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水泥混凝土道路的施工与养护

时间:2022-10-02 10:54:48

浅论水泥混凝土道路的施工与养护

【摘要】本文简述混凝土道路的施工与养护工作,有效保障混凝土道路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道路;施工;集料;养护

1水泥混凝土道路的结构及要求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构成上一般分为路基、垫层、基层和混凝土面板。

1.1路基

路基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线路的主体,又是路面的基础。因此,路基的密实、均匀、稳定及排水是路基设计、施工时必须妥善处理和解决的问题。

1.2垫层

在路基水温状况不良的路段上,路基与基层之间加设垫层,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混凝土板和基层强度稳定性及抗冻胀能力;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减小土基的应力和变形。此外,垫层能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中,以保证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垫层材料的强度要求不一定要高,但其水稳性,隔热性能要好,一般采用颗粒材(料砂、砂砾、炉渣等)。采用砂和砂砾时,通过0.075 mm筛孔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采用炉渣时,小于2mm的颗粒含量不宜大于20%。

1.3基层

在混凝土板下修筑基层,提高基础的综合回弹模量,是保证混凝土路面整体强度、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重要层次。要求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且断面正确、表面平整。

1.4面板

混凝土面板的弯拉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表面平整、耐磨、抗滑。表面平整主要是为了行车舒适;耐磨、抗滑主要是为了防止试车打滑,以利行车安全。

2施工前的材料验收

2.1混凝土的性能与水泥密切相关,所以水泥进场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水泥物理试验报告,并对其品种、标号、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检查验收。

2.2集料中含杂质的检验。集料(砂、石子)占混凝土总体积的70%以上,混凝土质量除与水泥品质有关外,也与集料中杂质含量有密切关系。目前主要对集料的含泥量、有机质含量、生石灰和其他轻物质含量进行检查验收。

3施工

3.1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

3.1.1管道沟槽回填质量控制

管道沟槽回填必须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按规定抽样频率进行回填土的轻、重型击实试验力求达到该填料的最佳含水量与最大干密实;沟槽内不得有积水、淤泥,所用填料严禁有砖头、混凝土块、树根、垃圾和腐殖质。回填分层应夯实或碾压,沟槽如窄小要扩槽。

3.1.2土基质量的控制

土基的施工质量是整个道路工程的关键,土基的施工质量得到控制,才能保障路面工程经受住时间、车辆运行荷载、雨季、冬季等因素的考验。要做好土基工程,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土基的填筑,尤其对原地面的处理和坡面基地的处理。

(1)填筑路堤时应首先进行原地面处理。当路堤填筑高度不小于1.0m时,应注意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草丛全部挖除。若基底的表层土系腐殖土,必须用挖掘机或人工将基表层土清除换填,厚度就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不小于30cm为宜,并予以分层压实。如发现草炭层、裂缝,应更换符合条件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路堤通过耕地时,路堤筑填施工前必须预先填平压实。如其中有机质含量和其他杂质较多时,碾压时因弹性过大,不易压实,应换填土。

(2)坡面基底处理。当坡面较高时,只需清除坡面上的表层,其处理方法同上。但坡度较大时,应将坡面做成台阶,让填料充分嵌在地基里,以防止路堤的滑移。台阶的尺寸,依土质、地形和施工方法而不同,一般宽底不宜小于1m,而且台阶应做成向堤内倾斜3%~5%的坡度,并分层夯实,当所有台阶填实之后,可按一般填土进行。

(3)路堤填料。一般应采用砂砾及塑性指数和含水量符合规范的土,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及含腐殖质的土,对于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一般不宜作为路基填土。

(4)填土路基压实。路基施工时,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并应通过试验路段来确定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3.1.2道路基层的质量控制

(1)石灰稳定土基层,应做到土块粉碎,石灰合格,配料准确,拌和均匀,控制最佳含水量,碾压密实,石灰含量宜占土的8%~12%。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应在冻结前达到规定强度,石灰稳定土基层不宜在雨天施工。

