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科技转产项目的风险

时间:2022-10-02 11:25:31

试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科技转产项目的风险

摘要: 当今社会中,模糊评价法对于大型的经济项目的应用屡见不鲜,但是对于中小型的企业项目评估却不常见到,本文旨在简化和易于应用的角度使企业在实际运营中更好的把握和控制项目的风险,积极推进企业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Abstract: In today's society, the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is widely used in large economy project, but is not common in the evalu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project. This paper aims to help enterprise better grasp control the risk of the project in practical oper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simply and easy application,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s' risk prevention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关键词: 风险评估;模糊评价法;模糊评价模型

Key words: risk evaluation;fuzzy evaluation method;fuzzy evalu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157-03

0 引言

项目的风险通常指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项目实施后偏离预期结果而带来不利影响的可能性。为提高项目的成功率,使项目能在预期规划下顺利运行,结合本企业自身长期营运经验以及广泛征求业内专家的意见,对该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提出风险控制对策。

1 项目风险识别

1.1 技术风险 本文引用的 “360度翻转救生/救助艇用柴油发动机产业化”项目是s公司自主研发的一项高科技含量项目的转产计划,产品市场型号为“新式380J-3”。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同类产品在自由抛落的过程中不得不采用关闭或停转的方式来保证发动机的稳定,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耽搁救生时间,新式380J-3能使全封闭自由抛落式救生/救助艇从抛落到入水翻转后一直保持正常运转,从而赢得救援时间,符合目前救生/救助艇行业追求的方向。行业专家预测,未来的3-5年中,行业内更多的企业将会研发出与本项目技术相同、类似或者超越的产品,本企业所保持的技术壁垒将会打破。

据析,在本项目投产后,根据2012年实际订单量以及2013年的订单量并结合预测,本公司将会在两年内逐渐缓慢的提高市场占有率,新式380J-3凭借技术和价格的优势会被更多的自由抛落式全封闭救生救助艇厂商所关注,2015年以后,伴随新型救生/救助艇用柴油发动机360度翻转全程正常运转技术的普及,本产品的市场份额势必也会受到影响。

1.2 市场风险 除本企业外,规模比较大的救生/救助艇用柴油发动机的生产厂家还有日本YANMAR、挪威SABB、丹麦BUKH,这三家生产厂商所生产的360度翻转救生/救助艇用柴油发动机虽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柴油机在自由翻转过程中正常运转,但是很早就进入了自由抛落式全封闭360度翻转救生/救助艇用柴油发动机的生产领域和销售市场,并且为国内外厂家所认同。相比较而言新式380J-3尽管性价比方面占尽优势,但是技术和价格并不是市场竞争绝对指标。

1.3 行业风险 受船舶行业的影响,未来的3-5年内,救生/救助艇的需求量不会增加甚至还会缩水,在市场分析中,根据业内专家的意见,将2012-2015年的全球需求量设为恒定数4300台来分析市场是比较乐观的看法,比较保守的估计全球需求量大约会降至在3600台左右。因此,在市场出现萎缩的情况下,特别是关联企业运营出现问题时,S柴油机的新式380J-3的销量肯定会受到较大冲击,甚至可能会使用降低价格的方式来争取和保持市场份额。

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项目风险评估

2.1 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建立在模糊数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预测和评价方法。它的特点在于其评价方式与人们的正常思维模式很接近,用程度语言描述对象。他特别适合用来解决那些只能用模糊的、非定量的难以明确定义的实际问题。

2.2 模糊评价的过程

2.2.1 确定风险因素集 确定风险因素集首先应该给出风险因素,新式380J-3产业化可行性项目的风险因素应包含3个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多个层次,确定因素集用U来表示,由于因素分有不同层次,不能同等对待,按它们各自所属层次分别处理。本项目的风险层次划分,如表1所示。

2.2.2 模糊权重集的确定 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往往是不同的,考虑到这个客观事实的存在,必须确定各因素集的模糊权重,本项目中采用1~9比率标度法表示任意两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根据层次分析的原理构造判断矩阵,采用方根的办法近似求出各指标权值并归一,并计算一致性检验。

元素之间两两对比,对比采用美国运筹学家A.L.Saaty教授提出的1~9比率标度法,如表2所示,对不同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在指标层由专家对3个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打分,得到判断矩阵。要保证aii=1,aij=1/aji,即评价指标评分与自身相比,重要性相同,与矩阵主对角线相对称的数值互为倒数。

专家打分所得的判断矩阵,如表3所示。

首先计算第一个判断矩阵的λmax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根据矩阵理论,利用计算机得到理想精度的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但是,由于判断矩阵本身有相当的误差范围,所以计算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并不需要追求较高的精确度。这里,使用方根法进行计算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方根法计算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步骤:

①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Mi,

Mi=■a■,i=1,2,…

②计算Mi的n次方根■■=■

③对向量■=[■■,■■,…,■■]■进行正规化处理,即

W■=■

则W=[W1,W2,…,Wn]T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

④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

λmax=■■

式中(AW)■表示向量的第i个元素,A为判断矩阵。

运用上述步骤,本例具体计算如下:

