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米地奥.莫迪里阿尼的艺术风格

时间:2022-10-02 01:49:56

论阿米地奥.莫迪里阿尼的艺术风格

【摘要】莫迪里阿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黎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绘画和雕塑作品独树一帜,耐人寻味,有非常好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莫迪里阿尼的绘画作品,尤其以肖像画和女性人体画最为出色,夸张的造型和表现手法使他的绘画充满观感与灵动。他汲取了波提切利柔韧的线条,安格尔的修长人体,雷诺阿金黄和浅褐的色彩,创作了极具灵感的人物绘画艺术。莫迪里阿尼创作了系列极具表现性风格的艺术作品,他的探索使现代艺术家获得了表现的自由,使艺术语言获得了独立自主的价值和新的生命。

【关键词】莫迪里阿尼;肖像画;人体艺术;表现性绘画

一 引言

莫迪里阿尼1884年出生在意大利的一个犹太贵族家庭,并在意大利渡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当时的意大利早已不复昔日辉煌,现代艺术发展几乎陷入停滞,出于对艺术的真诚,1906年莫迪里阿尼来到了巴黎。当时的巴黎,野兽派方兴未艾,毕加索、勃拉克正积极地酝酿着立体主义,正是现代艺术蓬勃发展的时候。1907年巴黎的秋季沙龙举行纪念塞尚的大型回顾展,使他深受感动,并于1909年先后创作了《乞丐》和《大提琴家》两幅作品,前者被人称作“一幅塞尚画作的复制品”。大约在1907年莫迪里阿尼接触到了黑人雕刻,并被其深深吸引,不久后又结识了现代雕塑大师布朗库西,这些经历使其心底要做雕塑家的愿望被重新唤醒,转而从事雕塑。后来又因身体和其他原因重新从事绘画,直到1920年去世。和长寿而且多变的毕加索相比,莫迪里阿尼的风格演变平缓而且相对稳定,这一方面和其英年早逝有关,另一方面源于其始终如一的艺术信念。纵观其艺术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其自然主义时期,从1884-1906年;第二阶段从1906-1915年,是其风格形成的酝酿期;第三阶段从1915年到其去世为其风格成熟期。

在第一阶段,他在意大利接受了传统的教育,先后在罗马和佛罗伦萨的美术学校学习。这一时期的作品已流失殆尽,几乎不可查考。据和其同在意大利学习的艺术家回忆,那时的作品循规蹈矩,并无多少创造性而言。但不能因此而低估这段时期的影响,因为在意大利,莫迪里阿尼参观了很多博物馆,亲眼目睹了大量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这对形成其独特的审美趣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莫迪里阿尼曾经讲过:“当我站在罗马美丽的遗迹之前,我感受到艺术与人生的真理,发现了其中的密切关系,激起了很多的联想。”可见古代艺术对其触动之深。而且在此期间,莫迪里阿尼对尼采等人的哲学著作深深着迷。尼采的强人意志论提倡个性,关注个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作品的价值取向。第二阶段,莫迪里阿尼开始努力摆脱早期自然主义的描绘手法,在1907-1910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这种努力的结果。人物形象己经开始被概括处理,甚至有了一点拉长的意味。莫迪里阿尼以动态的夸张来强化形体。根据形式美感的需要,应该使它们形成结构、节奏,在对比的同时又要和谐,追求张力又能趋向平衡,而人物的形体为其 提供了方向。

莫迪里阿尼从事的雕塑对其绘画也有极大的影响,从雕塑中获得的高度造型意识,坚定的形式和对韵律以及单纯化的倾向性无一例外地转移到其以后的绘画作品中,同时,黑人雕刻的样式和趣味也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其人物造型样式的形成。在第三阶段,莫迪里阿尼完成了综合,其变形手法日渐成熟,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样式。优美修长的人物造型是其最显著的标志。

