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商业集群优化整合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02 10:40:36

廊坊市商业集群优化整合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商业联系的加强,城市商品流通逐渐形成集群效应。这种城市商业集群的形成对于现代都市功能的转变、消费结构升级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廊坊市商业集群发展的考察,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廊坊市商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整合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集群 优化 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的深化,商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同时商业企业的激烈竞争,使得商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一定的集群发展态势,形成了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商业集聚区。这种商业集群的发展形式对现代都市、商品集散地、产业园区的成长与繁荣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1 商业集群概念

所谓商业集群,是类似于产业集群的一个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依托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由大量相互关联的商业企业在空间上集聚,提供多样性商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多种购物动机的商业群体。商业集群具有“区位一中间组织”的双重属性,是在专业分工、协调程度高和资源共享或互补的条件下,由商业经营主体共同参与,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形成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消费中心。

2 商业集群的特征

2.1 地域集聚性

商业集群中的企业具有很强的地域集聚性,通常集中在城市中的同一区域或者同一地段。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商业集群减少了消费者的购物成本。由于集群内存在大量同质的企业,经营的商品相同或类似,并且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性,可以减低消费者购买商品所花费的时间、交通等隐性成本,这对于消费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从生产者角度讲,聚集区把分散的企业聚集到某一空间内,地理接近性和近邻效应,使得市场信息有效聚集和传播,从而减少了市场运行的盲目性,无形中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2.2 关联性

商业集群具有的竞争优势,会促使大量与之相互关联的企业进入,从而引发大量资金、人才、技术,在集群内部良性流动。同时带动相关服务业如餐饮业、娱乐业、物流业等配套产业的发展,而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会使地区经济呈现倍增式增长。当商业集群发展达到较高的程度和规模,形成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还会吸引外部消费资金和投资资金的大量涌入,这些资金的进入除了促进旅游、酒店、会展业的发展,还会引起上游生产型企业在商业集群周遍的投资布局,从而引发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因此,商业集群不是商业企业的简单扎堆,而是相互关联的企业的聚群。

2.3 组合经济性

在商业聚集区,商业企业与集群内商业企业之间以及外部企业存在着密切的分工和协作关系。它们在产业上相互支撑,功能上相互弥补,特别是受到相同的商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企业之间易于建立相互信赖的合作基础,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商业能够较为容易的开展纵向或横向联合。因此,借助于商业集群的集聚优势,可以促进商业服务、管理及其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产生组合经济扩散效应。

2.4 高竞争性

在商业集群内部,企业所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具有很强的同质性,使得造成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由于地域的高度集聚性,商业企业在空间上更为接近,导致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和服务内容更为敏感。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生存的空间,商业企业经常采取形式多样的竞争手段。只要商业集群中有一家企业采取竞争策略,其他经营同种产品的企业就会迅速跟进,商业企业的轮番竞争,导致商业集群内部商战频频发生。

3 廊坊市商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廊坊市商业集群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相对于发达地区城市商业集群发展,商业集群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仍处于传统商业为主体开始向现代商业转变的阶段。总体来看,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3.1 商业集群缺乏科学规划,布局不合理

目前,廊坊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商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商业集群的发展依然按照自然区位形成机理逐步向外扩展,商业企业大量聚集于明珠商厦商圈的旧城区,导致商业集群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主要表现在:其一,明珠商厦商圈处于廊坊市的旧城区,同时也是廊坊市的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交通枢纽,该地区与商贸功能无关的交通所占比重过高,大量的过境车辆加重了该地区的交通拥挤状况。经过该地区的公交线路多达10余条。由于大量的公交车在同一站点同时停靠,再加上旧城区道路狭窄,人流、物流、车流密集,人车矛盾突出,极易引发交通阻塞,严重影响旅游购物的便捷与舒适性。其二,近年来,随着廊坊万达广场、苏宁广场、新世界商务广场等城市商业项目陆续在该区域建成营业,大型商贸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该地区基本形成了廊坊市具有“中央休闲商务区(CRBD)”特征的商业集群。然而,目前在该商业集群内部,基本上没有可以利用的空地,而如果还是按照现有的拆迁改造模式,未来改造建设成本将会大幅飙升,因此在该商业集群中,对商贸商务设施进行改造的可能非常小,空间格局基本定型。

3.2 集群内产业结构和业态结构不合理,协作水平不高

廊坊市商业集群内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比较突出,虽然集群内的商贸企业数量较多,商贸活动比较频繁,集群的商业功能发挥也比较明显,然而商务休闲、文化娱乐、旅游会展产业培育明显滞后,集群的商贸产业与商务休闲、文化娱乐、旅游会展产业协调性较差。国内外实践证明,购物、休闲、娱乐、旅游等多功能组合起来的集群功能是商业集群发展的共同趋势,因此,廊坊市商业集群在这方面还有待于发展。目前,廊坊市商业集群业态结构也不尽合理,商业企业同质性较高,经营业态仍然是百货商场为主,高级专卖店、品牌连锁店、时装服饰店等新型业态明显不足,大型现代化购物中心缺乏。这种不合理的业态结构使得商业集群内部实行错位经营的可能性非常小,大量商业企业定位雷同,导致同质竞争异常激烈。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业态结构,不仅削弱了商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而且导致商业集群的资源利用效率下降。

