建立起来后,每个人都希望成为马拉松其中的一份子,去向世界展现黎巴嫩的真实面目,黎巴嫩人民对和平、和谐生活的向往。”

这一刻,马拉松不仅是奔跑。

不管是格布雷西拉西耶(埃塞俄比亚著名田径运动员),还是黎巴嫩村庄中的少年,在参加马拉松时,无非都是左、右、左、右的两替。这个简单的答案将人们带回到了百万年前,当人类刚刚能够直立行走之后的第2天,他们或许就开始尝试迈开双腿奔跑了,那时候,没有足球,没有篮球,没有网球,却有了跑步。

“早期的人类在吃死去的动物,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唯一的问题是,第一种带刃的武器出现在20万年前,”在安哥拉、刚果等地担任过战地记者,返美后为《纽约时报》、《跑者世界》等撰稿,本身还是一位执着跑者的克里斯托弗・麦克杜格尔(Christopher McDougall),无论是在经历战争还是在跑步方面都与卡里尔分享着相似乃至相同的人生,“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人类是在近200万年中不凭借任何武器来杀死动物的。”

问题接踵而来。一个没有武器的人,在丛林法则中很难扮演“判官”的角色。“我们是丛林中最大的胆小鬼。其他任何动物都要比我们强悍――他们有獠牙,有爪子,他们敏捷,快速,”麦克杜格尔打趣说,“我们以为博尔特很快?博尔特会被一只松鼠完爆。我们真的不快。假如有这么个奥运项目,把一只松鼠放走,让人们去(徒手)逮它,谁能逮住它,谁还真能算是个奥运冠军了。”

如此“笨拙”的人类,如何能够猎杀动物从而谋生?或许你也能猜到,即便奔跑不是其中致命一击的那个环节,奔跑也一定是保证人类吃饱肚子的必须能力。而相比于提升原始人的速度,耐力的增强更加可行。实际上,时至今日在很多原始部落中,超长距离的奔跑依然司空见惯。

墨西哥铜峡谷中,一个与世隔绝的族群,塔拉乌马拉人(Tarahumara)就是如此。在那里,即便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也可以长跑,26.2英里的马拉松?开玩笑!他们一口气能跑上100甚至150英里!他们脚下虽没有动辄数百美元的跑步鞋,他们部落的长者却从未听说过心脏病、胆固醇、癌症等一系列“文明社会”词汇。因为奔跑,他们无需刻意追求健康,因为他们本身就非常健康。你可以说这是原始到家了之后的一丝“幸运”,但哲学家以及一些“真正”的政治家也会告诉你,那却是他们心中追求的终极文明指标。

这和卡里尔的世界截然相反。在卡里尔身边,所有现代文明中的消极词汇都以最真实的方式呈现出来,连黑白色的报纸都被染成了红色;但是,这里却没有一场集结人们的跑步。他们需要唤起一种人类内心沉睡多年,真正铭刻在DNA中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奔跑的意义。卡里尔相信,当每个人都向往、拥有这样的生活方式时,她眼前的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马拉松?再合适不过了,这可是全球通用的语言。

“2003年10月,来自49个国家,超过6000名跑者齐聚到我们的起跑线。枪声响起之际,以奔跑来寻求改变的信号也释放了。”不同于黎巴嫩上空以往回响的、几乎令人麻木的暴力枪声,贝鲁特国际马拉松赛的枪声,令人振奋,悦耳动人。

“的确,当中东地区在各种压力下陷入分裂之际,贝鲁特马拉松赛却一直在将中东团结起来,”《跑者世界》的德布拉・维特(Debra Witt)说。2011年,当第9届赛事吹响集结号时,这个数字达到了30000人,跑者的国籍也达到了71个之多;2012年,这两组数据分别上升至33000,以及85。

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这些明显区别着种群的特征,却在贝鲁特马拉松赛的起跑点彻底融化。摄影记者的一张照片,就将所有不同身份,不同信仰,不同主张的人汇聚到了一起。这些跑者可能互不相识,甚至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但是左、右、左、右的奔跑是共通的,他们在轻盈的节奏中体会到了塔拉乌马拉人的快乐,一种渴望已久的快乐。

