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时间:2022-10-02 01:18:22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很早之前有个典故。

商容病了,老子去看他。老子问商容:“你将要去世了,有什么话留给我们?”

商容问老子:“人们经过故乡的时候,一定要从马车上下来,为什么会有这个习惯?”老子答:“经过故乡一定要下车,这个是表示一个人不要忘记他的过去。”

商容很高兴,笑了一下,说:“你说得对呀!”

于是他又问了老子一个问题:“人们一般经过一个高大的乔木旁边时,一定会小步快走,为什么有这样一个习惯?”老子答:“过乔木而趋。经过一棵老树,然后小步地快走,这是表示人应该敬老。”

商容一听,说:“你懂得很多了,我之前对你有很多的担心,现在看来不必太担心了。”

商容年岁已高,他张开自己的口,把嘴巴张得很大。问了老子两个问题:“你身上什么最硬,什么最软?”老子说:“牙齿最硬,舌头最软。”

商容问老子:“你看看我,舌头还在吗?”老子答曰:“在。”

商容又问:“那你再看看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没了。”

商容语重心长地说:“你看,到了我这个年纪,牙齿全部都脱落了,但舌头却完好无损。那么我请问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你知道这里面包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吗?”

老子说:“舌头能够存下来,是因为它是柔弱的;牙齿早就掉光了,因为它是刚强的。”商容听后非常高兴,说:“是啊,我今天问了你三件事,你都是很明白的,天下之事已尽矣。我再也没有什么可教你的,我也放心了。”

从这个典故看来,前面两个问题讲的是风俗习惯。最后,商容指着自己的嘴巴问了老子,“牙齿还在吗?不在了,舌头还在吗?舌头在。”刚强的东西没有了,柔弱的东西还在。

什么东西是最长久的?最有生命力的?最有韧性的?是真正的强大?不是刚强,而是柔弱。

所以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人活着的时候,他的肢体是柔弱的,但人死后,他的肢体就僵硬了,僵硬就是坚强。

同样如此,“草木之生也柔脆”。草木在活着的时候也是柔弱的,它死后就很坚强了。柳枝在活着的时候是柔弱的,杨柳依依,随风摇摆。多么柔弱,多么有弹性,但是如果这根柳树枝已经死了,就不再柔软了,而是变得坚硬。人是这样,植物也是的。

大树比小草刚强吧?台风来的时候,大树经常被连根拔起,小草却完好无恙。风无形无力,却能够拔屋倒树。因此老子就得出一个结论――柔弱者生之土,坚强者死之土。

所有坚强的东西都是死亡的一类,所有柔弱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一类。别看刚强的东西一时刚强,别看柔弱的东西暂时柔弱,最终的胜负由时间来检验。

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从自然界中发现了一个最为柔弱的东西,那是什么呢?水!

天下还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吗?如果用水去攻坚克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抵挡住水。最柔弱的水却是最有力量的。

为什么水有这么大的力量呢?水可方可圆,却能够怀山襄陵。这不是说明了刚强的未必是强,而柔弱才是真正的强。

你把水放在方形的杯子里,它就是方形;你把水放在圆形的杯子里,它是圆形。但是水还是水,它没有受伤害,没有改变它的性质。别的东西就不可以了,别的东西一旦形状改变就不是原本的东西了。

我的这个桌子现在是桌子,如果我们改变它的形状,它就可能不是桌子了。而水,你无论将它变化成什么形式,它还叫水。最容易改变的也是最不容易改变的。由此,老子得出一个结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柔弱的东西战胜刚强的东西,天下的人没有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但可惜的是,天下的人没有人能够照这个道理去行。这是水的赞歌,又是人生的叹息。天下还有比水更柔弱的么?还有比水更随和而没有个性的么?随物赋形,是其温柔,是其卑弱,但攻坚胜强,舍水其谁。它“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是老子思想的最典型体现者。

水虽柔弱,能方能圆,人若能效法水的不争,就能产生利万物谦下的效果。这样便接近道了。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业都是人做的,人是德,德在为,道在哪里?道无为,道通过德在为,所以它无不为。你看不到道在做,你知道看到人在做,实际上我们人在做,就是道在做,道在控制。

人到这个世界上总要有自己的创造,要有担当和责任,通过我们的创造和担当来改变这个世界,这是儒家的观点。老子并不反对这个观点,他只是主张我们的手段上更接近于道,不要违背自然,道就是自然,我们能更合乎规定地“为”,自然地“为”。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柔弱要战胜刚强也得要有一些法宝。

老子认为:“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

你想压缩对方,首先要扩张它;你想削弱它,一定要强化它;你想要废弃它,就先推行它;你想要取消它,就先支持它。老子的辩证思想可以说是无所不在。以弱胜强是老子从大自然和人类各种现象中所总结出来的哲学思想。

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老子因此知道无为的益处。

无为是一个减法,不是不为,不是删除法,而是把一些不该为的减掉。我们一定要分得清“什么是重要”和“什么是必要”。这两点不太好分,我们人生中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弄得我们忙忙碌碌,因为重要的事情太多。

我们生命篮子不能装下所有的菜,如果把所有的东西装进去,那篮子就会被撑破。我们的生命有不能承受之重,重量太多就会破。因此,我们一定要分清楚必要的,在所有重要的事情中找出那些必要的。无为就是把必须东西拿出来做,用老子的话讲就是不妄为。

既然柔弱是战胜刚强的,那么最好的制胜之道,那就是守住柔弱,而不要追求极盛,不要追求刚强。物极必反,恃强必弱,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我们每个人都有光芒,但不是总是拿这个光去照别人。有的时候要让自己变得柔和一些,这是无为的含义。

月圆而亏,日中而倾,物方生方死。“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者道之动”,世界万物都处在一种循环之中。所以,守住弱,便是守住了发展的生机;而走向鼎盛,则是走向衰败的转捩。

一旦强大,万不可轻傲,而更要谦恭自守,甚至自损,以保持持续的生机: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奚。为天下奚,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G。为天下G,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仁君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擅加运用,则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上一篇: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传承与创新 下一篇:小学科学知合力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