二 莫迪里阿尼的绘画特点

(一) 莫迪里阿尼独特造型样式

对于莫迪里阿尼而言,形式的构筑和人物的变形是同一事情的两种说法。他使用几何倾向的变形手法,这种手法排斥传统写实绘画的重要特性―描绘性,而且他又把自己限制在肖像和人体这一相对狭窄的绘画题材里进行创作,这势必使得其人物造型的样式化程度比其他人更明显。美国史学家阿纳森曾指出“他的所有肖像都如同一家人一样,容貌相似”。的确,修长的身体,柱形的脖子,椭圆的脸,以及有点矫饰的宁静姿态,这种样式主义的形象几乎出现在其成熟期的每一张作品中。但是与此同时,他又出色地把握了描绘对象的神韵。从作品中分析性格的做法是危险的,但在莫迪里阿尼那里却不然。所以阿纳森在讲到其肖像人物面貌相似后又讲到“其所画的朋友们,都被赋予了一种知觉敏感的特点,准确地记录了他们的个性、怪癖和弱点”。而同时代的艺术家,如马蒂斯,其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以程式化的无个性面貌出现;至于立体派的作品,其人物形象更是被解体重构,消散在混乱的几何的元件之中,面目全非,连完整连贯的外形都不复存在了。在莫迪里阿尼整个造型样式的情调上,我们能看到更多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的影子。他的一张女人体,文艺复兴大师乔尔乔内的代表作《沉睡的维纳斯》。两幅作品尽管人物姿态有些不同,但在气质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其作品中的人物神态安详宁静、眼神迷人而且忧郁,无一不透出古典的和谐与典雅。

这些造型样式上的特点在其变形手法上主要体现为对人物形体比例的改变,如拉长身体、削弱肩部等等,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样式化的拉长和独特的面部组合。

(二) 样式化的拉长

在莫迪里阿尼较为早期的作品中,拉长的手法更多的是受到描绘对象的启发,而且多表现为局部,但从这一现象的普遍性来看,几乎可以认为是出于莫迪里阿尼的天性。甚至有人用病理学的方法验证,认为这是由于视觉上的缺陷。在以后的作品中,拉一长的手法基本上是一种程式化的应用,它成为确立其样式的最明显标志。同时,莫迪里阿尼对人物的头部,脖子等部位作了统一步调的处理,在纵向比例上并无太多偏离自然的地方。但在人体中仍然会有局部拉长的现象存在。我们可以看到女人体除躯干部位被拉长外,其余均保持着较自然的状态。

样式化的拉长作为一种变形手法显然并非莫迪里阿尼一人所有,和他同时代的席勒也是以此为特色。但尽管使用同一手法,取得的效果却大不相同。

莫迪里阿尼的作品则是一派祥和的气氛,拉长的形态没有使人产生一丝怪异的感觉,倒平添了更多优雅、妩媚的成分。究其原因,人物流畅的外形和优美宁静的姿态使得拉长产生的张力直接转移到形式之中,同时整幅画面作统一处理,使得人物产生了一种非物质的美感,这使我们想到更多的是早期文艺复兴大师波提切利。

(三) 独特的面部组合

莫迪里阿尼面部样式的获得主要是在雕刻期间完成,对此影响最大的恐怕是原始艺术之一的非洲黑人雕刻。众所周知,现代艺术的发展和黑人雕刻是分不开的,如果说是决定性的影响未免夸大,但至少在样式上,它为现代艺术家提供了灵感,在情感上,追求稚嫩美也成为时尚所趋在其绘画作品中,这种渊源是一目了然的:头部通常是拉长的椭圆形,在整个面部,界线分明的鼻子构成了最重要的结构分界线,其余部位,眼睛、眉毛和嘴巴一般作弱化处理。而且五官形象的比例也相对稳定,鼻子通常大而长,嘴却很小。在当时影响现代艺术的黑人雕刻中,容易与莫迪里阿尼艺术中精美、敏感的方向相结合。对他而言,原始艺术并不意味着力量和神秘,而是富于魅力,因此他并不像其他艺术家那样从原始中抽取构图和表现上的土著力量,而更接近古风化的古典主义,这在现代艺术中是独一无二的。