这种力量是巨大的。2005年2月14日,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在一起汽车爆炸案中丧生,这令黎巴嫩举国悲痛,随之而来的是混乱与国家停滞不前。“于是,我们组织了一场5公里的‘让我们团结跑’运动。超过60000名跑者来到起跑线前,他们所有人都身着没有任何政治标语的白色T恤,”卡里尔骄傲地说。反对派封锁了市中心的部分道路后,卡里尔亦没有放弃,她选择调整路线。这下倒好,本是抗议政府的人士,摇身一变为拉拉队员。“他们甚至还开设了饮料站点。这是马拉松的一个拐点。在那里,人们开始将它视为一个平台,一个带来和平、团结的平台。”这个平台上满是跑步的脚印,没有一颗子弹。

这个组织在不断壮大。如果要说一个原因的话,恐怕正是因为这里的人们太需要这项运动了。“我们容纳了所有人:年轻人,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缺陷者,精英运动员,业余运动员,甚至是怀孕的母亲。跑步的主题,则包含了环境保护,乳腺癌,热爱黎巴嫩,热爱和平等等,”卡里尔说,“或者,就是简单的跑步。”

麦克杜格尔非常赞同这种越简单越好的跑步方式:“你可以试想一个世界,在那里每个人都乐于走到户外进行锻炼,这令他们更加放松,更加安宁,更加健康,更少压力――在那里,你不需要回到办公室面对疯言疯语,你也不需要回到家还没卸下重任。也许,这就是我们现代社会与塔拉乌马拉人的区别所在。”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区别,我们所谓的“文明社会”才会多了很多不文明的贪婪、硝烟。

当然,无论是卡里尔还是麦克杜格尔,都不会成为宣扬“回到原始社会吧”的极端主义者。与他们抱有同样梦想的跑步组织者、爱好者,实际上是希望唤起人们内心中的跑步之魂,强身、健体,提升生活质量,增进友谊理解。

“我们资助了很多慈善团体,很多志愿者,他们在为黎巴嫩的重建贡献力量。我们为他们筹资,也号召更多人前来捐助。而这种文化已经波及开来了,”卡里尔的故事掀开了新篇章。当她手握着数万,数十万马拉松爱好者汇聚一堂的照片再做宣传时,恐怕已经没有人会将炮火、纷争与黎巴嫩联系起来了。来自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的同样热爱跑步、热爱和平的人士也动员起来,以官方、非官方的形式联系卡里尔。如果黎巴嫩能够做到,他们也能做到。

“我们如今已经是中东地区最大的跑步赛事了。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脆弱,不稳定的地区,一个代表希望、合作的平台已经建立。”在这个平台上,每个人都怀揣着最纯真的灵魂:跑步,没有其他。

2013年5月26日,首个全女子跑步赛事,10公里女子挑战赛开幕。4512位女士参与到了活动中来,其中还有典型的中东女子装扮者。考虑到女性在中东地区的社会地位以及文化风俗,你可以想像这有多么划时代的意义。

“马拉松的核心在于忍耐和承诺。一场马拉松是人们对成就的渴望;一旦你达到那极高的目标,就能改变你的人生,”卡里尔阐述着她对马拉松的理解,“那些跑马拉松的人,是能够克服困难的人。”

这样的解释似乎并不新鲜。但如果将之与塔拉乌马拉人、甚至百万年前的人类比照时,似乎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必须用长距离奔跑追逐猎物,以获得食物,只有他们追逐成功,才可以让自己填饱肚子――这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最直接的成功。

这似乎成为了一部穿越剧。卡里尔奔波四方的理想,实际上就是原始部落中那极为复古的现象。她渴望的与世无争、美丽祥和的未来,已经在过去上演。

更有趣的是犹他大学的一项研究,让卡里尔和她身边每一个跑者都能体会到这种“回到未来”的神奇。假设你是从19岁开始跑马拉松,你将会很快进步,在27岁达到巅峰状态。而后,你开始越跑越慢,直到回到你19岁时的水平。而这个过程会很慢,实际上一些人直到64岁左右时,才会像自己19岁时跑得一样“慢(或者说是快)”。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运动能够如此呢?能够让人们在老年和青年时,表现一样呢?

卡里尔已经59岁了。如果她还能够继续参加马拉松赛的话,此刻她应该会像自己20多岁时一样奔跑。而当年那个20多岁的卡里尔在奔跑时,追逐的正是59岁的卡里尔眼前的未来。这是每一个黎巴嫩人都憧憬的未来。

上一篇:一剑封喉 4期 下一篇:破碎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