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由“笨拙”而来

时间:2022-10-02 09:46:05

漫画由“笨拙”而来

漫画,古而有之,至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还没有正式的名称,一般都把这类绘画形式叫做“讽刺画”、“寓意画”、“谐画”、“笑话”或“滑稽画”。它的兴起主要以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人民大众反帝爱国斗争为社会背景;以印刷技术革新为技术手段;以报纸刊物、画报的风行为传播媒介,在众多艺术家的爱国热情感召下挥写出来的艺术篇章,在今天看来,有着现实的进步意义。

那么国外的漫画是什么时间又是什么作品最早传入我国的呢?据叶浅予在《中国漫画史话》有感(代序)中提到:20世纪初,上海杰出的讽刺画家沈泊尘,创办了一个专门发表讽刺漫画的期刊《上海泼克》。而当时英国有一本风行于世界的幽默期刊PUNCH,翻译成中文便是“泼克”,估计沈泊尘是想把自己的期刊也办成PUNCH那样幽默泼辣。

英国PUNCH杂志创办于1849年,而西方印刷技术的输入时间在19世纪中叶,这个时期PUNCH传入中国,并引起沈泊尘等漫画家的关注且于1918年9月创办了中国第一份漫画刊物《上海泼克》。令人惋惜的是,主编者沈泊尘因贫病交加,死于肺病,刊物只办到第四期就终止了。

英国PUNCH杂志一共办了151年,中文翻译为《笨拙》,1848年7月17日正式出版,主创人是作家 亨利麦休Henry Methew和雕刻师E·Landells, 第一任主编是弗利特街上破产的酒店老板Mark Lemon。《笨拙》本来是模仿法国幽默日报《喧闹》而成的,但是又有所不同,正如Lemon在创刊号上所宣称的那样:新杂志须得比《喧闹》少些挖苦,多些亲善,而且寻求比一般插科打诨的出版物更高一些文学水准。

1862年,英国人在横滨创办了漫画杂志《日本·笨拙(The Japan Punch)》,从而把现代漫画艺术带到了日本。1877年,日本出现了仿英国“笨拙画报”风格的刊物《团团珍闻》,其作品采用了气泡式的对话框和欧洲卡通画的编绘技法。随后,类似的卡通画刊物逐渐增多,但多称为“鸟羽绘”、“诙谐画”、“狂画”、“漫画”、“滑稽画”等,名目繁多,莫衷一是。

约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漫画”这个名称从日本输入我国。 1925年,郑振铎主办的《文学周报》上连载了中国著名漫画家丰子恺的作品,并冠以“漫画”名称。第二年结集出版,名为《子恺漫画》。《子恺漫画》成为国内最早冠用“漫画”名称的典范,并沿用至今。

上一篇:国产动画:勿在“低龄化”面前驻足 下一篇:动漫造牌且看泉州