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善举 情满人间

时间:2022-08-31 02:05:00

滨江临海的江苏南通市,孕育了江海志愿者――这个南通人引以自豪的庞大群体,13万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广为传诵,蜚声全国。

1998年3月,南通江海志愿者服务站正式挂牌成立,首批34名志愿者光荣地佩戴上了服务卡。6年后的今天,江海志愿者队伍从最初报名的34人发展到13万人,占南通市区人口的16%。目前,志愿者服务站已发展成为1个总站、9个社区分站、2个专业分站、250个服务队的服务网络。据不完全统计,共接待来电近8000人次,来访5710人次,提供上门服务约18000人次,开展大型广场服务400次,部分志愿者与服务对象结成了1004个“一助一”长期服务对子。由于出色的业绩,江海志愿者服务站曾被团中央、中国志愿者协会授予“中国百个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集体”。

“救命钱”资助特困生

田建凤,一名身患绝症的志愿者,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毅然放弃治疗,将社会捐助用于治疗的“救命钱”省下来,捐献给宁夏海原县两名素不相识的特困生,并立下遗嘱,捐献出自己的角膜、肾脏和遗体,用生命余光去照亮别人的希望之路。2003年5月,田建凤去世后,她的丈夫吴勇和女儿接过了爱心接力棒。2004年8月,田建凤生前资助的两名贫困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海原县高级中学。听说两个孩子学费提高了,尽管吴勇生活并不宽裕,但他还是立即将1500元学费汇往宁夏。

全城抢救斯蒂文

2002年3月,在南通市紫琅中学担任外籍教师的斯蒂文因脾脏破裂,急需输血。但由于斯蒂文是O型Rh阴性稀缺血型,我国人群中不到0.3%,市中心血站及各大医院血库均没有这种血液.于是南通全城紧急动员,寻找在东方人中十分稀有的RHO阴性血源,志愿者闻讯立即行动。后经多方查找,市区仅有15人的血型与斯蒂文相同,其中5名普通市民得知自己的鲜血可以挽救一个外籍教师的生命时,都毫不犹豫地卷起衣袖无偿献血……斯蒂文终于得救了。

"缘"在志愿者

钱红,法律工作者,当了江海志愿者以后,利用自己所长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经常帮助指导求助者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一次接到吉林省来南通海门打工的女青年求助信,她立即赴海门了解情况。原来这名女青年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3个月仅拿到100元,此外还有人逼这名年仅18岁的女孩在海门成婚.钱红义不容辞地将她解救来通,并介绍了工作。该女感激钱大姐的帮助,也参加了江海志愿者。通过活动,这名姑娘认识了另一名青年志愿者,钱红又主动做起红娘,使两名志愿者结合在一起。

“南通的徐虎”

何林毓,普通工人,心灵手巧。参加志愿者服务前,就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同事、邻里修理水、电、气的问题。只要有求,从不回绝,只要有难,都愿帮助。参加志愿者后,更加积极主动,上门服务看到特别困难的家庭,总是自己买配件帮助修理。几年来,上门服务数千次,修好自来水龙头、抽水马桶、电风扇、热水器、洗衣机、燃气灶等不计其数。上门服务时,看到一些孤老生活很困难,就主动结对服务,常上门问寒问暖,已有10多位老人成为他结对服务对象,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南通的徐虎”。

无偿献血的模范

薛均,个体理发店店主。每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他义务理发人数都在30人以上,“抗非”期间,带领店员去南通师范学校为近百名住宿生义务理发。他还常在社区做好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尤其令人敬佩的是,从1999年6月至今年2月,他先后无偿献血3800毫升,被人们誉为“爱心大使”。

正是无数江海志愿者的凡人善举、春风化雨,才让南通市民的生活处处充满了关爱与温馨,也让“扬子第一窗口”――南通更为世人了解和瞩目。

上一篇:德洛丽丝的圣诞礼物 下一篇:思想政治课与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