(2)煤渣、粉煤灰、冶金矿等工业废渣类基层,应按其化学成分和颗粒组成,掺入一定数量石灰土或石渣组成混合料,加水拌和压实,洒水养护,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应施工,并应在冻结前达到规定强度。

(3)泥灰结碎(砾)石基层,应严格控制泥灰的含量。泥灰的总含量不宜大于总混合料的20%,石灰含量宜占土的8%~12%,土的塑性指数宜为10~14。施工可采用灌浆法或拌和法,采用拌和法时,应先拌匀灰土。

(4)级配碎(砾)石掺石灰基层的碎(砾)石颗粒应符合级配要求,细料含量宜为20%~30%,石灰含量宜占细料的8%~12%。

(5)水泥稳定砂砾(包括砾石土)基层的砂砾应有一定的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cm,水泥含量不宜超过混合料总重的6%,压实工作必须在水泥终凝前完成。基层完成后,应加强养护,控制行车,防止出现车辙。如有损坏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对加宽的基层,新旧部分的强度应一致。

3.1.3混凝土路面质量控制

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是提高水泥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关键,其质量控制主要应从混凝土强度、混凝土板厚度及路面施工工序、路面养护四个方面来进行。

(1)路面混凝土强度要求一般不小于C20,为保证其强度施工时必须从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用及混凝土的捣固三个方面严格控制。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要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为主要指标。设计使用干硬性混凝土是节约水泥、减少混凝土收缩率的主要途径,配合比设计时,水灰比要控制在0.5以下(一般为0.46~0.48);并在满足混凝土浇捣所要求和易性前提下尽量取低值(26%~28%),单位水泥用量一般为330~360kg/m3,水泥用量是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施工时还应注意混凝土必须采用强制式拌和机拌和。

(2)混凝土板厚度应从基层施工时跟踪测量开始控制,认真进行施工放样、立模,模板基底要密实,平整度好,用于控制钢模板的桩钉要直立,用水准尺紧靠桩钉进行水准测量能有效地保证混凝土板的厚度。

(3)混凝土施工工序:合理安排工序和混凝土浇筑时间。施工前做好现场准备工作;混凝土到场后立即组织施工,同时要保证混凝土施工连续性,尽可能提高工效,缩短混凝土在大气中直接暴露的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立即进行覆盖养生。

(4)路面养护:水泥路面必须经常清除泥土、石块、砂砾等杂物,严禁在路面上进行拌合砂浆或混凝土等作业,平交道口以及与其他不同种类路面连接的地方应加强清扫。水泥路面的接缝是保养工作的重点,应及时排除嵌入缝内的杂物,填充或更换填缝材料,以保持伸缩缝的功能。水泥路面的填缝料应在雨季到来前及冬季降雪前更新完毕,防止雨(雪)水下渗。

4养护

4.1早期受冻及初期收缩

当温度低于5℃时,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明显延积膨胀9%,混凝土有冻害的可能。在混凝土处于尚未完全硬化状态时,如果环境湿度相对较底,则会产生失水收缩裂纹。这种裂纹走向不规则、宽度小,通常发生在混凝土表面,虽然不是大的缺陷,但若在容易遭受冻融的部位发生,将会成为破坏的间接原因。

4.2养护措施

为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应采用“冬期施工法”中所要求的养护方法;对于混凝土初期收缩,应认真做好混凝土浇筑后的浇水自然养护。一般混凝土路面浇筑完最初三天中,白天每隔2小时浇水一次,夜间至少浇两次;以后每昼夜至少浇水四次(干燥和阴雨天气适当增减)。浇水时要用草帘或麻袋将混凝土覆盖以保持其湿润(初凝后即可浇水)。

参考文献:

[1]郭成华.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例精选[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尚光明,李维义,施接锋.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艺探索与思考[J].工程与建设,2008.

上一篇:建筑垃圾逆向物流模式探讨 下一篇:通过设备改造提高加热炉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