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环保事业是我的最大追求

时间:2022-10-02 11:40:24

王志强:环保事业是我的最大追求

十几年来,王志强的生意越做越大,但是不管身份怎么改变,环保在他的事业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多年来,他已累计自掏腰包一千多万元,组建了庞大的环保志愿者队伍,将环保理念撒播到社会各个角落。

投入一千多万元,每年下乡宣讲上千场次、发放环保宣传资料20多万份,每年回收废弃包装袋、瓶、铂金袋100多吨,废旧电池30多吨……这些数字,见证了王志强的环保历程。这样的行为在普通人看来有些疯狂,王志强却乐此不疲,他说:“环保事业是我的最大追求。”

为环保放弃上百万元收入

王志强,出生于天津蓟县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1982年,还差半年就高中毕业的王志强,因病被迫退学,在家务农。不久之后,因为踏实肯干,加上高中文凭在村里也算是小半个文化人,他很快当上了村的农技员,从此与农业科技结下不解之缘。

王志强不仅是个技术人才,而且还是个生意能手。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家庭联产承包制肇始之时,看到这其中的商机,王志强开始经营起农业物资供应生意来。在推广农技及经营生意的过程中,细心的王志强发现,由于农药使用不当,一些农民的农地受到污染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每年村中还不时发生农民误食农产品农药中毒事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他的操持下,蓟县蓟东植物医院于1984年开业。依托植物医院,他向农民讲解高剧毒农药的危害和农业污染导致的后果及其治理方法,并定期向农民回收废旧农药瓶,并用火碱水处理后深埋,杜绝农药对水源、土壤的污染等,减少了村中人畜农药中毒事件。他还定期到农村田间地头宣传禽畜粪便的处理方法,减少禽畜粪便的无序排放。

1988年,王志强被调任为乡农林技术站站长。这期间,他发现随着土地承包期延长,农民普遍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情,农资市场具有潜在的巨大商机。1994年初,目光敏锐的王志强看准机会,正式辞职,“下海”做起了化肥、农药生意。

王志强的判断非常准确,他的农资生意从一开始就十分红火,生意好的时候年销售化肥20多万吨、农药1000多吨。然而,随着化肥、农药的推广,问题也相继出现。由于农民对化肥、农药使用不当,农村原本美好的生态环境遭到污染,环境日益脆弱,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也逐步显现,这些都让王志强焦灼不安。从一个农业的保护者变成了间接的破坏者,王志强的心中很不是滋味。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挣扎,王志强做出了一个至今他自己都无比自豪的大胆决定。为解决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他不顾家人一致反对,毅然放弃了当年上百万元、快速致富的农资生意,决心重新创业。他希望以自己耳濡目染的真切感受、实践积累和农技知识为基础,针对农民种田实践产生的各类问题,创立一家旨在解决农村化肥、农药污染问题的技术研究机构。从此,王志强扎根于环保农业领域研究和应用探索,逐渐拓开一片属于自己的崭新领域。

创立公司推广环保农资

说干就干。1995年,王志强拿出全部积蓄,注册了“天津市燕山农业应用技术研究所”,开始从事减少、治理农业生产污染的研究探索。同年,他聘用了6名高级农艺师和多名农业专业大学毕业生,组成一支旨在减少农业污染,发展生态环保农业的科技队伍。他们每年测验土壤2000多份,让农民了解土壤变化情况,以便提高他们的农业环保意识。

王志强的这支科技队伍,每天早出晚归坚持下乡。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身雪。有时上午讲课,下午下田;有时半夜返回,第二天照常工作,从未耽误去讲课。当村民听说今儿农技服务队要来,就会早早候在大队门口,眼巴巴地望着大路。

截至2000年,这个农民自办的民营农业科研所先后取得“测土配方施肥”新技术、生物性农药与农业病虫害防治综合技术三项实用新型技术成果,不仅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也最大限度减少了化肥对土壤、空气、水源及农产品的污染。

