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民约可否拒绝“外嫁女”的征地补偿?

时间:2022-10-02 10:28:49

村规民约可否拒绝“外嫁女”的征地补偿?

案例

小李沟村是个富裕村,因为收入可观,一方面,村里许多姑娘即使嫁出去了,也不肯将户口迁出;另一方面,许多嫁进来的姑娘都选择立即将户口转入小李沟村。2011年初,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决定通过修改村规民约来限制这种现象,规定,已经出嫁、去外地3年以上的非常住村民(属于挂户),不再享受本村村民待遇。为了使该村规民约合法有效,村委会还召开村民大会讨论,最终以得到2/3村民同意而获得通过。

2011年10月中旬,小李沟村所在市决定修建沿海公路,小李沟村的部分海滩及稻田被征用。村里制订方案,向每位村民发放征地补偿款7500元。该征地补偿款分配方案还明确规定,到2011年10月12日止,之前嫁人、出生、抱养并落户的村民,给予分配;凡已出嫁满3年以上的非常住村民,不予分配(该分配方案获得多数村民同意)。

依据该分配方案,村民赵凤芝2008年初嫁到外地,虽然户口一直未迁出,承包田也未被村里收回,但却出嫁超过3年,得不到分文补偿款。为此,她找到村委主任和党支部书记,要求分得全额补偿款。村委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强调,村委会有权制定村规民约和分配方案,且已经村民大会表决通过生效。双方协商不成,赵凤芝一纸诉状将村委会告上法庭,请求判令被告小李沟村村委会支付征地补偿款7500元。

法庭审理认为,赵凤芝虽然于3年前出嫁外地,但户口并没有迁出,承包田也未被村里收回,仍然是小李沟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小李沟村所制定的村规民约及本次征地补偿款分配方案因与相关法律规定相违背,不具有法律效力。依法判决支持赵风芝的诉讼主张。

村委会不服,到检察机关申诉,请求依法对该判决予以抗诉。检察机关经审查认为,人民法院判决并无不当,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的应提出抗诉的情形,经法律讲解,村委会最终服判息诉。

检察官点评

一、赵凤芝获得征地补偿是有法律根据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0条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本案并没有证据证明赵凤芝出嫁后,在新居地又取得了承包地,那么,小李沟村没收回她的承包地是符合法律规定的。该法第16条规定:“承包方享有下列权利:(一)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二)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结合本案,赵凤芝虽然出嫁已过3年,但户口并没有迁出,村里依然有她承包地的份额,她理所当然是小李沟村村民,具有小李沟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也就具有获得征地补偿款的权利。

二、小李沟村所制定的村规民约为何未能在本案中发生法律效力?

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具有制定村规民约的权利。但是,该法第27条第2款同时规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可见,村规民约合法有效的前提是“不得与相关法律法规相冲突,不得侵犯村民合法权利”。小李沟村村规民约中规定的:“凡出嫁妇女满3年以上的非常住村民,不再享受本村村民待遇”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6条关于村民“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相冲突,那么,该条村规民约当属于无效情形。

三、本案给我们的警示。

“外嫁女”出嫁后,是不是就跟娘家所在村一刀两断、再没有任何关系了呢?

当下,一涉及到分红、补偿等事项时,只要是关系到“外嫁女”等特殊人群,一些村干部及村民就认为,既然外嫁到别的地方,在本村基本都属于挂户,没有尽到村民的义务,就不应享受相关的村民待遇。这种想法或许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毕竟与法无据。因为我国法律对村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是以户籍为依据。假如女子外嫁了,但户口仍然留存原村,她们还是村里的一员,那么,相关的收益分配当然应有她们的一份:退一步说,如果相关的收益产生于女子外嫁之前,即使她们外嫁了,而且将户口也迁走了,仍然应该享受相应的收益权。

当然,在保障“外嫁女”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防止个别地方“保障过度”的错位现象,即本村保留分配,嫁入的村也同样分配。这样违背了按劳取酬的原则,使“外嫁女”成为了一个特权阶层。在相关法律法规没有作出具体规定前,其正确的防止办法是,已经享受男方村同类待遇、利益分配的“外嫁女”,本村不予分配;对于嫁到城市的“外嫁女”,如果户口没有迁出留在本村,可予以分配,但应将分配情况告知男方居住地居委会,避免以后出现相关重复利益取得的情况:如果户口已迁出,则不予分配。

总之,既要防止“外嫁女”分配权两边落空的现象,也要防止其占有双份待遇的“保障过度”情况。

上一篇:淘宝推荐物流与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思考 下一篇:内蒙古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