莫迪里阿尼在样式化的造型中仍能把握住对象的神韵,这主要归功于他对主体感受的强化和执着探索人物内心世界的热情。神的传达一般要通过形这一载体来实现,西方传统的肖像画通常是以写实手段,用尽其形的办法来达到传其神的目的,而莫迪里阿尼写神而不尽其形。他通过变形把对象纳入自己的程式之中,在此之内又靠敏锐的形感将其不同之处暗示出来,从而显得含蓄内敛。在莫迪里阿尼最后的岁月里,样式化程度达到顶点,对人物神情的把握更达到了“遗形写神”的高超境界。如其为女友珍妮所作的肖像珍妮的脸形实际上是接近方圆形的,五官分明,眼大而有神,但在画中却被表现为蛋形脸、杏仁状的小眼睛,流畅的弧线眉,呈曲线状的瘦削鼻子和极小的嘴唇,形象完全理想化了,但是珍妮的朴素、优雅和文静的内在却被更鲜明的呈现出来,是“我”眼中的她。同时还有很多作品尤其是以男性为描绘对象的作品仍体现出对客体的尊重,像其朋友基斯林的肖像画家敏锐有力地抓住了对方的形象特点和精神气质,可以说很像。莫迪里阿尼的作品经常不画瞳孔。他曾就此和塞尚进行过比较:“塞尚的人物是视而不见的,而我的人物正相反,他们看得见。即使我不给他们画上瞳孔,他们也看得见”。这种做法使得其所画人物在保持个性的同时又都有着一种忧郁、哀怨的神情,仿佛是艺家本人对这个世界感受的同化。威尔纳指出:“这个唯我论者的油画,都是自画像和对主题毫不注意的他的灵魂的象征性描绘。”

三 作品分析

莫迪里阿尼的艺术作品主要有绘画和雕塑两种。他先是在好友布朗库西的影响下痴迷于雕塑。他的雕塑吸收了许多原始艺术的养分,看起来单纯、朴素中富有艺术韵味。

莫迪里阿尼的绘画作品的大部分都是肖像画和女性人体画。他早期在意大利的游历,吸收了许多前辈的艺术养分,尤其是波提切利对他影响很大。

立体派风靡巴黎画坛的时候,莫迪里阿尼的作品也反应出立体派的倾向,用线条来勾勒人物的面部特征,以立体派的方式把侧面像的鼻子植入正面肖像。晚期作品则具有古典风格,画法技巧更加有力,更为流畅,人物造型更自然。头部前倾,姿势优雅,从中散发出宁静、成熟和满足的观感。他的肖像画和人体画都把人物夸张地拉长,形体简单而生动,但具有非常的优雅和诗一般的韵味。他笔下的人物很具有表现性,准确地捕捉到了小人物的特征和特有的神情。虽然他的人物五官十分简单,用色也相当单纯但很具有表现力,让人能停留很久。他的人物,人大多眼睛没有瞳仁,也依然能传达出人物的一种特殊而又微妙的情感。莫迪里阿尼是一位感情丰富的艺术家,他感情丰富但生活又放荡不羁,他对模特的观察像深入灵魂一样,用作品,无瞳仁的眼睛生动地刻画了当时模特的心境和表情,同时这也是画家对模特的了解和熟知。

莫迪里阿尼的模特人都是朋友和情人,与情人扑朔迷离的关系更加使那此人体作品充满了神秘感,很少人知道那此模特的真实情况。但作品的人体充满了女性的魅力和一种欲望。更让观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人体有关的另类审视和欣赏。我们先从他的作品来领略和赏析莫迪里阿尼的才华和伟人作品的魅力。

