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海北话旅游

时间:2022-10-02 01:20:47

天南海北话旅游

石哥:各位聊友,本期的话题是天南海北话旅游。现如今,咱们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一些残疾朋友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借这个机会,大家可以把自己在旅游当中遇到的事儿,把旅游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收获,把对有关部门的一些希望说上一说。诸位请啦:

旅游带给我的快乐

每年的夏天一到,我们几个残哥们都要开着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去旅游。虽然没去过很远的地方,但北京周边就有许多适和我们玩儿的去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北京西郊的爨底下村。这是曾是一个古老的村庄,远离喧闹的都市,所以还保留着很多古朴的民风。我们早早就驾车出发,穿过日新月异的繁华市区,行驶在风景宜人的乡村公路上,望着路边绿色的田野、清澈的小河、别墅般的农舍,心里说不出有多痛快。到了,民风纯朴的乡亲们,热情招待着我们这些来自城里的特殊客人,在古朴的农家院里,丰盛的农家饭让吃惯了鸡鸭鱼肉的城里人胃口大开,拍案叫绝;夜晚,天空繁星灿烂,我们坐在房东的葡萄架下,喝茶、下棋、谈天说地,一直到深夜。一夜小雨过后,清晨的空气更加清新,我们迎着金色的朝阳踏上了回家的路。旅游,使我开阔了视野,愉悦了我的身心,在旅游过程中增进了与残哥们之间的友谊,也使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我养我的这个世界。旅游真好!赵荣申

扩大外延说旅游

旅游,顾名思义就是走出家门,暂别狭小的天地,投入到广阔的大自然怀抱。绿野、空气、海滩、日出日落。许多残疾朋友在谈到旅游时便摇头叹息:“我们哪有这个福分?旅游是健全人和有钱人的专利。”这些朋友所以有这样想法,除了受身体障碍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外,主要还在于对旅游有认识上的误区。在他们看来,旅游就是跋山涉水地远奔。要知道,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旅游其实就是走出家门,投身大自然,改变心情。就拿我这个视力残疾人来说吧,尽管远游多有困难,但我每年都安排时间去百里之外的海边走一趟,吹吹海风,听听大海的涛声,闻闻海鲜味儿,那个感觉也是极为惬意的。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我都到乡下的亲戚家小住几日,那里麦苗的翠绿、油菜的花香;那里泥土的芬芳,那里淳朴的民风、浓浓的亲情,令我神清气爽,身心愉快,疾病之痛、生活之忧一扫而尽。因此,由衷地希望残疾兄弟姐妹们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尽可能为自己创造走出家门的机会,通过旅游促进我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周长越

甜酸苦辣说旅游

提起旅游,我这个走路离不开双拐的重残人,今生还真有过一次跟旅游沾上边儿的经历。那是1997年,我有幸参观了已经名扬华夏的祁县乔家大院。面对宫殿式高楼深院的层层台阶和道道门槛,我虽然不能像腿脚方便的健全人那样一处处尽情观光,但也为自己终生有了这样一次旅游的经历庆幸。我在为那些有能力旅游的残疾朋友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还想到了很多与旅游无缘的重残人兄弟姐妹,他们终日困守在家中或病床上,出门旅游对于他们,简直就是一种奢望。我要对他们说,我们有健全的大脑、眼睛和双手,我们还能够通过阅读报刊杂志、通过听广播看电视领略祖国山河的壮美,以此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促进我们的康复。让我们的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 秦新法

温馨的旅程

在没有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我们北京的残疾人都亲切地称之为“残摩”)之前,出门旅游对我来说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只能在躺床上看一些旅游杂志和名人游览名山大川的游记来“卧游”。自从有了“残摩”,我们这些肢体残疾人就有了“插上翅膀”的感觉。我和周围的几个残哥们不但玩遍了北京周边的名胜景区,还去了一趟大连、青岛和烟台。除了山好、水好之外,更感到当地的人更好。最难忘的是在从大连坐滚装船去烟台的时候,健全人可以沿着两条长长的“舷板”走上船去,可我们的“残摩”怎么开上去呢?就在我们“望船兴叹”的时候,船长带着全体男船员赶到了。只见年轻的船长一声令下,船员们一起上前,前面拉,后面推,十几辆“残摩”不一会儿就上了船。当累得汗流浃背的小伙子们脱掉上衣时,我们才发现腰间挎枪的“船警”也加入到推车上船的行列。我们当中带着摄像机的朋友录下了这些感人的场面,并在回京以后送到了电视台。现在都说“残健融合”,您说残疾人没有全社会的帮助,能够出远门旅游吗?周书坡

旅游增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旅游陶冶了我的情操,使我开阔了眼界。以前,由于各类残疾人都是各自为政,彼此都有自己的活动圈子,相互缺少了解。为了发挥各专门协会的作用,我们几个专门协会共同组织了几次旅游活动。在出行之前,我们做了周密的安排。充分发挥各类残疾朋友的优势。比如今年9月,我们到八达岭长城旅游,由于残疾朋友们居住分散,离集合地点较远,肢体残疾朋友就用“残摩”接送盲人和聋人朋友,在登长城的时候,聋人朋友则搀扶着行动不便的肢残人一起攀登,展示出团结互助的动人场境。旅游,丰富了咱们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增强了咱们残疾人的团队精神,眼看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就要在北京举办了,我们打算组织残疾人朋友驾车到青岛旅游,沿途宣传咱们的残奥会,为这次体育盛会,为全世界残疾人的盛大节日贡献力量。 李立

残疾人旅游呼唤无障碍

我和丈夫都是行动不便的肢体残疾人。这几年,我们也成了自费旅游大军的一员。特别是有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以后,我们更像是插上了翅膀,驾驶着爱车走南闯北,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但在尽情享受旅游带给我们快乐的同时,又有几多挥之不去的遗憾。很多旅游景点缺少无障碍设施,让我们这些坐轮椅的残疾人望而却步。尽管有热心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但我们不愿意让别人抬着自己,艰难地越过被我们视为畏途的级级台阶、道道门槛。只是远远地望着慕名而来的美景拍一张照片留作纪念。最近传来了好消息,北京故宫修建了方便残疾人参观的无障碍设施,八达岭长城的缆车也将在2008年残奥会之前建成,那时,来自世界各国的残疾朋友就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一睹世界上最大宫殿建筑的雄姿,登上雄伟的万里长城了。 杨金兰

石哥:听了大家的诉说颇有同感:旅游真好!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残疾朋友享受到旅游所带来的快乐,也希望有关部门为我们残疾人创造更好的出行条件。下一期的话题是“如何让子女正视我们的残疾”,希望聊友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上一篇:就业,让他们重拾自信 下一篇:辅助器具与残疾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