①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

M1=1×1/3×1/4=1/12

M2=3×1×1/2=1.5

M3=4×2×1=8

②计算Mi的n次方根

■■=■=0.4367

■■=■=1.1447

■■=■=2

③对向量■=[■■,■■,…,■■]■=[0.4367,1.1447,2]■进行正规化:

■■■=0.4367+1.1447+2=3.5814

W1=0.4367/3.5814=0.1219

W2=1.1447/3.5814=0.3196

W3= 2/3.5814=0.5585

④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

AW=1 1/3 1/43 1 1/24 2 10.12190.31960.5585=0.3680.96461.6853

λmax=■■=3.018

⑤一致性判断 当矩阵A具有满意一致性时,λmax稍大于n,也就是λmax越接近n,一致性越好,反之,一致性越差。因此,引入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以外其余特征值和平均值作为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指标,即用CI=■检测决策者判断思维的一致性。

为了度量不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一致性,根据经验,还需引入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对于1-9阶判断矩阵,RI值如表4所示。

当阶数大于2时,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与同阶平均随机数一致性指标RI之比称为随机一致性比率,记为CR。当CR=■

经检验该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最终确定第一层模糊权重集A=(0.12,0.32,0.56),同法可得第二层权重A1= (0.50,0.50),A2=(0.50,0.50),A3=(0.32,0.68)。

2.2.3 确定评语集 令V={V1,V2,V3,V4,V5}分别代表{风险很大,风险较大,风险可控,风险较小,可忽略风险},由高到低表示风险程度。

2.2.4 确定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在讨论360度翻转救生/救助艇用柴油发动机项目批量化生产的可行性风险评估中,邀请5位专家根据各风险层次进行风险等级确定的投票,如表5所示。

分别计算各风险因素的隶属度:u1=(0,0.2,0.6,0.2, 0),u2=(0,0.4,0.4,0.2,0),u3=(0,0,0.6,0.2,0.2),u11=(0, 0.2,0.2,0.4,0.2),u12=(0,0,0,0.6,0.4),u21=(0,0.2,0.6, 0.2,0),u22=(0,0,0.6,0.4,0),u31=(0,0.2,0.6,0,0.2),u32=(0.2,0,0.6,0.2,0)。

2.2.5 模糊综合评价 从最末层开始评价。评价的方法依据综合评价模型B=A°R来进行。这里的“°”采用“乘与和算子”。

第二层的风险模糊评价就是:

B1=A1°R1=A1°u11u12=(0.50,0.50)°0 0.2 0.2 0.4 0.20 0 0 0.6 0.4

=(0,0.1,0.1,0.5,0.3)

B2=A2°R2=A2°u21u22=(0.50,0.50)°0 0.2 0.6 0.2 00 0 0.6 0.4 0

=(0,0.1,0.6,0.3,0)

B3=A3°R3=A3°u31u32=(0.32,0.68)° 0 0.2 0.6 0 0.20.2 0 0.6 0.2 0

=(0.14,0.06,0.6,0.14,0.06)

分别归一化后得:

B′1=(0,0.1,0.1,0.5,0.3),B′2=(0,0.1,0.6,0.3,0),B′3=(0.14,0.06,0.6,0.14,0.06)。

第一层风险模糊评价:

B=A°R=A°B′1B′2B′3

=(0.12,0.32,0.56)° 0 0.1 0.1 0.5 0.3 0 0.1 0.6 0.3 00.14 0.06 0.6 0.14 0.06

=(0.0784,0.0776,0.54,0.2344,0.0696)

归一化后得:

B′=(0.0784,0.0776,0.54,0.2344,0.0696)

2.2.6 求出最优解,给出评估报告 将评语集V={V1,V2,V3,V4,V5}所代表{风险很大,风险较大,风险可控,风险较小,可忽略风险}量化为{9,8,5,3,2},对于最终结果P来说,如果P∈[8,9]时,评价结果为“风险很大”;如果P∈[7,8]时,评价结果为“风险很大”;P∈[5,7]时,评价结果为“风险可控”;P∈[3,5]时,评价结果为“风险较小”;P∈[2,3]时,评价结果为“风险忽略”。

P=■b■■×v■=0.0784×9+0.0776×8+0.54×5+0.2344×3+0.0696×2=4.8688∈[3,5]

评估结果本项目风险较小,可以实施。

3 模糊评价法的实际意义

在项目风险评估中,能够较好的解决多层次风险因素,系统的、科学的对风险因子进行层次性的分析,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将项目中的不确定因素转化为模糊变量,利用模糊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得到定量结果,帮助项目操作人员了解项目的风险程度,并指导采取相应的项目防控措施,所以说应用模糊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估既能立足现在对项目批量生产前进行可行性分析,亦对未来项目转产后发展,做出了前瞻性的预测,对进行项目风险管理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敏,翟国端.建设工程施工阶段投资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与企业,2012(13):51-55.

[2]李颖超,王要武.基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集群创新能力评价[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

[3]吴有祯.项目评估中敏感性和风险分析方法运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09):199-201.

上一篇:M制造企业仓储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对预拌混凝土施工现场任意加水现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