人物的面部特点和表情是画家的了解。脖子被拉长了,肩膀显得很浑厚,线条很有力度、圆润线条组织很有韵律。莫迪里阿尼有几幅以年轻少女的半裸姿态为题材的作品,在动态及正面的处理等方面上并没有多大差异,只以比横躺着的裸妇更谈的色调来统一画面。从色彩上来说,前景与背景在对比上显得较弱,画面是温和的,而把重点放在脸及手的强调上。例如在看《穿着内衣的红发少女》这幅作品时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无法从表面上看出隐藏在内衣下的,无法直接表现出隐藏的部分,这也是受大众欢迎的泉源。

除了肖像人物画外,莫迪里阿尼在1906――1919这十年间大约画了一十多幅女性人体画,而其中 差不多一半作品是在1917年完成的。与画家所作的肖像画人多是以朋友和情人为模特不同,这次女人像虽然和肖像画有不少形式上的相似性,不过她们到底是什么人,至今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莫迪里阿尼的人体画既没有神话传说的成分也很少涉及现实意义,是他个人的表现性绘画《坐着的裸女》是莫迪里阿尼人体画的一幅经典之作。模特神态安洋好像沉醉于一种冥想状态。画面,身体线条优美,动作舒展,并且突出了女性的生理特点,

身材十分性感。画面背景的蓝色、人体的肤色和座椅的暗红色使画面色彩构成和谐、丰富,有对比也有联系的效果。人物脸形秀美,泛着红晕的脸,显示了内心的陶醉,斜靠在右臂的脸部使整个人体造型更显优美、生动,令人称绝。

而《斜倚的裸女》的模特造型与戈雅的《的玛哈》很相似,但表现手法很不同,而且是同样的精彩与迷人。莫迪里阿尼的这幅女人体画,构图是采用他一贯的对角线构图,头和腿都伸向了画面以外。女模特表情自然,眼神非常迷人,并且很自信地舒展着身体,微微侧转了的身体下半部分使人体动态有了扭转,产生了女性的臀部美感。手臂的伸展使身体更加舒展,模特也更显自信自然。白色的枕头映衬着秀气而泛着红晕的脸,她紧闭着双唇,目光正默默地注视着观众的方向,眼神媚而不俗。画家对头发的处理很仔细,墨绿的背景和红色的床垫,人体的肤色和白色的枕头,构成了画面的主要色块,并且相互映衬、呼应。冷暖、明暗、色彩的对比十分和谐、丰富、多样,稍有夸张的造型更增加了女性的人体魅力。

四 莫迪里阿尼绘画风格的审美价值取向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莫迪里阿尼的变形手法在利用现代艺术成果的同时又集中显示出不同于其他艺术家的面貌特征,这反映了其绘画风格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

首先,在精神上,莫迪里阿尼的绘画风格体现了一种矛盾的心理,即要尊重客体自然,又要强化主体意识(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尊重客体是承袭了西方古典人本主义思想。这种人本主义是针对宗教神学而言的,因此是以全人类为本,就是对作为人的艺术家的尊重,表现在作品中就是艺术家主体的隐退,这也是古典绘画看起来面貌相近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整体的价值观在现代艺术时期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危机带来了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整体信仰的坍塌使得个人主义极度膨胀,在艺术中集中反映为作者主体意识的强化,追求纯粹形式,抹杀客体典型性,以形式取代内容,这一趋势的最终结果就是蒙德里安的纯抽象绘画。莫迪里阿尼的变形手法无疑是个人化的,但其对一客体的关注使他处在一种“过渡”性质的阶段,他在样式中力争实现典型性并且执着于肖像绘画,这在现代艺术中是罕见的和前卫的。