2001年,王志强进一步把事业做大,成立了“天津市盘宇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一边搞经营,一边用赚来的钱再投入环保中。“虽然盘宇立足农业,但盘宇志在人类生存环境,心系地球净洁。盘宇要给农民用最好的种子,施最好的肥料,收最好的作物,卖最好的价钱。”王志强说。

公司成立后,王志强先后招聘了15名环境科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充实科技队伍,专门从事生物肥料、有机农药、优良种子和绿色农产品的研发。2002年,他又为公司提出了“三心”经营理念:让执法部门省心、让合作伙伴放心、让农民开心。秉承着这些理念,盘宇的产品很快成了蓟县农民的最爱。

王志强的成功在于,他不仅仅在卖产品,而且在卖“解决方案”。公司的技术服务体系分“产前”、“产中”和“产后”。产前,根据农户地块和土壤,指导农民适合种什么,怎么种。由经销商组织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产中,大力推广生物环保菌肥,努力实现保护环境与农产品产量增长双赢的局面。产后,建立产品回收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组建一个完整的封闭链条,把农民的风险降至零。

自掏腰包宣传环保

盘宇的产品销量一路上升,王志强的个人收入不断攀升,他在环保上的投入也持续加大。

其实,早在2002年,王志强便开始组织废旧电池回收活动,先后两次印发30多万份关于旧电池污染和各种铂金袋污染及危害方面的宣传材料,通过蓟县教育局发放各学校,号召同学们把旧电池交到学校然后统一回收,每年回收30余吨。

为了提高农村群众环保意识,解决农村的污染问题,王志强还邀请县农业局、环保局的退休专家组织起专门的环保宣传队伍,常年坚持到农村的中小学校、村委会、集市等基层场所宣传环保知识。他还长期组织服务队到田间地头,免费提供技术和环保物资给农户试验,手把手地教农民科学种植、肥料使用、垃圾处理等知识。

为了扩大宣传效果,王志强于2011年成立了“盘宇环保志愿服务协会”,并且投资20多万元,建立了“环保展厅”,展厅以各类污染现状、污染后果、污染源头以及减少、治理污染的方法等为题材,图文并茂,现场讲解,让参观者一目了然。同时,他还发起了主题为“减少并治理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污染,保护人类生存基础环境”的巡展活动,先后在蓟县及周边的玉田县、遵化市、三河市等县市的学校、社区、农村、厂矿等地巡回展出,利用生动形象的实例,展示环境污染的恶果,从而激发公众环保热情,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王志强积极、执着的正能量,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公务员、企业高管与青年学生成为环保志愿者,和他一起投入到环保事业中,他的志愿者队伍如今已经超过了十万人。他说:“我的目标就是要动员起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一支浩浩荡荡、川流不息的志愿者洪流。”盘宇甚至还吸引了外国环保志愿者的加入,来自智利的农业专家阿拉比诺先生就是它的第一个国外环保志愿者。

起初,家人对王志强每年自掏腰包开展环保宣传大为不解,王志强的妻子张彩云就说:“一开始我们非常不赞成,因为这个事情让我们失去了很多的利益,我们干个体公司的,创造点效益非常不容易,那是我们的汗水。”不过,看到王志强死心塌地走在这条路上,家人也慢慢理解他,“因为他毕竟是在从事着高尚的事业,作为家人,应该支持他!”张彩云说。

十几年来,在王志强带领下,盘宇公司累计投入一千多万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印发大量的宣传展牌、环保知识手册。数次组织环保展览活动和环保宣传活动,走进学校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环保常识;走进农村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和合理使用有机肥料、妥善处理各类农业垃圾、倡导环保农业,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

王志强说:“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我们的环保门户网站,让社会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环保志愿者队伍中来,加入到我们的协会,成为环保志愿者,跟着我们共同从事环保事业。以各种方式,让学生成为我们的环保志愿者,以小手牵大手的形式,带动社会每个人从事环保事业,保护我们人类共同生存的空间。”

上一篇:我如果弹好以后也能这样,打动人心 下一篇:让每个中职生都具备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