3.3 集群内商业企业的规模和竞争力有待提升

廊坊市商业企业以国有集体商业企业和个体私营商业为主体,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竞争实力不强,以万达集团为代表的全国大型连锁商业企业才刚刚开始进入,多元化的商业竞争格局尚未形成。在全国零售百强中没有廊坊市商业企业,连锁企业全国连锁百强名单中也是榜上无名。以廊坊明珠集团为例,该集团现有员工5000多人,总资产6亿元,经营10万多种商品,年销售额仅仅10多亿元,规模和竞争实力有限。受制于规模和竞争实力的限制,商业集群对于地区经济的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相对较弱。

3.4 集群配套服务设施还不完善

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人们对购物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舒适的购物环境和便捷的购物条件,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情绪和消费倾向。廊坊市各类商业网点的购物环境和购物条件还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和配套环境发展明显不足。即使像明珠商厦、新朝阳购物中心这样较为成熟的城市商业中心,也还存在休息座椅严重不足,停车车位紧张,绿化面积较低,餐饮娱乐设施等配套服务不够的问题。

4 廊坊市商业集群的优化整合对策

廊坊市城市功能正处于由生产型城市向服务型城市过度的重要时期,加快商业集群的整合与优化对于廊坊市城市功能的转变具有积极的意义。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国内外的实践也表明,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促进商业集群的合理分布,助推商业集群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廊坊市政府有必要制定出台针对廊坊市商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廊坊在制定规划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应该根据当前廊坊商业布局的实际、要素禀赋、商业基础条件,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各集群的发展目标、空间分布以及功能定位,并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对这些集群的发展加以引导。其二,在刺激自发性商业集群不断出现的同时,积极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加快商业企业聚集的步伐,优化商业集群空间布局。其三,改善商业集群的功能定位,在突出商贸功能的同时,加强集群的旅游会展、餐饮娱乐、金融服务、商务休闲功能。通过不断努力,逐步实现廊坊市商业集群布局合理;商业企业层次分明,功能明确;主要商业业态先进;行业结构和经营结构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局面。

4.2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优势业态,错位发展

针对廊坊市商业集群存在严重的行业结构与业态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应该利用政策手段和市场机制,积极引导行业与业态结构调整。首先,对于产业比重比较高的百货业,要在原有规模上基础上,采取限制性措施,控制大型百货业的进入,避免出现过度竞争,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对于产业所占比重较低的旅游业、娱乐业、休闲商务业,应该积极扶持和鼓励,从而实现商业集群行业结构向合理化,均衡化方向发展。其次,在业态结构调整时,应该确定合理的业态比例,避免由于业态的同质化过高,导致的过度竞争。在企业规模方面,应该确定大、中、小型企业的比例,形成塔状结构。在业态类型方面,鼓励新业态的进入与发展,限制旧业态的重复进入,形成合理的业态结构。

4.3 做大集群规模,提升竞争能力

商业集群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表现出较强的集群经济效应,辐射带动功能才能充分显现,因此规模大小是商业集群优势的一个重要标志。针对廊坊市商业集群中大型购物中心发展不足,本地商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现实,一方面应该选择本地具有市场潜力、能够形成产业链、代表区域特色的商业企业作为龙头企业,通过精心培育使得其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另一方面应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大型购物中心、大卖场进驻,以带动廊坊商业集群的规模化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在商业集群发展中辐射作用、品牌效应,形成充分的市场需求;还可以通过产业链作用,在其周围逐渐培育起一批为它服务的配套企业,从而形成产业规模庞大、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的商业集群系统。

4.4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商业集群对配套服务设施要求高。目前廊坊市商业集群的配套服务设施的不仅质量品质较低而且数量水平也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商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加强道路路网、水电暖气、公共绿地、大型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集群发展所必需的公共物品。对于廊坊市来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还需要从实际出发,既要适度超前,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又要防止盲目扩大,增加不必要的开发成本。

参考文献:

[1]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8).

[2]荆林波.关于促进中国商业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商贸经济,2005(4).

[3]丁心基,武云亮.商业集群的效应及其发展趋势分析.技术经济,2004(5).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廊坊市商业集群优化整合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112)

课题组成员:王建华、张春颖、李鸿雁、宋薇、刘二亮、刘戈、毋庆刚。

上一篇:浅谈住宅采暖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公立医院改革与传染病医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