其次,表现审美趣味和审美属性上,莫迪里阿尼的绘画风格体现了现代艺术中表现性的一面,但更偏向古典的唯美和诗化的意向。现代艺术在审美趣味上崇尚表现,反对技术,莫迪里阿尼的绘画风格显示这了这一点。他希望自己能用线条和色彩和谐地表现生命。其变形无意为之的轻松也有着原始艺术的稚拙味道。但是强烈的古典气息又使他有些不符合时代。现代艺术在审美属性上突破了古典绘画以美为至上追求的信条。表现在变形上,出于强化主观印象的目的,怪诞的夸张、丑陋的形体都被认可;出于构筑形式的需要,极端理性的直线组合也被采用。而莫迪里阿尼用流畅的线条,优美的拉长和古典式的单纯图式,构建了一个现代的古典绘画,均衡和简洁,宁静和典雅,这些古典的审美趣味均体现出来。在这一点上,使他与同样热衷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主义画家拉开了距离。可以说,莫迪里阿尼开辟了现代艺术中“唯美”的道路,变形在他那里不再是丑化和怪诞的代名词,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最后,从艺术面貌上讲,莫迪里阿尼的绘画风格体现了一种“折衷”的美学思想。莫迪里阿尼在精神上关注客体,因此其变形必然要受到人物的牵制;注重主体,就不能过分追求神似,要使个性存在其中。在审美趣味上也是如此,即受到时代趣味的影响,又有着挥之不去的“古典情结”,因此在其绘画面貌上选择了折衷。这种折衷显然是针对现代艺术的整体而言的。现代艺术的主导精神追求是前卫精神,它要求不顾一切抛弃旧的传统,创立新的风格。莫迪里阿尼的绘画风格是个性化的,但不是真正的新风格。绝对一点讲,是野兽派或立体派古典化的结果,并非“原创”。但从另一个角度讲,野兽派、立体派和流行的黑人雕刻都曾影响过他,可是他始终不曾完全涉足进去,而是站在超然的立场,将之综合。这种不盲从潮流的态度,却恰恰符合了现代艺术追求个性的要求。

可以说,莫迪里阿尼放荡而贫穷的生活和犹太画家特有的焦虑、紧张的理智主义给其作品染上了幻想破灭的情调。高负荷的创作,毁掉了他的健康,也早早结束了年轻而又才华横溢的生命,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却留下了永恒的伟人的

作品。1920年1月的一个寒冷的夜晚,他终于离开了这个世界,翌日黎明前,他的爱妻珍妮也怀着身孕跳楼自杀,随他而去。

虽然,莫迪里阿尼带给20世纪的不是一种新的语言,但他带来了一种“新的战果”。他和他的绘画有着某种隐晦的,不合常理的,复杂的东西,而这就是这位脆弱、文雅、高贵的艺术家沁人心脾、唯心主义的艺术。

五 结语

我对二十世纪初的欧洲早期现代主义和巴黎画派一向情有独钟,而莫迪格里阿尼又是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位。我喜欢他用单纯和情绪化的色彩、用即兴的笔触,来画变形拉长了的肖像及人体,喜欢他以此表达对生活的一腔激情。通常,美术史学家们在讨论他的艺术时,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将他同过去的画家作比较,认为他的画具有抽象形式和低俗内容。但他所创造的独特的艺术样式并不居于某一时尚,成为一种恒定的美的形态,创造了一种特殊的风格。确立并巩固了他在现代艺术史的地位。所以他既是现代的牺牲品,又是正在经历各种变化的艺术表现的延续的象征。

参考文献

[1] 邵大箴,奚静之. 欧洲绘画简史.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2] 鲍诗度. 西方现代派美术.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3.

[3] 王天兵著. 西方现代艺术批判[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 136-137

[4] 陶宇. 走近大师莫迪里阿尼.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5] [意] 里奥奈罗・文杜里著. 西方艺术批评史[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6] 罗丹. 罗丹艺术论[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7] 毕加索. 世界美术家画库[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8] 康定斯基. 论艺术的精神[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9] 邵大箴,奚静之. 外国美术名家传.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马库斯・洛德威克著.黄昱宁译.名画鉴赏手册[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1]周绍斌.西方美术作品欣赏[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2]孙乃树.西方美术[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13]王端廷.巴黎画派[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孙长勇,男,(1977.2-),山东省临邑县,大专,研究方向:舞台艺术与技术

杨桂岭,女,(1962.9-),山东省德州市,大专,研究方向:绘画与艺术

上一篇:念存生活的感动 下一篇:李林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